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蝽
小花蝽 |
中文名:小花蝽 拉丁學名:Orius similis Zheng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亞門:六足亞門 綱:昆蟲綱 Isecta 亞綱:有翅亞綱 目:半翅目 科:花蝽科 屬:小花蝽屬 種:小花蝽 |
小花蝽,為半翅目,花蝽科小花蝽屬的一類昆蟲。分布在北京、河南、湖北、上海等地區。寄主昆蟲有棉蚜、薊馬、棉葉蟎、棉盲蝽若蟲、棉紅鈴蟲、棉鈴蟲、小造橋蟲、金剛鑽等,主要危害棉花、黃瓜等作物,因此小花蝽是一類具有重要利用價值的害蟲天敵。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小花蝽
拉丁學名:Orius similis Zheng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亞門:六足亞門
綱:昆蟲綱 Isecta
亞綱:有翅亞綱
目:半翅目
科:花蝽科
屬:小花蝽屬
種:小花蝽
分布區域:北京、河南、湖北、上海等
功能類別:捕食性天敵
形態特徵
- 成蟲
體長2~2.5毫米,全身具微毛,背面滿布刻點。頭部、複眼、前胸肯板、小盾片、喙(端節除外)及腹部黑褐或黑色,頭短而寬,中側片等長,中片較寬。喙短,不達中胸,第一節長為頭的四分之一。觸角4節,淡黃褐色,有時第一節及最後一節色略深,第一、二節短粗,第二節棒形,第四節略似紡錘形且扁平。前翅爪片及革片黃褐色,楔片端半常較深,深時為深褐色,淺時與革片色相似。膜片無色,半透明,有時具灰色雲霧斑。前翅緣片前邊向上翹起,爪片縫下陷,膜片有縱脈3條,中間一條不明顯。各足基節及後腿節基部黑褐色,其餘為淡黃褐色。前胸背板前端不形成明顯的領,中部有凹陷,後緣中間向前彎曲,側緣微呈弧形,後葉刻點粗糙,略呈橫皺狀,背板四角沒有特長而直立的毛。小盾片中間有橫陷。雄蟲左側抱器螺旋形,背面有一根長的鞭狀絲,下方有一齒較小,右側無抱器。
- 卵
長茄子形,表面有網狀紋,長0.51毫米,寬0.21毫米左右,初產時乳白色,中期灰白色,後期黃褐色,近孵化時卵蓋一端有一對紅眼點。
- 若蟲
一般4齡,少數3齡或5齡。初孵若蟲白色透明,取食後體色逐漸變為桔黃色至黃褐色,複眼鮮紅色,腹部第六、七、八節背面各有一個桔紅色斑塊,縱向排成一列。
生物學特性
小花蝽一年發生8~9代,以成蟲在樹皮縫隙、蔬菜地的枯枝落葉等處群集越冬,以樹皮縫隙中數量最多。常10頭左右聚集在一起,至翌年2月中、下旬開始活動,遷向雜草、蔬菜及蠶豆田、綠肥田,其中有一部分於5月下旬遷入棉田。根據室內用蚜蟲飼養,小花蝽各世代不同蟲態歷期如表4。
成蟲一般多在上午羽化,羽化一天後即可交配,一般交配後2~5天產卵,交配產卵的遲早與溫度有關,溫度低交配產卵推遲,反之提早。卵散產在嫩葉背面主脈基部和葉柄組織內,有的產在嫩莖和幼嫩青鈴尖端組織內,外面露出白色卵蓋,卵蓋邊緣隆起,中間凹陷。產卵的葉片,一般有卵2~5粒,最多達10餘粒。據室內飼養,每雌平均可產卵16~64粒,最多達136粒。雌雄性比為1.64:1。成蟲有趨光性,常在嫩頭、葉片背面和苞葉內進行捕食活動。捕食對象,前期多為蚜蟲、薊馬和紅蜘蛛,中、後期多為紅鈴蟲、造橋蟲、棉鈴蟲等害蟲的卵和初孵幼蟲。成蟲喜食花粉和蜜露,在棉花現蕾開花期間,可見到不少小花蝽在花內取食花粉和捕食薊馬。據各地飼養觀察,成蟲日平均可捕食紅鈴蟲卵10~13粒,紅蜘蛛為4~6頭,棉鈴蟲卵為2~10粒。
生活習性
若蟲行動活潑,覓食能力強,活動場所和捕食對象與成蟲相似。其日捕食量,紅鈴蟲卵為3~15粒,紅蜘蛛2~9頭。在蕾鈴苞葉中,小花蝽的若蟲數量最多,紅鈴蟲產在青鈴萼片內的卵,有不少被其取食,取食量比成蟲大一倍。成蟲和若蟲在食料缺乏的情況下,有互相殘殺的習性。
成蟲於5月下旬開始遷入棉田,早發棉田遷入時間早,遲發棉田遷入時間較遲,相距10天左右。發生數量以第一類棉田最多,第二類棉田次之,第三類棉田較少。主要原因是第一類棉田棉苗長勢好,害蟲數量多,有利於小花蝽遷入繁殖。到後期,早發棉田雖然早衰,但棉蟲種類增多,食料並未受到影響,所以仍能保持比較多的種群數量。據1978~1979年6~8月在沔陽縣漢江公社棉田調查,有些棉田小花蝽的發生數量,在捕食性天敵總數中一般都居於首位。
小花蝽每年在棉田出現4~5個高峰,第一個高峰在6月下旬,第二個高峰在7月中旬,第三個高峰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四個高峰在8月下旬或9月上旬,第五個高峰在9月中、下旬。其中以第二、三高峰最大。這兩個高峰期也是全年多種棉蟲(如小造橋蟲、棉鈴蟲、紅鈴蟲、紅蜘蛛、棉蚜等)發生為害的盛期。因此,小花蝽在棉田數量的消長與害蟲發生的始盛期是一致的。但第四個高峰期後,草間小黑蛛的發生數量達到高峰,小花蝽被其捕食而受到明顯的抑制,故從第三個高峰後,小花蝽隨着草間小黑蛛的增殖而下降。小花蝽抗逆的能力較強,如1978年7~8月高溫乾旱, 日平均氣溫為29.7℃,相對濕度78%,雨量共計只有23.9毫米,除T一紋豹蛛外,其它天敵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而小花蝽的種群數量則很少受到影響。同時,小花蝽在食料不夠的情況下,能以花粉作為食料來維持其一定的種群數量,這是它適應環境的一個重要特點,因而受害蟲發生數量變動的影響較小。
小花蝽對2、3代紅鈴蟲有一定的控制作用。1977年在沔陽縣2、3代紅鈴蟲卵盛孵期間,用雙目解剖鏡定期檢查青鈴萼片內卵的結果,發現小花蝽捕食第二代紅鈴蟲卵的數量達59%,第三代達43%。1978年上海市農科院植保所接紅鈴蟲卵於棉葉和鈴上,連續2~3天,捕食率也達43~60.8%。紅鈴蟲卵被小花蝽取食後,有兩個明顯的特徵:卵殼完整,但被吸空塌癟呈白色;卵少量被吸食後,卵殼部分凹縮呈棕褐色。
棉田施用化學農藥對小花蝽有較大的影響,一般常規施藥區(用藥13次)內小花蝽的數量比不施藥區減少1~3倍。據上海農科院試驗,不施藥區紅鈴蟲卵被捕食達43.5%,而施藥區僅被捕食16.8%。同時證明,小花蝽對2、3代紅鈴蟲的自然控制效果,視紅鈴蟲發生數量決定,在一般發生年份,效果比較顯著,在發生量大的年份,則只能起一部分控制作用。[1]
發生時間
3月中、下旬開始產卵。第一代若蟲於4月上旬發生,4月中旬達到高峰。第二代4月下旬至5月中旬在藍花草籽、四季豆、黃瓜、番茄、辣椒等作物上活動。第三代5月下旬至7月上旬繼續在蔬菜上活動繁殖,其中有一部分於5月下旬遷入棉田。在棉田共繁殖5代,6月1代,7~10月上旬繁殖4代。9月份以後,小花蝽數量逐漸減少,集中在遲衰開花多的棉田取食花蜜,10月上旬棉花衰老,小花蝽逐漸遷向開花的蔬菜作物(如絲瓜、蛾眉豆等)繼續取食花蜜,於11月上旬開始群集越冬。
種群分布
小花蝽世界性廣泛分布,已知80餘種,中國已知11種。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小花蝽的優勢種為東亞小花蝽(O.sauteri),微小花蝽(O.minutus)和南方小花蝽(O.similis)。國內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南、湖北、上海等地區。
一般有蚜蟲為害或開花的植物上,都有它的存在。早春多在雜草上活動,以開花的香蒿上最多。夏熟作物以蠶豆田數量最大,蔬菜作物以開花的胡蘿蔔上最多,夏季則以棉花上的數量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