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小梅镇隶属于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地处龙泉市南部偏西南,东邻屏南镇,南、西南与庆元县竹口镇、黄田镇交界,西北连接上垟镇,北接八都镇、查田镇,距龙泉市区32千米,区域总面积102.4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小梅镇户籍人口为12529人。清时,属延庆乡一都、二都地;民国时,设小梅镇;1992年4月,青溪乡并入小梅镇。截至2020年6月,小梅镇辖14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梅三村延庆路88号。截至2019年末,小梅镇有工业企业11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个。

目录

历史沿革

清时,属延庆乡一都、二都地。 民国时,设小梅镇。 1949年,为小梅、三溪乡。 1951年,属小梅、琉梅、三溪、义合4个乡。 1953年,三溪、义合2个乡改设三溪、双溪2个乡。 1956年,仍属小梅、三溪乡。 1958年,为梅岭(大)公社小梅管理区、三溪管理区。 1961年,改设小梅、三溪公社,属梅岭区。 1975年,属城南区。 1982年,三溪公社更名为青溪公社。 1984年5月,为小梅乡和青溪乡。 1985年6月,撤销小梅乡,设立小梅镇。 1992年4月,青溪乡并入小梅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小梅镇辖23个行政村:梅一、梅二、梅三、梅四、骆庄、大梅口、大梅、上梅、高际头、洋岙头、大窑、金村、黄南、毛山头、半边月、西坑、毛断、孙坑、高坑、叶乡、立东、郑边、泥岭头;下设99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小梅镇辖14个行政村:梅一村、梅二村、梅三村、骆庄村、大梅口村、大梅村、大窑村、金村、黄南村、毛山头村、半边月村、孙坑村、郑边村、台湖村,镇人民政府驻梅三村延庆路8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小梅镇位于东经118°53'13"~119°03'01",北纬27°47'01"~27°54'48"。地处龙泉市南部偏西南,东邻屏南镇,南、西南与庆元县竹口镇、黄田镇交界,西北连接上垟镇,北接八都镇、查田镇,距龙泉市区32千米, 区域总面积102.46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2011年,小梅镇耕地面积13252亩,人均1.1亩;林地面积14.5万亩。

人口

2011年末,小梅镇总人口1256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778人,城镇化率22.1%。另有流动人口432人。总人口中,男性6507人,占51.8%;女性6057人,占48.2%;14岁以下2143人,占17.0%;15~64岁9245人,占73.6%;65岁以上1176人,占9.4%。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2226人,占97.3%;有畲、侗、土家、苗、彝、壮、瑶、布依、水9个少数民族,共338人,占2.7%。其中畲族264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8.1%;侗族43人,占12.7%。2011年,人口出生率10.45‰,人口死亡率7.66‰,人口自然增长率2.7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29人。 截至2017年末,小梅镇常住人口为8012人。 截至2018年末,小梅镇户籍人口为12601人。 截至2019年末,小梅镇户籍人口为12529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小梅镇财政总收入1309.02万元,比上年增长10.8%。人均财政收入1042元,比上年增长10.7%。农民人均纯收入4929元。 截至2018年末,小梅镇有工业企业22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个。 截至2019年末,小梅镇有工业企业11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个。

农业

2011年,小梅镇农业总产值8804万元,比上年增长12.9%,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22.7%。2011年,生产粮食6395吨,其中水稻5968吨,豆类227吨,其他200吨。2011年,食用菌产量516吨。2011年,生猪饲养量10256头,年末存栏3782头;牛饲养量972头,年末存栏369头;羊饲养量402只,年末存栏100只。

工业

小梅镇的工业以矿业、竹木加工业为主。2011年,小梅镇工业总产值3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工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67.2%。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职工436人,实现工业增加值5085万元,比上年增长17.8%。

商贸

2011年末,小梅镇有商业网点200个,职工678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7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560万元,比上年增长1.7%。

金融业

2011年末,小梅镇各类存款余额1.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0.6亿元。

邮电业

2011年,小梅镇邮政业务收入90万元,电信业务收入32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小梅镇有幼儿园7所,在园幼儿417人,专任教师27人;小学2所,在校生716人,专任教师4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教育经费达622万元,比上年增长7.0%;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450万元,比上年增长8.0%,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35.0%。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小梅镇有文化艺术团体23个,会员169个;各类文化专业户8个,文化站23个:公共图书室1个,建筑面积300平方米,藏书2.8万册。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小梅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个,病床12张,固定资产总值134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9人,其中执业医师5人,执业助理医师8人,注册护士3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6019人次,住院手术6台次,出院病人2983人次。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15/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5.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743人,参合率92.0%。

社会保障

2011年,小梅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户,人数1人,支出3840元,比上年增长3.4%,月人均320元,比上年增长0.8%;城市医疗救助4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654人次,共支出6540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09户,人数444人,支出52.38万元,比上年增长11.2%,月人均98元,比上年增长0.5%;农村五保分散供养4人,支出1.6万元;农村医疗救助7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45人次,共支出4.45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6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0万元。新增就业人员70人,有6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2011年末,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4743人,参保率92.0%;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11395人,参保率95.0%。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小梅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80千米,乡村通邮率100%。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3个。固定电话用户3000户,移动电话用户3300户,宽带接入用户960户。

给排水

2011年末,小梅镇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13千米,生产能力5.4万吨/日,年工业用水420万吨、生活用水665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排水管道11千米,日污水处理能力3100吨。

供电

2011年末,小梅镇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所3座,主变压器6台,总容量14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2条,总长度3.39千米,用电负荷1万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2927.41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9.89%,供电可靠率99.98%。

园林绿化

2011年末,小梅镇有公园5个,公园面积5.6公顷,园林绿地面积7.9公顷,其中公共绿地2.4公顷,绿化覆盖率37.5%。

交通运输

小梅镇有长深高速公路过境,境内长5.46千米,双向4车道;龙后线省道过境,境内长3.2千米;县乡(镇)级公路9条,总长59.24千米。2011年末,小梅镇道路总长度5.31千米,道路铺装面积0.04平方千米;镇区桥梁4座,总长度990米;镇区公交汽车线路2条,运营里程达12.5千米,年客运量55万人次。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小梅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原小梅乡得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5月20日,龙泉青瓷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9月30日,龙泉青瓷烧制技艺正式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文物古迹

大窑龙泉窑遗址

大窑龙泉窑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大窑龙泉窑遗址被列入国家100处重点大遗址,是中国宋代至明代龙泉窑的代表性窑址。在浙江省龙泉县西南小梅镇东北10里的大窑、金村一带。西起高际头村,北迄坳头村,在沿溪10里的山坡上,和金村共发现窑址126处。龙泉窑创烧于五代,兴盛于南宋至元初。明代中叶以后,由于各地制瓷业的兴起,加上当地匪乱和当时的闭关锁国龙泉窑逐渐衰落,到民国初期只有孙坑范氏烧制,历时七、八百年。属南方青瓷系统,是宋元时期著名窑场之一。

大窑古窑址

大窑枫洞岩窑遗址,位于大窑龙泉窑遗址内,其烧成年代为元、明时期,出土的大量瓷器,为龙泉窑的分期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发掘共揭露房屋遗迹6处,至少有7次叠压打破关系的龙窑1处,辘轳坑2处,素烧炉1处,储泥池2处,及与房子配套的卵石铺的路面、排水设施等多处,尤其是窑炉北侧的房子,有瓷器标本上写有顾氏字样,显示该窑场可能属于明代一个叫顾仕成的人。

2010年以来,在小梅镇瓦窑路发现了烧造黑胎产品的遗存并出土了产品标本。瓦窑路遗存产品面貌独特,开极碎的片纹,具有“百圾碎”的特征,许多产品在胎釉和器型特征、装烧工艺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早期性,上海博物馆的热释光测年结果显示其烧造年代为1111—1161年之间,与考古判断基本一致。2012年年初,在瓦窑路旁边的小梅小学(原小梅中学校址)一片竹林内发现一处窑址。

安清社殿

安清社殿,坐东朝西,坐落在大窑龟山顶峰,周围有毛竹林和千年古樟树。安清社殿始建于大明万历九年(1581年),占地面积千余平方米,立殿廊檐为船逢轩斗拱,既没有前院,也没有后厅,但有左右偏殿。牌坊式门坊为石木结构,四柱三间为主殿,殿四柱上饰有木雕雀替,图案为狮子,梅花鹿。相传郑将军为保一方平安,而与抢劫青瓷国宝的土匪们血战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尊称他为安清社主,并将其塑像,带上丞相之帽,偕夫人像同坐于安清社殿,祭以香火。

三王社殿

三王社殿,位于大梅口官桥、大梅村村口、高际头三个村,分别供奉着章氏三兄弟。

大王庙

大王庙,位于浙江省龙泉市小梅镇梅溪边上,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大王庙据当地传说在宋朝时期当地武将叶先锋感念五岳圣帝黄飞虎飞来香炉奠基灵异,塑像供祀。据复可查资料,清咸丰八年,太平军过境王朝欺压乡勇借圣帝旗帜抵抗失败假旗嫁祸神庙焚毁一空,同治初年,乡民筹资再事兴造。文革期间,被毁,20世纪九十年代,当地百姓自发集资重建。庙里供奉五岳大帝黄飞虎。每年农历十月初六为帝君诞辰。

植壁殿

植碧殿,位于黄南村南侧,坐东朝西。据可靠资料,据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版《龙泉县志》记载:“植碧殿在南乡二都黄南庄,自唐创建历代修葺,使之初具规模。”。据考证,植碧殿始建于唐天祐二年(905年)。

叶氏宗祠

叶氏宗祠,位于黄南村。据《叶氏宗谱》记载,叶氏宗祠创自宋代,始建于黄南八保书院,至清光绪庚子年重建。全祠占地面积5亩,三进五植38间房。

古溪桥

古溪桥,位于黄南村,为单孔石拱廊桥,东西向横跨古溪之上,始建于明代,清道光十八年重建(1838年)。拱桥全长29.30米,宽5.60米;廊屋九间,上覆斗八藻井,两侧轩廊,下设神龛;桥廊建筑重檐结构,局部三重檐,桥廊两端牌楼式,中部重檐歇山。古溪桥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溪桥

双溪桥,位于龙泉市小梅镇孙坑村,东南、西北走向,清同治十年(1871年)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重建,桥长33.20米,净跨15.40米,面阔4.50米,矢高3.75米,有廊屋11间。此桥的一个特殊点,原本是叠梁平伸木梁桥,后来平直的桥面年久逐渐变形,于是后加的简易“八字撑”。双溪桥为龙泉市文物保护单位。

风俗民情

乌饭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小梅镇都有吃乌饭的民间习俗。乌饭的做法是用一种叫“乌饭芦”的灌木叶子放在锅中煮烂,然后取其乌黑色的汁液拌入糯米之中(有些地区还会再加上瘦肉、香菇搅拌),经文火炊透便成乌饭。

风景名胜

琉华山

琉华山,亦名仙山,位于大窑村南,在小梅镇与屏南镇交界处。海拔1512米。山顶有铁香炉,并有长湖。

台湖山

台湖山,位于浙江省庆元、龙泉两县市,黄田、小梅两大镇的交界处,亦在黄真与黄南之间。主峰海拔1114.9米。

龙庆桥


龙庆桥,是一座五孔36间,长140米,高14米,宽5米的石木结构屋式桥,原名小梅“济川桥”。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重建,更名为“通福桥”,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改名为“寿川桥”。民国九年(1920年),经龙庆两县知事会看后,以王先培为总董事,刘朝高等四人为理事,募捐银元两万多块动工重建,至民国十三年(1924年),竣工。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中旬,龙庆桥毁于兵火。2010年12月23日,龙庆桥开工重建。重建的龙庆桥总长129.99米,宽5.4米。

地方特产

小梅镇有龙泉青瓷、香菇、黄果、乌饭等特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