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椋鳥
小椋鳥 |
---|
基本資料 |
學名 Sturnia philippensis 目/科/屬 雀形/八哥/北椋鳥 遷徏狀態 過境鳥 普遍性 稀有 體長/體重 17-19cm/約50g |
別名:紫背椋鳥,雌雄略異。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腳黑褐色。
- 雄鳥:
- 頭灰白或米黃,臉頰至頸側有不規則栗色塊斑。
- 背及肩羽藍黑具紫色光澤,肩有白斑塊,翼及尾羽黑、帶綠色金屬光澤。
- 腰及尾上覆羽皮黃色。
- 胸及脇暗灰色。腹面乳白。
- 雌鳥羽色較淡,臉頰栗色斑塊色淺而不明顯。背大致灰褐,翼及尾羽黑褐色,肩白斑塊較窄。腹面淡灰褐色。
- 亞成鳥羽色更淡,嘴基肉黃,肩部白斑若有似無,尾上覆羽偏白色。
- 飛行時,體側無白色條紋但有1條翼帶,腰皮黃色。
目录
棲地&習性
疏林開闊地帶,遷徙時亦出現於都市公園綠地。在繁殖季節,在開放的混合落葉林地,農業用地和公園
成小群共同生活。飛行時鼓翼快速,直線前進。
雜食性,於樹上取食昆蟲和果實,偶在地面覓食。有關繁殖範圍內成年人飲食的細節很少;關於遷移以菩提樹果實為食。
繁殖
5月至7月。一夫一妻制。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薩赫林和千島群島稀缺;在日本相當普遍,但在本州的東京地區似乎有所減少。
鳴聲
發出尖銳「嘁友,嘁友」。唱歌有著響亮的聲音;可能包括模仿。[1]
外觀相似性
北椋鳥後枕有紫黑色斑,臉頰無栗色斑塊。有明顯鋸齒狀翼帶。飛行時,有1條翼帶,體側無白色條紋。
分佈
中國東南部(從E雲南E到福建(包括香港)的一條線)和NE&NC越南(E Tonkin,N&C Annam);在中國東南沿海,台灣,海南以及從越南北部S到泰國半島E到印度支那不繁殖,馬來半島和新加坡則很少。[2]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參考文獻
- ↑ Chestnut-cheeked Starling,hbw.com
- ↑ white shouldered starling,hb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