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萼金絲桃
尖萼金絲桃 |
中文學名:尖萼金絲桃 拉丁學名:Hypericum acmosepalum N. Robson 別 稱:黃花香、香針樹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側膜胎座目 科:藤黃科 亞 科:金絲桃亞科 族:金絲桃族 屬:金絲桃屬 種:尖萼金絲桃 命名者及年代:N. Robson,1970 |
尖萼金絲桃(學名:Hypericum acmosepalum N. Robson)灌木,葉片長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至狹橢圓形,有時向枝頂端者為披針形而向枝基部者為倒披針形。產於廣西西部及西北部、四川西南部、貴州東北及西南部、雲南等省區。生於海拔900-3000米的山坡路旁、 灌叢、林間空地、開曠的溪邊以及荒地上。 [1]
目錄
尖萼金絲桃形態特徵
整體 灌木,高0.6-2米,有直立至上升的枝條。
莖葉 莖橙色 ,當年生(或二年生)者具4 縱線棱及兩側壓扁,其後呈圓柱形;節間長1-5厘米,短於至長於葉;皮層灰褐色。
葉有寬柄,葉柄長0.5-1(1.5)毫米;葉片長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至狹橢圓形,有時向枝頂端者為披針形而向枝基部者為倒披針形,長1.8-4.2 (-6)厘米,寬0.6-1.5(-2) 厘米,先端鈍形而偶有近銳尖或具小尖突至圓形,基部楔形,邊緣平坦,多少下彎,堅紙質至近革質,上面綠色,下面明顯淡綠至蒼白色,主側脈1-2 對,上方1 對側脈形成分明且常近於直生的近邊緣脈,中脈在上方分枝較不明顯,第三級脈網較密集但十分模糊或不可見,腹腺體稀疏至較密集,葉片腺體多少呈小點狀及有時呈短條紋狀。
花
花序1-3(-6)花,自頂端第1節生出,近傘房狀;花梗長 尖萼金絲桃(5張) 0.7-1.7厘米;苞片葉狀至披針形,宿存。花直徑3-5厘米,星狀;花蕾卵珠狀,先端銳尖至近具小尖突。萼片離生,在花蕾及結果時多少外彎,卵形至狹披針形,長(0.5-) 0.6-0.9(-1.1)厘米,寬1(-0.6)厘米,先端銳尖或漸尖,邊緣近全緣或尤其是向頂端有細而不規則的小齒,中脈多少顯著,小脈不明顯,有腺體約8個,線形或斷線形。花瓣深黃色,有時有紅暈,開張或反折,倒卵形,長1.6-2.5厘米,寬1-1.5厘米,邊緣全緣或尤其是在小尖突附近常有細小腺齒,有側生小尖突,小尖突先端近銳尖至鈍形。
雄蕊5 束,每束有雄蕊40-65枚,最長者長(1-)1.5-1.8厘米,長約為花瓣的3/4-5/6,花葯黃色至橙黃色。子房狹卵珠狀圓錐形,長5-7毫米,寬3.5-4.5毫米,花柱長(3-)4-6(-8)毫米,等於或略長於子房,離生,近直立,近頂端外彎;柱頭截形至近頭狀。
果 蒴果卵珠形至狹卵珠狀圓錐形,長0.9-1.5厘米,寬0.8-1厘米,成熟時變鮮紅色。種子狹圓柱形,長1-1.1毫米,暗橙褐至紅褐色,有龍骨狀突起和頂端的附屬物,全面有淺的線狀蜂窩紋。
Hypericum acmosepalum N. Robson in Journ. Ray. Hort. soc. 95: 490. 1970 et in Bull. Brit. Mus. Nat. Hist. Bot. 12(4): 245. 1985.
尖萼金絲桃花果期
花期5-7月,果期8-9月。 [2]
尖萼金絲桃生長環境
生于山坡路旁、 灌叢、林間空地、開曠的溪邊以及荒地上,海拔900-3000米。
尖萼金絲桃分布範圍
尖萼金絲桃近種區別
該種似乎是產生金絲梅H. patulum Thunb. ex Murray 和纖枝金絲桃H. lagarocladum N. Robson的系統分枝的一個較早的側枝,其具有長雄蕊和花柱、銳尖萼片的星狀花,以及鮮紅色的幼果使人聯想到貴州金絲桃H. kouytchense levl.,但後者植株直立,葉橢圓形至長圓形且有一明顯的近邊緣脈,而且花瓣深黃色,因此是極不相同而易於區分。
該種最近的親緣種是近無柄金絲桃H. subsessile N. Robson,後者在其較短雄蕊和花柱以及較寬的萼片這點上是較進化,但葉卻較為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