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皮(中藥材)
小黃皮,中藥名。為芸香科小黃皮Clausena emarginata Huang的根、葉、全株。具有宣肺止咳,行氣止痛,通經活絡的功效。主治感冒頭痛,風寒咳嗽,偏頭痛,胃痛,神經痛,牙痛,風濕關節炎,跌打損傷。[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小黃皮
漢語拼音:xiǎo huáng pí
別名:九里香、白花千隻眼(雲南)、假雞皮果
性味:味苦、辛,性微溫
毒性:有毒
功能:宣肺止咳,行氣止痛,通經活絡
主治:感冒頭痛,風寒咳嗽,偏頭痛,胃痛,神經痛,牙痛,風濕關節炎,跌打損傷
目錄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小黃皮
別名:九里香、白花千隻眼[雲南]、假雞皮果
來源
芸香科小黃皮Clausena emarginata Huang,以根、葉、全株入藥。
生境分布
雲南。
性味
苦、辛,微溫。有毒。
功能主治
宣肺止咳,行氣止痛,通經活絡。主治感冒頭痛,風寒咳嗽,偏頭痛,胃痛,神經痛,牙痛,風濕關節炎,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2~3錢,水煎服或泡酒服。[2]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原形態
小黃皮,喬木,高4~15米。小枝灰黑色,當年生新枝、葉軸均被短而纖細並向上彎鈎的柔毛且有小瘤狀凸起的油點。葉有小葉5~11片,小葉幾無柄,斜卵狀披針形或卵形,長2~6厘米,寬1~3厘米,頂端鈍且明顯凹缺,基部兩側不對稱,葉緣有明顯的圓或鈍裂齒,僅葉面中脈被短柔毛,果枝上的小葉通常無毛,側脈甚纖細,葉片干後暗褐黑色。花序頂生或有時兼有腋生,長3~7厘米;花序軸及分枝均被短柔毛;苞片鑽狀,甚小;花梗長不及1毫米;萼裂片闊卵形,長很少達1毫米;花瓣開花時長約4毫米且略反折;雄蕊10枚,花絲中部稍下增寬且呈曲膝狀,比花葯長,長短相間,藥隔干後暗褐黑色;子房近圓球形、無毛,花柱長約為子房高的一半,柱頭稍增粗,子房柄明顯伸長。果圓球形或略長,徑8~10毫米,淡黃或乳黃色,半透明,有種子1~2粒;種皮膜質花期3~4月,果期6~7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