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少年行(唐朝王維組詩作品)

少年行(唐朝王維組詩作品)

王維詩作
圖片來自搜狗網

《少年行》是唐代詩人王維的組詩作品,共四首。四首詩均為七言絕句,是王維早期的作品,作於安史之亂發生之前。這四首詩從不同的側面描寫了一群急人之難、豪俠任氣的少年英雄,對遊俠意氣進行了熱烈的禮讚,表現出盛唐社會遊俠少年踔厲風發的精神面貌、生活道路和成長過程。組詩每一首都各自獨立,各盡其妙,又可以合而觀之,構成一組結構完整而嚴密的詩章。這組詩歌表現了王維早年詩歌創作的雄渾勁健的風格和浪漫氣息,同時從中也可以看出年輕時王維的政治抱負和理想,顯示出強烈的英雄主義色彩。

目錄

創作背景

《樂府詩集》卷六十六錄此四首於《結客少年場行》之後。根據陳鐵民《王維年譜》及組詩所反映的少年遊戲精神面貌來看,這四首詩是王維早期的作品,當作於安史之亂發生之前。

詩歌原文

少年行

【其一】

新豐美酒斗十千⑴,咸陽遊俠多少年⑵。

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其二】

出身仕漢羽林郎⑶,初隨驃騎戰漁陽⑷。

孰知不向邊庭苦⑸,縱死猶聞俠骨香。

【其三】

一身能擘兩雕弧⑹,虜騎千重只似無⑺。

偏坐金鞍調白羽⑻,紛紛射殺五單于⑼。

【其四】

漢家君臣歡宴終⑽,高議雲台論戰功⑾。

天子臨軒賜侯印⑿,將軍佩出明光宮⒀。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新豐:在今陝西西安市臨潼區東北,盛產美酒。斗十千:指美酒名貴,價值萬貫。

⑵咸陽:本指戰國時秦國的都城咸陽,著名勇士荊軻、秦舞陽都到過此地。漢時曾徙豪俠於咸陽。這裡用來代指唐朝都城長安。

⑶羽林郎:漢代禁衛軍官名,無定員,掌宿衛侍從,常以六郡世家大族子弟充任。後來一直沿用到隋唐時期。

⑷驃騎:指霍去病,曾任驃騎將軍。漁陽:古幽州,今河北薊縣一帶,漢時與匈奴經常接戰的地方。

⑸苦:一作「死」。

⑹擘:張,分開。一作「臂」。雕弧:飾有雕畫的良弓。

⑺重:一作「群」。

⑻白羽:指箭,尾部飾有白色羽翎。

⑼五單于:原指漢宣帝時匈奴內亂爭立的五個首領。漢宣帝時,匈奴內亂,自相殘殺,諸王自立分而為五。這裡比喻騷擾邊境的少數民族諸王。

⑽歡宴:指慶功大宴。

⑾雲台:東漢洛陽宮中的座台,明帝時,曾將鄧禹等二十八個開國功臣的像畫在台上,史稱「雲台二十八將」。

⑿軒:殿前欄檻。

⒀明光宮:漢宮名,公元前101年(漢武帝太初四年)秋建。

白話譯文 【其一】

新豐美酒一斗價值十千錢,出沒五陵的遊俠多是少年。

相逢時意氣投合為君痛飲,駿馬就拴在酒樓下垂柳邊。

【其二】

才從軍便作漢朝的羽林郎,一開始就隨將軍鏖戰漁陽。

誰知道不能去邊關的痛苦,縱然戰死還留下俠骨芬芳。

【其三】

一個人就能拉開兩張雕弓,敵騎千重全都不放在眼中。

偏坐金鞍上從容調好羽箭,不停地射去敵酋無法逃生。

【其四】

朝廷君臣慶功大宴方告終,高高坐在雲台上談論戰功。

天子親臨殿欄賜予列侯印,將軍佩着印綬走出明光宮。

文學鑑賞

文學賞析 《少年行》是王維的七絕組詩,共四首,分詠長安少年遊俠高樓縱飲的豪情,報國從軍的壯懷,勇猛殺敵的氣概和功成無賞的遭遇。各首均可獨立,合起來又是一個整體,好像人物故事銜接的四扇畫屏。

第一首詩,寫俠少的歡聚痛飲。詩開頭便以「美酒」領起,因為豪飲酣醉自來被認為是英雄本色,所謂「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李白《少年行》)飲酒在當時因能激發意氣而被視作勝事。「斗十千」語出曹植《名都篇》:「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按李白也有《將進酒》詩云:「昔時陳王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此詩意近李詩,不僅極言酒之珍美,而且還借前人的用語寫出慷慨好客、縱情歡樂的盛況。蓋遊俠之飲原非獨酌遣悶,其倜儻意氣正在大會賓客之際才得以充分的表現。第二句言「咸陽遊俠」,乃以京都俠少為其代表。遊俠人物大多出身於都市的閭里市井之中,故司馬遷在《史記·遊俠列傳》里徑直稱之為「閭里之俠」,咸陽為秦的國都,則京邑為遊俠的淵藪也不言自明,這裡不過是舉其佼佼者以概全體。詩的前兩句以「新豐美酒」烘染在前,「咸陽遊俠」出場在後,而「多少年」則為全篇之綱。詩的後二句更進一層,寫出俠少重友情厚交誼的作風。即便是邂逅相逢的陌路人,杯酒之間便能成為意氣相傾的知己,所謂「論交從優孟,買醉入新豐」(李白《結客少年場行》)、「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岑參《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正表現了他們同聲相應的熱情。因此,在他們開懷暢飲的豪爽風度中,還滲透着為朋友傾情倒意,肝膽相照的人情美。酒如一面鏡子,映照出他們率真坦蕩的人生態度。詩為人物寫照,最後卻宕開去以景語收束。詩人撇開樓里的場面,轉而從樓外的景象落筆,其實寫外景還是為內景服務的。末句中的「高樓」不僅和首句呼應,暗示了人物的豪縱氣派,而且以其卓然挺立的雄姿一掃鄙陋猥瑣之態;「系馬垂柳」則以駿馬和楊柳的意象,襯托出少年遊俠富有青春氣息的俊爽風致。有此一筆,使情景歷歷如繪,遂在表現人物豪宕氣概的同時,又顯得蘊藉有致。全詩用筆的跳蕩靈動,也是和少年奔放不羈的性格神采相吻合的。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