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屋檐(紅山飛雪)

​​ 屋檐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屋檐》中國當代作家紅山飛雪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屋檐

山村裡的屋檐,不是一般齊。

山村的房屋,順着山向,依着山勢,錯錯落落展開,像參差絕峨的岩石。無論如何,也難以做到縱橫有致,高低比肩的。

高低錯落的院落,或疏或密、或大或小、或古拙或簡樸地分布在山坡、轉角、或者山坎上面。像是在岩石上面自然生長出來的樹,自然就各具姿態,各領風騷了。

這是一個具有百年歷史的村落,深藏在大山里,呈現出一種古樸的原始風貌。

後山,距離村子很遠的最高處,是一座廟宇。不知建於何時。村裡的老人們說,他們一出生,廟宇就在那裡,香火繚繞,磬聲悠揚。是附近很有名的「娘娘廟」。

這是一座滿身滄桑的建築,年年的香火,卻也難阻廟宇的日見衰敗。

據說廟裡的娘娘是遼代一個親王的王妃。廟宇裡面供奉的泥塑早已不知去向,所傳真偽,難以考證。三重青石台階的上面,是幾間正房,只有中間最高的一間,還相對完整地保留着。長長探出的屋檐,籠着山裡的風雨,氤氳着曾經的雲煙。

屋頂上面壓着一排排青瓦,蒼白、殘缺。從屋脊,行走到屋檐,被一塊塊瓦當,接住。瓦當,早已經被風雨侵蝕得面目全非、殘損不堪,辨不出上面雕刻的是花紋,還是鳥獸。但是,每一塊瓦當,都牢牢地貼在屋檐上面,接住山雨,擋住朔風,護佑着一座曾經煙火繚繞的廟宇,守望一個又一個日出日落。屋檐底下,是一條莊嚴的走廊。走廊上那條青石板,不知曾經響起多少虔誠的足音,疊印着多少晶瑩的滴痕,斑斑駁駁,凹凸不平。正廳的門楣上方,懸掛着一方匾額,經年累月的煙熏火燎,早已模糊不清了。匾額隱約可見斑駁的藍色,殘缺的幾筆滿漢字符,還固執的表明着這座廟宇的身份。文字辨別不清了,但縈繞在整個廟宇四周的那種磅礴與肅穆,還是讓每一個前來憑弔的人,感受到了未曾遠去的香火氣息。

因為年代久遠,因為這些久遠的年代的種種天災人禍,娘娘廟呈現出一種很特別的站立方式。該坍塌的早已經坍塌,斷壁殘垣,荒草淒淒,鷹兔出沒,狐鼠突奔,滿目荒蕪。仍然站立的,骨架完整,支撐着廟宇昔日的風範。那曾經高高挑起來的屋脊,經受不住山里風霜的日夜侵襲,有的地方坍塌了,露出山牆與檁木,現出一種蒼涼的色彩。門窗破敗了,山裡的風,山裡的雨,不斷襲擾,穿堂過廳,呼嘯悽厲。廳裡面的香爐、瓦罐,貯滿了淒風,盛滿了苦雨,也裝進了歲月的滄桑。就連曾經堅固的牆壁,也斑駁、洞穿,將一百多年的香火,不斷外泄。唯有那條屋檐,縱貫東西,被幾面不肯坍塌的牆,幾根不朽的柱子支撐着,完整如初。

誰都說不出原因。或許,曾經旺盛的香火,給這屋檐以加倍的薰染,每一塊檐磚,每一片瓦當,每一條檁木,都有了禪意,有了佛骨;或許,這在這山裡的百年歲月里,一條屋檐,收納了太多的日月之精華,經受了太多的風雨之敲打,成了大山之魂。從沒有見過山雀、燕子在這裡築巢居住。有人說這些野性的鳥兒耐不住這廟宇的空寂,有人說這些輕薄的鳥兒承受不住這廟宇歷史的厚重。在坍塌的牆角,那些殘斷的檁木和廊柱中間,看見幾隻蜘蛛,慢慢爬行,編織着歲月的經緯,品嘗着日復一日的荒涼與苦澀。

該坍塌的早已經坍塌,該荒涼的早已經荒涼,該空寂的早已經空寂,該流逝的早已經流逝了。廟宇的香火,人的內心,或許,還有許多許多……

偌大一座廟宇,也許只有那些蜘蛛,試圖將昔日的時光縫補,和依舊完整的屋檐一起,重燃廟宇的香火。

鳥兒們只好到山下去,在那些繚繞着人間煙火的屋檐下面,築巢搭屋,繁衍生息。

這是一座很大的院落,北方特有的民居風格。檐角不是太誇張,也不是太內斂,像一個張開翅膀的鳥兒,欲飛還收,恰到好處。屋檐探出不是很遠,比那山頂的廟宇,收斂了許多,樸素了很多,但修繕得更加整齊。同樣浸染了山里風霜的一磚一瓦,只不過增添了歷史的厚重與歲月的滄桑,並未見一點點頹敗的氣象。屋檐下的幾扇窗,就是屋檐的眼睛,深邃、溫暖。精緻的窗欞,潔白的窗戶紙,讓一扇一扇的窗子,既古典又現代。古典的窗與整齊的屋檐,相得益彰,讓這百年老宅,於滄桑之外,又不失尊貴。

翩翩飛來的燕子,嘰嘰喳喳的麻雀,是這屋檐下最快樂的音符。它們從屋檐下的巢里,或者屋檐上的瓦縫鑽出來,上下翻飛,把屋檐的一磚一瓦,當作五線譜,在那上面作曲。古老的屋檐下,就翻出新的樂章。屋檐探出牆外,遮風避雨,卻不去阻擋陽光的照射。秋天,燦爛的陽光照在牆面,屋檐下也是明亮而溫暖。屋檐下掛上幾串剛剛從田裡摘回來的辣椒,一串一串的,就把秋天,收藏在屋檐下。歲月一催,一串一串的辣椒紅透了,像一串串跳躍的火焰,映紅了布滿滄桑的牆壁,照亮了屋檐下的一磚一瓦,也照亮了山里人家一個個快樂的日子。有些人家,還把剝去皮的玉米穗辮成一辮子,掛在屋檐下,金燦燦地笑。可能還會有吃不完的白菜,從中間劈開,辮在一起,掛在屋檐下慢慢陰乾。與那紅的辣椒,黃的玉米,共同顯示出莊戶人家的豐衣足食。

山裡的屋檐,長長短短、高高低低,古拙的、樸素的……在漫長的行走之間,也吸納了豐富的文化元素,讓各種各樣的屋檐,有了不同的韻味。「人在屋檐下,怎敢不低頭。」「同在一個屋檐下。」等等諺語,就包含了許多豐富內涵,道出了行走人生意趣。白居易《晏起》里的:「鳥鳴庭樹上,日照屋檐時。」蘇東坡《新城道中》里的:「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還有唐代皇甫冉的《賦得檐燕》:「拂水競何忙,傍檐如有意。翻風去每遠,帶雨歸偏駛。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等詩句,都讓本屬於房屋建築一部分的屋檐,單獨具有了文化的厚重,增添了特別的意蘊。

站在山坡下看上去,山腳下、山坳里、山坎上,一座座院落,一條條屋檐,容納着不盡相同的內容。但都有一個相同的主題,就是古樸、富足。每一條屋檐都是一條直線,並不在一個高度上,在平原地區,這是很忌諱的。但山里人卻從來不去在意這些。這裡的屋檐,從來就不是一般齊。這是環境使然,也是山里人淳樸、憨厚的個性使然。


[1]

作者簡介

紅山飛雪,孫國華,內蒙赤峰市人。作品散見於《人民文學》《兒童文學》《中國校園文學》《小品文選刊》《四川文學》《意林》《語文報》《電影報》等報刊。

參考資料

  1.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