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小寸金黃
小寸金黃原圖鏈接

中文學名: 小寸金黃
別   稱:小茄
界: 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報春花目
科:報春花科
屬:珍珠菜屬
種: 小寸金黃
採收時間:夏、秋季
用   量:內服:煎湯,5-10g;或浸酒

小寸金黃[1],中藥名。為報春花科植物小寸金黃LysimachiadeltoideaWightvar.cinerascensFranch.的全草。分布於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除濕止痛之功效。用於風濕熱痹,關節疼痛

目錄

入藥部位

全草入藥。

性味

微甘,性

歸經

脾、膀胱經。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除濕止痛。用於風濕熱痹,關節疼痛[2]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或浸酒。

相關論述

《貴州草藥》:「清熱解毒,除濕止痛。治巴骨癀,腹痛,風濕關節痛。」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巴骨癀:小寸金黃,大寸金黃各30g,泡酒。用時將藥酒盛於碗中,點燃,用手快蘸藥酒,揉擦患處;如已潰爛,則用大、小寸金黃共搗絨,加酒少許,敷患處四周。

2、治風濕關節痛:小寸金黃30g,藤烏9g。泡酒服[3]。(1-2方出自《貴州草藥》)

採收加工

夏、秋季採收,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簇生成叢,自根莖發出,可多至20餘條,下部發出多數纖維狀鬚根;根莖頂端和莖的基部有數對小鱗片。莖通常數條簇生,直立或上升,高4-25cm,密被多細胞柔毛,不分枝或自基部分枝。葉對生或在莖的上半部互生;葉柄長2-3mm或近於無柄;葉片橢圓形至近圓形,長1-2.5cm,寬8-18mm,先端圓鈍,稀銳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兩面密被多細胞柔毛,側脈不明顯。花單生於莖上部葉腋,花梗通常與葉近等長,開花時直立、果時下彎;花萼分裂近達基部,裂片披針形,背面被柔毛;花冠黃色,基部合生部分長約1mm,裂片倒卵狀橢圓形,寬4-5mm,先端圓鈍,具透明腺點;花絲基部合生成高約1mm的環,分離部分長約2mm;花葯卵形;子房無毛,花柱長約3.5mm。蒴果近球形,直徑約3mm。花期6-8月,果期8-10月。[4]

分布區域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00-3000m的山坡草地、灌叢中和岩石邊。

參考資料

  1. 小寸金黃,色譜世界
  2. 小寸金黃功能主治《中華本草》,中醫世家
  3. 小寸金黃相關配伍,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4. 小寸金黃形態特徵,民福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