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少康大师传奇一生

少康大师传奇一生:少年出家 通晓五部大经,少康十五岁时,已能通晓《法华经》、《楞严经》等五部大经的奥义。弱冠之年,前往上元龙兴寺听讲《华严经》、《瑜伽论》,朝夕不懈地深研佛学义理。后游历四方,参学知识。

目录

原文

少康大师(688-763)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五代祖师。俗姓周。唐缙云仙都山(浙江缙云)人。

母亲罗氏梦游鼎湖峰仙境,有玉女授给她一朵青莲花说:“此青莲花表大吉祥,寄于你所,当生贵子,冀爱护之。”临到诞生少康大师的时日,青色光彩遍满室内,并散发芙蕖的芬香。少康大师容貌端庄,聪慧可爱,幼时即有不凡之形态,与一般孩童大不相同,有识见者都认为少康大师有武将文官之相,最为奇特的是少康长到七岁还未曾启口讲话。

有一日,其母带他往灵山寺拜佛,于大雄殿中母亲问他:“认识佛像否?”少康大师忽然回答:“此是释迦牟尼佛。”其母听言甚感惊诧,心知此子定是宿具善根与佛有缘,便令少康出家修道。

少康十五岁时,已能通晓《法华经》、《楞严经》等五部大经的奥义。弱冠之年,前往上元龙兴寺听讲《华严经》、《瑜伽论》,朝夕不懈地深研佛学义理。后游历四方,参学知识。

唐贞元初(公元785年),到了河南洛阳白马寺。在殿中礼佛时,见大殿阁中佛典文字放光,细观查之,发现是善导大师的《西方化导文》。少康观见此番情景,欢喜异常,心想善导大师乃净土宗的高僧,自己又对净土教法颇有好感,认为这定是一个吉兆。便于心中默默祝祷:“我若真与净土有缘,当使此文再放光明。”刚发愿毕,果见彼文重放光明,光中还现出无数的化佛菩萨。少康目睹这些瑞相,证知实乃先祖的灵迹感应,遂五体投地顶礼发誓说:“劫石可将磨损,我的誓愿不会变易。”由此而树立起了研学净土教法,弘阐净土法门的坚实志向。

少康大师为表心迹,特意前往长安光明寺善导和尚的影堂,怀毕恭毕敬之心,瞻仰顶礼善导遗像,祈愿得见善导大师。于顶礼之际,心存观想,但见善导大师现真像于空中而对少康作语曰:“汝依吾教,广化有情,他日功成,必生安养。”少康得到善导大师的教诲之后,如服定心之丸,更加坚定地一门心思研修净业,发誓终生弘阐净土教法。

少康大师南下到江陵,路遇一僧对他说:“你欲教化众生,应当去新定。”说完,倏尔不见,香光往西而去。少康大师到新定,人未得到佛法教化。少康大师乞食得钱后,诱奖儿童说:“阿弥陀佛是汝本师,能念一声,给你一钱。”众儿童为钱故,争相而念。几个月后,念佛儿童剧增,少康大师又善巧引导,念十句给一钱。如是经过一年的劝化,新定地区大小贵贱念佛者,盈满道路。

少康大师见机缘成熟,便于乌龙山启建净土道场。筑坛三级,聚集大众午夜行道唱赞。每逢斋日,有三千余人云集。少康大师登高座,令四众弟子望其面门,即高声唱阿弥陀佛。每念一声,口中即出一佛,连诵十声,则出十佛,若连珠状。

唐贞元二十一年十月(公元806年),少康预知时至,嘱告身边的四众弟子说:“当于净土,起欣乐心,于阎浮提,起厌离心。”言毕结跏趺坐,身放数道光明而化。当时,天气陡变,狂风四起,百鸟悲鸣,乌龙山间仿佛也一时变白。遗体火化后其弟子等为其立舍利塔,存于州东台子严,因此之故少康大师又号台岩法师,后来的天台德韶国师又曾重修塔坟,后人称之为“后善导塔”。基于少康大师对净宗作的杰出贡献,在《佛祖统记》卷二十六中列其为莲宗七祖中第五代祖师。[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佛教要高超、殊胜多了。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观乐观两种。

而佛教的人生观,严格说来,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的,我们可以勉强称它做:‘中观’。

什么叫‘中观’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当,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劳,努力奋斗,为了明日,必须献出今天,没有辛勤的耕耘,哪会有丰硕的收获呢?

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的束缚,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恶防罪,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举‘不杀生’为例,它的真正精神与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杀,而是要去劝人戒杀,一个立志学菩萨道的人,自己杀生固是破戒,就是见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盗’、‘说谎’,更要劝人不要偷盗、说谎,苦口婆心的,不厌其烦的劝人改邪归正。

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了。(这三类众生的报应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称为恶道。)我们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够了,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会有男偷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妄语也就不会有欺、诈、骗等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酒有害身体,早经医学一再证明。)如此,这个社会不是宁静、安乐的社会吗?因此我说佛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弟子,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弟子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