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尼西情舞

尼西情舞

尼西情舞是云南省迪庆州尼西地区的一种古老的歌舞。

目录

基本内容

中文名:尼西情舞

类 别:一种古老的歌舞

属 于:云南省

又 叫:龙巴祥昌

简介

云南省迪庆州尼西地区的一种古老的歌舞。又叫“龙巴祥昌”,龙巴,即尼西地区的藏语称呼。

历史传说

一、情舞来源:

在尼西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中格阿吾的智者,他会听小鸟的话语。一天,他骑着马本想走天涯,却在尼西听到小鸟在说这里应该是他的家。他就从马背上跳下来,眼前突然出现了美丽的风景:这里山清水秀、柳树成荫,到处开满鲜花,不时飘来阵阵花香,勤劳的人民吟唱着欢快的劳动歌曲,憧憬着丰收的希望,在田间耕作,那欢乐的歌声和笑声把一片片柳叶都震落下来了。这样,中格阿吾就在这里安了家。从那时起,他把小鸟的情歌流传给了勤劳的尼西青年们,歌名为“龙巴祥昌”,它是迪庆藏族歌舞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舞蹈。

歌舞内容

“龙巴祥昌”由三部分组成:即相会歌、赞美歌、情舞。相会歌和赞美歌唱跳时间不长,双方主要唱些礼节性的见面词,或夸赞对方人品、穿戴等,大约对唱十来首,就转入主体——情舞,边唱边跳,将自己的感情通过歌舞的形式完全倾诉出来。

“龙巴祥昌”中的歌词几乎都是以爱恋为主并即兴串编的。唱跳时,必须要到山野或者离村较远的地方,既不能邀请长辈,不允许小孩到场,因为情舞是年轻人谈情说爱的重要方式。情舞音乐具有柔情和粗犷的地域风情,特别是在热烈豪迈的歌舞声中,舞曲中间和尾部“哦…哦…哦…哦夏!”等呼唤性的虚词和男女声合唱的自然合声,给人一种兴奋、愉快、自然美的感觉。也就是在这种愉快的歌舞声中,不知不觉午夜已悄悄来临,这时动态的歌舞就告一段落,而静态的诉唱—打野睡歌则准备拉开序幕,经过短暂的休息之后,一对对情投意合的青年男女便相互邀约,有的走向溪流边,有的坐在田梗上,有的躲到果树下,还有的步入庄房。在庄房中,双方必须身着衣裤,倾诉相互的爱慕之情,但不得有非分之想或之举。在庄房内可看到一对对相爱的青年男女依次而卧,轻声用委婉、缠绵的歌曲,歌唱心中的爱恋或相互赠送、交换各自的礼物,一般要延续到第二天的黎明时分才会分手。在庄房中如果有不检点的行为,就会遭到大家的鄙视甚至将他赶出庄房。在尼西这是被人们公认的祖辈流传下来的习俗,世世代代受到了人们的保护。直到解放前夕,这种习俗仍然存在。

传承与发展

随着社会的巨大变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情舞之后打野睡歌的习俗早已消失,而情舞依然成为尼西青年谈情说爱和交际的重要方式被保存下来.自古以来,情舞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逢过年过节,婚嫁志喜、恭迎恭送权贵佳客,当地百姓就穿起鲜艳的藏族服装,唱情歌跳情舞。进入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大众文化的传播,尼西情舞在一段时间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许多青年热衷于外来的歌舞,而对丰富多彩的尼西情舞却失去了兴趣,这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爱情观念的转变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过分的追求经济利益,和青年人过分追求所谓的时尚以及整个社会受“舶来文化”和“快餐文化”的负面影响有一定的关系。导致年轻人不愿学尼西情舞、不愿跳尼西情舞,并错误地认为学跳尼西情舞已过时和落伍。然而令人欣喜的是,近几年由于香格里拉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已成为香格里拉的支柱产业,而尼西情舞以它热情、雄健、奔放的特色原汁原味地展示藏民族生性豪迈、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个性,与藏民的生产、生活的自然环境交相辉映,成为藏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活化石,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开发价值,因而得到人们的认可;使广大外来游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调查,在香格里拉县城,已出现第一家具有尼西风情的藏民家访,主要以尼西情舞来吸引游客。在市场上,出现了第一盘名为“尼西情舞”的DVD带子。在独克宗古城和坛城广场,也掀起了跳尼西情舞的热潮。

尼西情舞的特色与价值

尼西情舞作为一种歌舞,具有藏族歌舞的共性,又有其独特的个性,是一种以爱恋为主的歌舞。

(一)尼西情舞的基本特征

尼西情舞的基本特征是:跳跃、踏步、舞袖为主,手从脚动,顺手顺脚。具有独特的舞蹈韵律及奇异的音乐风格,保存了尼西藏族的古歌古舞的神韵,为尼西所独有,对迪庆多元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二)尼西情舞的传承方式

从尼西情舞的传承方式来看,尼西情舞是一种独特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歌舞。主要是以口传的形式流传,具有很厚实的民族文化挖掘价值,但随着年代的久远,其丰富多彩的舞蹈形式正在从变味走向消失。据调查,在尼西能熟练掌握传统歌舞的民间艺人只有6人,年龄最小的也已经66岁,而且由于条件的限制,对它的重视和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有待研究和开发。

(三)尼西情舞的地域特色

尼西情舞具有民间性、娱乐性,更具有特殊的地域特色,反映了生活在河谷地区藏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可是,因其自然条件的限制,到目前还被禁锢在深山河谷之中,急待世人探索其真面目。

四、尼西情舞的挖掘与发展

为了能使这种独具特色的尼西情舞永远流传在人间,也为了让它得到健康、自然地发展,我们可以从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挖掘和发展。

(一)丰富尼西情舞的内容

自古以来,尼西情舞是尼西乡年轻人谈情说爱的重要方式。主要以表达爱情为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再也不需要用尼西情舞来交流思想了,因而,它也受到了人们的冷落,为挽救尼西情舞,在新的时代,可以赋予它新的内容,从单一的爱情主题中脱离出来。在尼西情舞中可反映出藏民族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也可表达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比如,在尼西情舞中触入藏民播种、收割的情景;在尼西情舞中反映牧民放牧的悠闲、安适的生活场景,并融入劳动的知识和经验、同时渗透做人的道理,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反映藏民的生活。

(二)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尼西情舞是自娱式的民间歌舞,其表现形式为排形集体舞,动作主要以跳跃、踏步、舞袖为主。其最大的缺陷就是缺少队形的变化,如果在队形变化方面进行挖掘,那尼西情舞会变得更加完美。前不久,我有机会观看迪庆州歌舞团的演员们表演的尼西情舞,他们的多变的舞台造型和多变的舞蹈阵形,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另外,还可以通过挖掘,把无伴奏的尼西情舞跳成有伴奏、有道具的单人舞、双人舞等。

尼西情舞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尼西情舞在传承中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群众基础薄弱,面临断代的危机

尼西情舞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曾经风靡一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尼西人们。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视机、电话、手机等各种现代化的设备逐渐普及到农村,人们再也不需要用情舞来沟通、交流思想、传递爱情了。因此,情舞越来越被人们所冷落,现存尼西情舞,从其组成人员上看,偏重于老年人,年轻人真正会唱会跳的几乎没有,就算偶尔唱跳上几曲,也没有当年的那种风格,究其原因,很多年轻人不愿跳尼西情舞,也许是这太古朴自然的谈情说爱的方式与当今社会年青人的恋爱观念不相适应,而充斥他们头脑的都是些现代舞和流行歌曲。这样,使尼西情舞的传承面临着断裂、变味现象,并有消失的危机。

(二)市场化中的功利色彩日益明显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尼西情舞作为一种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形式,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于是,有人就把尼西情舞当作赚钱的工具,在各藏民家访中大跳非常简单化、程式化的尼西情舞,导致不了解尼西情舞的人产生“尼西情舞不过如此”的误解。但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真正的目的不在于传承优秀的民间文化,而是以盈利为目的,对尼西情舞进行商业化的包装,人为改动尼西情舞的内涵,扭曲尼西情舞的原样,舞蹈动作越跳越简化,使其发生质的变化。这样,尼西情舞就变成了一种类似于商品的东西,仅仅起到一个吸引顾客的作用,偏离了它的特色,严重阻碍了尼西情舞的健康发展。

传承尼西情舞的几点建议

(一)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打造尼西情舞的旅游品牌 ,。

长期以来,尼西乡的经济发展主要靠种植业,外出经商和跑货运,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货源的减少,整个尼西乡的发展出现了缓慢的态势,靠传统的农业产业和单一的货运业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新时期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现象,而要打破这种现象唯有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尼西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就是等待开发的宝藏,只有把尼西传统文化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加以开发,结合香格里拉品牌旅游的大好形势,新时代的尼西才会腾飞。

我认为要打造好“尼西情舞”这一民族品牌就要搞好尼西的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的保护,这是打造“尼西情舞”的前提条件和必然要求。因为一个旅游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完全是建立在这个地方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好坏,是否是原始风貌,是否有特色,是否体现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上的。尼西境内有红军走过的伏龙桥和正在开发中的巴拉格宗大峡谷,这些都是尼西有品位的生态旅游资源,为尼西开发民族文化产业提供了物质基础,而这些旅游景点又要以民族文化资源为依托,没有文化底蕴的旅游不是成熟的旅游业,而没有奔放、热情的尼西小伙和姑娘跳起“尼西情舞”,巴拉格宗也只是一个孤独的峡谷,崩池神山如果没有那古老的传说,它也只是众多山岭中的一员.因此,尼西旅游业的发展应该是生态旅游资源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一体化发展。

就从尼西的地理位置上来说,国道-214线贯穿其中,使尼西成为连接德钦、四川德荣等地的中转站,为尼西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而尼西的情舞、饮食是尼西文化中最有特色的一部分。因此,我常想,在国道214线沿线以尼西所特有的藏式碉楼的形式建一批类似藏民家访的“尼西风情园”,用情舞向游客展示民族服饰、风俗习惯,在游客观赏情舞的同时可以为游客提供尼西的特色食品。如尼西土鸡、尼西土火锅等特色食品。同时,开发好具有尼西特色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如尼西土陶、尼西小米辣、尼西服饰等,并加强从业人员的素质训练,树立尼西人的新形象,用这样的方式来带动尼西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在各种活动中渗入尼西情舞

尼西情舞是一种民间歌舞,它的传承工作必须面向民间、面向群众,深入到尼西各村各寨,从尼西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可以在以下各种活动中渗入尼西情舞。

1、书安宜卓节。每年农历的三月八日—十日,全乡人民都要到朵格拉康集中颂经三天。每当这时,不论是男女老少,都穿着鲜艳的尼西藏装前来参加颂经,在颂经之余,都爱跳起热烈的尼西情舞来欢庆传统节日。在舞者中,既有老年人,也有青年人,而老年人却成为了现代尼西情舞的中坚力量。无论是从音乐、节奏还是舞蹈动作,都能表现出一种原汁原味的古朴美。因此、抓住这个机会,提倡年轻人也学跳尼西情舞,以老带新,这是尼西情舞传承的一个重要方式。

2、崩池顿清日。崩池是一座神奇而美丽的山峰,是全尼西乡的神山。传说她是一位非常美丽的神女,终年穿着一身洁白无瑕的圣装,骑着一匹雪白无尘的骏马,云游在全乡的村村寨寨,庇佑她的子孙后代永远平安、幸福。而农历四月十五日这一天,正是崩池神女的生日。因此,每到这一天,按习俗全乡年轻力壮的村民都要爬到峰顶烧香祝福。不论谁登上顶峰,都会被崩池山的美丽而倾倒。因为时值春天,满山遍野开满了各色的杜鹃花,红的、黄的、白的、粉的……这儿一簇,那儿一丛,再加上山上的苍松翠柏是那么茂盛,那么充满生机,山谷里的泉水是那么清澈、那么欢乐,这美丽的景色,世世代代吸引着尼西人们,更吸引着尼西的小伙子小姑娘们。从有到今这一天,青年人都爱在崩池山顶跳情舞,祝福美丽的崩池神女生日快乐。因此,充分利用这一天,让年轻人积极跳情舞,这将对情舞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

3、文体活动。尼西乡虽然是一个贫困乡,但自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乡政府为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组织了多次活动,而一年一度的春节农民运动会,是尼西人民的一个精神大餐。在春节农运会期间,白天,主要进行各种体育比赛,而到晚上,一般都是自由活动。然而,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篮球场便成了人们欢乐的舞台,这儿一群、那儿一圈,有的在跳锅庄,有的在跳弦子舞,有的在跳尼西情舞,也有的在跳现代舞,场面非常热烈,如果稍作加工,略加组织,那么,春节期间,每晚都有一台丰富多彩的联欢晚会。这样,在藏民们的欢歌笑语中,尼西情舞也渐渐得到普及。

(三)加大专业演出队中编排和演出尼西情舞的力度

依靠州歌舞团的专业人才,在深入挖掘民间流传已久的尼西情舞的基础上,按照现代舞蹈要素,编排和演出既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优秀的传统风格,又能吸引广大年青人的尼西情舞。另外依托旅游业方兴未艾的广阔市场,抓住朗尼.阿彬演艺中心和尼西民族文化风情园等在市场中站住脚跟的机遇,力争演出更多的尼西情舞,从而扩大尼西情舞的影响力。

(四)培养传承尼西情舞的人才,重视传承情舞研究和发展。

由于尼西情舞主要是以口传的形式传承,随着年代的久远,而今能熟练掌握尼西情舞的人寥寥无几。因此,培养传承尼西情舞的人才,显得犹为重要。各主管部门应抓紧时间,组织尼西情舞学习班,进行专门训练,培养民间艺人,依靠民间艺人把多姿多彩的尼西情舞传承给下一代.从文化的角度,感染和熏陶下一代,让他们从小就热爱本土文化,对尼西情舞就像对待宗教般把它变成一种信仰,永远传承下去。

尼西情舞是香格里拉文化中灿烂的瑰宝,其历史底蕴丰厚,内涵博大精深,地域特色浓郁,风貌浪漫豪放,开发、挖掘潜力巨大,更为重要的是,尼西情舞是尼西文化的象征,我们呼吁它永远活在人民的中间,而不像物种的灭亡一样让它从我们身边消亡,保护现存的尼西情舞,进一步挖掘和传承尼西情舞,把这个优秀文化的种子重新播撒到人们的心灵深处,让这一艺术之花在新的历史环境中愈开愈艳,愈开愈美。

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1、《横断山中康巴人》 彭建鑫 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5年11月出版

2、《新编迪庆风物志》 李茂春 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出版

3、《民间文学概论》 王兴中 陈斌 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4年4月出版

4、《时间的窖藏》 周建华 云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

5、《雪域秘境.香格里拉》 和丽萍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6年1月出版[1]

参考文献

  1. 尼西情舞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