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嘴鸻
小嘴鸻 |
中文学名: 小嘴鸻 |
小嘴鸻[1](学名:Charadrius morinellus)属中小型涉禽。前头、头顶与枕部黑色或黑褐色。颏、喉白色;眉纹白色或沾染淡黄色,延伸至枕后形成显著的“V”形图案。颈、上胸暗灰色,与栗红色上腹之间有一显著的白色胸带分隔。下腹中央有一块黑色斑。腿暗黄色。繁殖期雌鸟比雄鸟艳丽。是迁徙性鸟类,具有极强的飞行能力。通常沿海岸线、河道迁徙。生活环境多与湿地有关,离不开水。栖息于海滨、岛屿、河滩、湖泊、池塘、沼泽、水田、盐湖等湿地之中。
目录
特征
成鸟(繁殖羽):头前、头顶、枕部黑色(♀)或黑褐色(♂)。眼先黑褐色,耳羽暗褐色;面颊、颏、喉白色;眼上具宽阔的白色眉纹,延伸至枕后交汇成“V”形斑。上体包括上背、肩羽、翼上覆羽、三级飞羽、尾上覆羽深灰色,各羽具狭窄的淡黄色或白色羽缘。飞羽黑褐色,外侧第1枚初级飞羽的羽干白色。三级飞羽特长,折合时几与翼尖平齐。尾羽深灰色,向端部逐渐变黑,形成较深的次端斑;尾的端部具白缘,外侧边缘亦白色。颈、上胸暗灰色;腹部栗红色。在胸部有一界线分明的白色胸带,其上沿装饰着黑边,下沿的黑线比较模糊。在腹部栗红色的下沿具有一块黑色斑,呈“八”字形。肛周与尾下覆羽白色。腋羽与翼下覆羽灰白色。繁殖期雌鸟羽色比雄鸟更艳丽,这在鸻类(Plovers)中是比较少见的。
成鸟(非繁殖羽):额、头顶夹杂黄色和黑褐色条纹;眉纹黄褐色。下颈与胸部灰褐色,胸前依然贯穿一条浅色的胸带。腹部白色。
亚成鸟:如同成鸟的非繁殖羽。但通体的羽毛沾染更多的土黄色。颈和胸为棕黄色;胸带浅黄色依稀可见。上背、肩羽、三级飞羽黑褐色,具土黄色羽缘。腹部沾淡黄色。
虹膜黑褐色。嘴短小,黑色(下喙或为暗灰色)。腿黄色或黄褐色。
叫声:告警时作清亮而有节律的weet-weeh叫声,飞行时作深沉的 brroot声。
大小量度:体长200~220mm;嘴峰14~19mm;翅143~163mm;尾62~72mm;跗跖33~44mm[2]。
习性
在中国主要为迁徙鸟。春季迁经中国的时间为4-5月,秋季在9月末11月初迁经中国。成对或成小群活动,非繁殖期常常集成松散的大群。飞行快而直,而且飞得较高。食物包括多种昆虫及其幼虫、蠕虫、小型软体动物和甲壳类无脊椎动物等[3]。
繁殖
繁殖期6-8月。配偶关系为“一妻多夫制”。通常在5月中旬到达繁殖地,这时北方的积雪尚未消融,雌鸟即开始营巢产卵。营巢于地上凹坑内,主要由枯草茎、草叶和苔藓构成。每窝产卵2-4枚,卵数多为3枚。卵橄榄褐色、被有大的黑色斑点,卵的大小为36-46.4毫米×26.8-31毫米。孵化和育雏通常由雄鸟承担。产完卵后,雌鸟会立刻弃巢而去,开始产第2窝卵,因此,雌性的性表演期和产卵期可持续到7月(约45天)。孵化期约需21-25天,雏鸟早成性,孵出后不久既能行走,幼鸟30天左右既能随亲鸟飞翔[4]。
栖身环境
主要栖息于荒山和高山苔原、盐碱平原和多岩石的冻原地带,迁徙季节也见于平坦的盐碱地、草原和农田附近,冬季则主要栖息于沿海沙滩、泥地和附近的农田和草地。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国外繁殖于从英国、欧洲北部,往东经中欧到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北极地带。越冬于非洲北部、地中海、波斯湾、阿拉伯半岛和里海地区,偶尔到日本和美国南部。
中国分布:分布于内蒙古额尔古纳河(黑龙江上游)、江苏(盐城)、新疆(天山、阿拉套山、阿尔泰山、塔尔巴哈台山)(罕见旅鸟)。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