山東大鼓
山東大鼓
|
|
|
山東大鼓又稱「犁鏵大鼓」、「梨花大鼓」,起源於山東農村,清末進入濟南等城市。
山東大鼓的樂器最初除書鼓外另用兩枚農具犁鏵碎片擊拍,後改用兩枚鐵片和銅片,並用三弦、四胡伴奏。一人演唱或兩人對唱,二三人伴奏。山東大鼓過去曲調纏綿婉轉,解放後按表現現代生活的需要已有所改革。傳統曲目有《黑驢段》、《拎娃娃》等。
2006年5月20日,山東大鼓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為Ⅴ-4。
2019年11月12日,入選調整後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目錄
簡介
淵源背景
山東大鼓發源於魯北、冀南一帶的農村,為中國北方最早的鼓曲形式,原名「犁鏵大鼓」,因其最初用耕地的犁鏵碎片伴奏而得名。劉鶚《老殘遊記》加以美化,據其諧音改稱為「梨花大鼓」,從業藝人叫做「唱梨花片的」。1920年前後,梨花大鼓發展成為具有全國影響的大曲種,因其「所唱皆山東土調」、「唱者皆山東產」而通稱為「山東大鼓」。
發展情況
山東大鼓產生的時間約在明代中葉,明末清初開始獨立門戶,距今已有三百五十餘年的歷史。清代中葉,山東大鼓發展成為一種具有相當影響力的民間說書藝術形式,藝人隊伍明顯擴大,藝術表現手段日趨完備。嘉慶年間發展出五大分支,唱腔上形成了「北口老牛大摔韁調」、 「南口梨花調」、「小北口」三大派別,出現了《響馬傳》、《劉公案》等大量中篇書目和許多段兒書。清同光年間,山東大鼓有了重大發展,南口梨花調開始出現女演員,並進入城市演出。繼郭大妮、黃大妮之後,有「紅裝柳敬亭」之譽的王小玉姐妹(白妞、黑妞)於光緒十年(1884年)濟南演唱,引起轟動。為殘遊記·明湖湖邊美人中用優美傳神的文辭,生動描繪了白妞王小玉出神入化的演唱情形。王小玉姐妹為山東大鼓真正立足城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成為發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清末,山東大鼓大興,不僅遍及全省,還占據了河南、江蘇、安徽、河北、京津、東北等地書場。出現了許多山東大鼓班社和數十位著名藝人,如「蓋山東」董連芝、 「白菜心」杜婉君、 「響三省」郭彩雲、「鼓界皇后」鹿巧玲以及謝、李、孫、趙「四大玉」等名家。
山東大鼓的衰微,約始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這是因為隨着清朝封建官吏、仕紳文人的漸趨沒落,山東大鼓也就失掉了它的主要聽眾。特別是「五四運動」以後,民主思潮空前活躍。而山東大鼓因其曲調遷回緩慢,結構過於嚴謹、呆板,不能即興說唱大書與迅速充實新書目,就難以適應時代需要和吸引聽眾。於是,它不可避免地要被新興的唱白自由、便於「蹚口」說書的西河大鼓與河南墜子所取代。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後,梨花大鼓逐漸衰落,許多藝人改唱河南墜子和木板大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冀南地區,專唱梨花大鼓的僅有孫金枝、孫金蘭姐妹二人。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威縣、廣宗縣和山東寧津縣等地均邀請孫金枝舉辦過梨花大鼓講習班,培養新人,但收效甚微,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孫金枝去世後,梨花大鼓在冀南幾成絕響。
藝術特點
演唱形式
山東大鼓一人演唱或二人對唱,二三人伴奏。曲調高昂,說、唱、道、白兼備;敘事抒情交融。唱詞基本是七字句和十字句。演唱者右手執鼓槌,左手操鐵(銅)片,邊敲邊唱。樂師以三弦伴奏。
唱腔體裁
唱腔屬板腔體,一般分慢板(又稱頭板)、二板(流水板)、三板、快板等板式。其書目主要是中篇,唱自相間,短段只唱不說。三個支派的唱腔與書目又各具不同的特點與風格。「老北口」派唱腔粗獷、豪放,其開頭腔是用頭板或類似頭板的二板起腔,速度慢,尾音長,板起板落,咬字狠,吐字真,落音重,字密聲促,善用頓音,其旋律似說似唱自然流暢。故有「老牛大摔韁」的俗稱;「小北口」派的演唱風格,溶入借鑑了一些西河大鼓的技法,較之「老北口」顯得巧俏,委婉細膩,善說演「文書」,唱中加敘;「南口」派的唱腔婉轉悠揚,曲調華麗細膩,字少腔繁,節奏舒緩。除板腔體唱腔外,「南口」派還有一些曲牌體唱腔,叫牌子腔,分快慢兩種,只在特殊唱段如《小黑驢》、《小黑牛》、《王二姐思夫》中使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