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黃楊尺蠖
發生規律
小葉黃楊尺蠖一年發生2—3代,以蛹越冬。成蟲白天棲息枝葉隱蔽處,夜出活動、交尾、產卵,卵產於葉背,呈雙行或塊狀排列。卵塊數十至百餘粒。卵孵化多在早晨5:00—8:00,群集葉背危害,咀食葉片、嫩枝皮層,老熟幼蟲吐絲飄落入土化蛹。成蟲飛翔力不強,具較強的趨光性。[1]
分布與危害
小葉黃楊尺蠖幼蟲群集小葉黃楊上葉片取食,將葉片吃光後啃食嫩枝皮層,導致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
①成蟲羽化期,利用燈光誘殺。
②利用成蟲飛翔力不強,早、晚集中在寄生植物上、下部的特性,以簡單器具捕殺。
③在成蟲產卵的高峰期,剷除根際周圍雜草上的卵塊及初孵幼蟲,冬季翻耕根際土壤,可殺死越冬蟲蛹。
④幼蟲初孵盛期及時噴藥,幼蟲在2-3齡前噴施乙刻(20%氰戊菊酯)2000倍液、依它(45%丙溴辛硫磷)1000-1500倍液、必治(40%啶蟲毒)1500-2000倍液、崇刻(50%啶蟲脒)3000-5000倍液。注意進行幼蟲防治,特別要做好第1代幼蟲的防治,此時蟲態較整齊,易於防治,並可減少後期蟲源基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