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彤弓
小雅·彤弓
|
|
|
《小雅·彤弓》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此詩是一首在宴會上唱的雅歌,描述的是天子賞賜諸侯彤弓,並設宴招待他們的情景。全詩三章,每章六句,似是周文王對商紂王的虛應之辭,或者是對友好鄰邦的允諾之言,表示歌者不會動用武裝力量,所以天子將親手用過的彤弓賞賜給部下,並設慶功宴招待部下。三章內容意思相近,僅調整個別字詞,主要寫彤弓的收藏動作、天子的高興心情、頻頻勸酒的舉止等,不涉比興,純用賦法,語言準確簡練,敘述跌宕起伏。
目錄
作品原文
小雅⑴·彤弓⑵
彤弓弨兮⑶,受言藏之⑷。我有嘉賓⑸,中心貺之⑹。鐘鼓既設⑺,一朝饗之⑻。
彤弓弨兮,受言載之⑼。我有嘉賓,中心喜之。鐘鼓既設,一朝右之⑽。
彤弓弨兮,受言櫜之⑾。我有嘉賓,中心好之。鐘鼓既設,一朝醻之⑿。
創作背景
關於《小雅·彤弓》的背景,《毛詩序》說:「《彤弓》,天子錫有功諸侯也。」據古代的銅器銘文(如《宣侯矢簋》)及《左傳》等書的記載,周天子用弓矢等物賞賜有功的諸侯,是西周到春秋時代的一種禮儀制度。《左傳·文公四年》:「衛寧武子來聘,公與之宴,為賦《湛露》及《彤弓》。可見《小雅·彤弓》一詩就是記述了周天子舉行宴會,將彤弓賜予有功諸侯這種禮儀的過程。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小雅·彤弓》一詩開頭沒有從熱烈而歡樂的宴會場面人手,而是直接切入有功諸侯接受賞賜的隆重儀式,將讀者的注意力一下就集中在詩人所要突出描寫的環節上。「彤弓弨兮,受言藏之。」短短兩句既寫出所賜彤弓的形狀和受賞者對弓矢的珍惜,又間接表達了受賞者的無限感激之情。
這樣開頭看起來有些突兀,然而正顯示了詩人突出重點的匠心。「我有嘉賓,中心貺之」的「我」代指周天子。按照敘述邏輯,這兩句本應居於開頭兩句之前,詩人安排在開頭兩句之後,補充說明事情的原委,不僅沒有產生句子錯位的混亂感覺,而且使全詩顯得曲折有致。
周天子把自己的臣下稱為「嘉賓」,對有功諸侯的寵愛之情溢於言表。「中心」二字含有真心誠意的意思,賞賜諸侯出於真心,可見天子的情真意切。「鐘鼓既設,一朝饗之」,從字面就可以看出宴會場面充滿了熱烈歡樂的氣氛,表面看是周天子為有功諸侯慶功,實際上是歌頌周天子的文治武功。第二、三章與第一章意思基本相同,只是在個別字詞上作了一下調整,反覆吟唱,個別字句的調整一方面避免了簡單的重複,給讀者造成一種一唱三嘆的感覺,不斷加強對讀者情緒的感染,另一方面也強調了細節的變化。如周天子對有功諸侯開始是「中心貺之」,繼而「中心喜之」,最後發展到「中心好之」,主人的心理變化僅僅用個別不同的字的調整就襯託了出來。再如宴會場面從「一朝饗之」到「一朝右之」再到「一朝酬之」,個別字詞的變化既說明了文武百官循守禮法的秩序,又可以看出熱烈的氣氛不斷升級。全詩三章不涉比興,純用賦法,語言簡練而準確。雖是歌功頌德,卻不顯得呆板,敘述跌宕起伏,使全詩透露了一絲靈氣。
名家點評
宋代朱熹《詩集傳》:「賦也。此天子燕有功諸侯而賜以弓矢之樂歌也。東萊呂氏曰:受言藏之,言其重也,弓人所獻給,藏之王府,以待有功,不敢輕與人也。中心貺之,言其誠也,中心實欲貺之,非由外也。一朝饗之,言其速也,以王府寶藏之弓,一朝舉以畀人,未嘗有遲留顧惜之意也。賞賜非出於利誘,則迫於事勢,至有朝賜鐵券而暮屠戮者,與中心貺之者異矣。屯膏吝賞,功臣解體,至有印而不忍予者,則與一朝饗之者異矣。」 [1]
參考文獻
- ↑ 讀《詩經·小雅·彤弓》,騰訊網 2019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