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樽港
小樽港 |
---|
圖片來自小樽市 區域 5,704 平方公里 |
小樽港(日語:小樽港/おたるこう Otaru Ko)是一個位於日本北海道小樽市的港灣。港灣管理單位是小樽市。在日本港灣法上,小樽港被指定為重要港灣[1]。在港則法上,小樽港則被指定為特定港。
目錄
概要
小樽港作為日本海一側的集散基地港發揮著重要作用,以北海道政治經濟中心札幌等北海道中部地區為背景區域。 著石狩煤田的開發,1897年手宮和札幌之間的鐵路建設使主要港口發展成為煤炭運輸港口,自1902年開通以來,它於1997年在北海道慶祝了它的100週年。作為北海道的開發基地發展至今。
此後,由於戰後經濟控制和貿易區的喪失,被迫暫時減少能源,但由於1948年恢復貿易,並開通了到[新潟]]、敦賀、舞鶴的長途貨運1965年代,港口處理的貨物也逐漸增加。1997年,勝內碼頭建成(改建)-13m大型碼頭,允許大型糧食船舶進港,但預計到中部地區的貨運成本將降低,供應穩定。
此外,作為濱水區的維護,主要港口於 1990 年開始運營碼頭,並正在努力進行維護,例如小樽築港站周圍地區的重建,例如利用運河的綠地,以及 1999 年的關稅法2011年慶祝開港100週年,被選定為日本海一側的基地港口(外國遊輪(回程觀光遊輪)),並有望繼續利用累積的端口功能。
作為外貿航線,2002年開通了與中國的集裝箱定期航線,2013年開通了與符拉迪沃斯托克的RORO定期航線。2015年,集裝箱航線的重組改善了港口服務,除了上海之外,還直接連接了青島和大連。
歷史
- 1897年在色之內村開工建設石碼頭,第7年竣工。北海道開發委員會手宮村木碼頭
- 1887 年,廣井勇制定了第一個小樽港口建設計劃。
- 1891年完成北防波堤1,289米(小樽港建設第一期)
- 1902年被指定為對外貿易口岸(開放)
- 大正12年運河1324米竣工
- 1951年(1月19日)被指定為重要港口
- 昭和 28 小樽市成為港口管理者
- 1970 小樽和舞鶴/敦賀之間的渡輪服務
- 1985 縣道港灣線建設完成第一條運河的部分填海工程
- 1990 小樽港碼頭開始運營
- 1991 中區重建項目啟動
- 1994 日本Lofery試運行
- 1995 小樽至科薩科夫間日本-Rofery航線開通(暫停8年)
- 1996 開通小樽~霍爾姆斯克的日本輪船航線(停航9年),小樽~敦賀(新日本海輪渡)航線投入運營。
- 1997 重新開通小樽至科薩科夫的日本-Rofery航線
- 1999 築港臨海公園部分運營,小樽開港100週年
- 2000 重新開通小樽和霍爾姆斯克之間的日本-Rofery航線,啟動港口城市碼頭-14米碼頭,(臨時-13米)(中心區重建項目)
- 2002 小樽~敦賀輪渡航線(新日本海輪渡)暫停(9月),小樽~中國定期集裝箱航線開通(9月),小樽~霍爾姆斯克日本輪渡航線的停靠港增設wanino
- 2003 輪胎式龍門起重機投入使用(11 月)
- 2004 小樽-霍爾姆斯克客運航線開通(6月),小樽-舞鶴航線開通超高速渡輪(7月),小樽港中轉線平磯岬新航線開通(7月)
- 2005 小樽港實現40,000艘外國船舶註冊(7月),暫停小樽-霍爾姆斯克-瓦尼諾之間的日本-Rofery航線(8月)
- 2007年小樽-中國定期集裝箱航線每週兩次
- 2008年小樽-中國定期集裝箱航線每週一班(重組為東南亞合作航線)
- 2009年斜坡式沉箱生產場入選「土木工程學會評選的土木工程遺產」
- 2011年被選為日本海一側的據點港(海上巡遊)
- 2013年小樽至符拉迪沃斯托克RORO定期航線開通
- 2015集裝箱航線重組(除上海外直達大連青島)(11月)
港口現狀
小樽港現在有兩條日本國內的定期客運渡輪航線,分別是小樽和舞鶴之間的航線(每日運航),以及小樽和新潟之間的航線(除禮拜一外每日運航)。此外小樽和敦賀之間還有隻在特定日運行的航線。在貨運方面,小樽港自2002年9約開始運行小樽與中國之間的定期集裝箱航線。
而在港口設施方面,小樽港現在有六個主要碼頭,分別是港町碼頭、第二號碼頭、第三號碼頭、中央碼頭、勝納碼頭、色內碼頭。2012年,小樽港的貨運進出口量達1124.7萬噸。小樽港內的貿易以日本國內貿易為主。除了供大型貨船和客船停留的碼頭之外,小樽港內還有供遊艇等小型船舶停靠的碼頭。小樽港的遊艇碼頭位於港口區域的南部,可停靠300艘遊艇,是北海道第二大遊艇碼頭。小樽港也有漁港的機能。小樽市內的漁港中,高島漁港區即被劃入小樽港的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