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小暑(二十四節氣)

小暑(二十四節氣)

小暑,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是干支歷午月的結束以及未月的起始。斗指辛,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於每年公曆7月6-8日交節。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但緊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我國多地自小暑起進入雷暴最多的時節。

小暑開始進入伏天,所謂「熱在三伏」,三伏天通常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季風氣候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點,夏季受來自海洋暖濕氣流的影響,我國多地高溫潮濕多雨。這個時節雖然陽光猛烈、高溫潮濕多雨,但對於農作物來講,雨熱同期有利於成長。

在過去我國南方地區民間有小暑「食新」習俗,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農民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然後人人吃嘗新酒等。

在北方地區有頭伏吃餃子的傳統,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且餃子的外形像元寶,有「元寶藏福」的意思,吃餃子象徵着福氣滿滿。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小暑外文名Slight Heat涵   義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

公曆時間每年公曆7月6至7或8日黃道位置太陽到達黃經105°氣候特點氣溫升高,進入雷暴期物候現象溫風至;蟋蟀居宇;鷹始鷙農事活動採取抗旱、防洪措施傳統習俗食新(南方)、吃餃子(北方)起居養生解熱防暑,補充體力。

歷史淵源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古人認為小暑期間,還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故稱為小暑。也有節氣歌謠曰:「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指出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已經到來,但還未達到極熱的程度。俗話說:「熱在三伏」。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干支歷的節氣日期和干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

氣象變化

小暑開始進入伏天,「入伏」後空氣濕度增大,造成三伏天濕度高原因是,三伏天吹東南風,而東南方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空氣潮濕,海風的潮濕造成了三伏天濕度大。三伏天」高溫、高濕」是我國南方地區的氣候特點,北方地區「高溫、乾燥」。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到了大暑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小暑,大地便不再有一絲涼風,風中還會帶着熱浪。中國南方各地也進入雷暴最多的時節,常伴隨着大風、暴雨。

南方地區小暑時平均氣溫為26℃左右。7月中旬,華南東南低海拔河谷地區,可開始出現日平均氣溫高於30℃、日最高氣溫高於35℃。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時仍可見霜雪,相當於華南初春時節景象。

小暑開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後結束,東部淮河、秦嶺一線以北的廣大地區開始了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雨季,降水明顯增加,且雨量比較集中;華南、西南、青藏高原也處於來自印度洋和中國南海的西南季風雨季中;而長江中下游地區則一般為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高溫少雨天氣。也有的年份,小暑前後北方冷空氣勢力仍較強,在長江中下游地區與南方暖空氣勢均力敵,出現鋒面雷雨。小暑時節的雷雨常是倒黃梅的天氣信息,預兆雨帶還會在長江中下游維持一段時間。

小暑前後,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進入雷暴最多的季節。雷暴是一種劇烈的天氣現象,常與大風、暴雨相伴出現,有時還有冰雹,容易造成災害。華南東部,小暑以後因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多連晴高溫天氣,開始進入伏旱期。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這一東旱西澇的氣候特點。

小暑前後,除東北與西北地區收割冬、春小麥等作物外,農業生產上主要是忙着田間管理了。早稻處於灌漿後期,早熟品種大暑前就要成熟收穫,要保持田間乾乾濕濕。中稻已拔節,進入孕穗期,應根據長勢追施穗肥,促穗大粒多。單季晚稻正在分櫱,應及早施好分櫱肥。雙晚秧苗要防治病蟲,於栽秧前5~7天施足送嫁肥。小暑天氣熱,棉花整枝不停歇。大部分棉區的棉花開始開花結鈴,生長最為旺盛,在重施花鈴肥的同時,要及時整枝、打杈、去老葉,以協調植株體內養分分配,增強通風透光,改善群體小氣候,減少蕾鈴脫落。盛夏高溫是蚜蟲、紅蜘蛛等多種害蟲盛發的季節,適時防治病蟲是田間管理上的又一重要環節。

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到了大暑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小暑時節,江淮流域梅雨即將結束,盛夏開始,氣溫升高,並進入伏旱期;而華北、東北地區進入多雨季節,熱帶氣旋活動頻繁,登陸中國的熱帶氣旋開始增多。

物候現象

中國古人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小暑時節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着熱浪;《詩經·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說的八月即是夏曆的六月,即小暑節氣的時候,由於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在這一節氣中,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農事活動

從小暑節氣開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梅雨季節先後結束,東部淮河、 縮略圖 一線以北的廣大北方地區開始了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雨季,自此降水明顯增加,且雨量比較集中;華南、西南、青藏高原也處於來自印度洋和中國南海的西南季風雨季中;而長江中下游地區則一般為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高溫少雨天氣,常常出現的伏旱對農業生產影響很大,及早蓄水防旱在此時顯得十分重要。

小暑前後,除東北與西北地區收割冬、春小麥等作物外,農業生產上主要是忙着田間管理了。早稻處於灌漿後期,中稻已拔節。 小暑節氣,棉花已經開始開花結鈴,生長最為旺盛,自古民間就有「儘管小暑天氣熱,棉花整枝不能歇」的農諺。

小暑節氣期間早稻、春玉米處於灌漿乳熟期,是籽粒形成的關鍵時期。農事活動以防止早衰、促進灌漿、提高千粒重為目標,生產上需注意預防高溫逼熟和乾旱災害,遇35℃以上高溫或乾旱時可採取灌溉措施改善田間小氣候,或噴施葉面肥提高作物抗逆能力。中稻、夏玉米處於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換期,期間需水量大。中稻田過早斷水不利於有效分櫱形成和幼穗分化,夏玉米可能出現卡脖旱而導致嚴重減產。棉花處於花鈴期,晚稻處於秧田期,需注意保持溝渠通暢,防止漬澇。此外,小暑期間天氣條件好,是開展病蟲防治等田間作業的有利時機。 傳統習俗[1]

參考文獻

  1. 二十四節氣——小暑 , 騰訊 ,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