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半楓荷
小葉半楓荷(學名: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 Hung T. Chang)是金縷梅科,半楓荷屬常綠喬木,高可達17米,
樹皮灰色,芽體長卵形,老枝灰色,有皮孔。葉簇生於枝頂,革質,葉片卵狀橢圓形,[1]
上面深綠色,下面淺綠色,掌狀脈,雄花的短穗狀花序常數個排成總狀,
花被全缺,雄蕊多數,花絲極短,雌花的頭狀花序單生,萼齒針形,花序柄無毛。頭狀果序宿存萼齒比花柱短。
別 名金縷半楓荷、木荷樹、小葉半楓荷,翻白葉樹、陰陽葉、半邊楓荷、古錢樹、異葉翅子樹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約17米,胸徑達60厘米,樹皮灰色,稍粗糙;芽體長卵形,略有短柔毛;
當年枝幹後暗褐色,無毛;老枝灰色,有皮孔。
葉簇生於枝頂,革質,異型,不分裂的葉片卵狀橢圓形,長8-13厘米,寬3.5-6厘米;
先端漸尖,尾部長1-1.5厘米;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稍不等側;
上面深綠色,發亮,下面淺綠色,無毛;或為掌狀3裂,中央裂片長3-5厘米,
兩側裂片卵狀三角形,長2-2.5厘米,斜行向上,有時為單側叉狀分裂;
邊緣有具腺鋸齒;掌狀脈3條,兩側的較纖細,在不分裂的葉上常離基5-8毫米,
中央的主脈還有側脈4-5對,與網狀小脈在上面很明顯,在下面突起;葉柄長3-4厘米,較粗壯,上部有槽,無毛。
雄花的短穗狀花序常數個排成總狀,長6厘米,花被全缺,雄蕊多數,
花絲極短,花葯先端凹入,長1.2毫米。雌花的頭狀花序單生,
萼齒針形,長2-5毫米,有短柔毛,花柱長6-8毫米,先端捲曲,有柔毛,
花序柄長4.5厘米,無毛。頭狀果序直徑2.5厘米,有蒴果22-28個,宿存萼齒比花柱短。
主要價值
藥用:半楓荷是一種珍貴的藥用植物,樹根、枝葉皆可以做藥,常用來舒筋活絡、祛風除濕。臨床應用上,
內服半楓荷製劑對風濕、類風濕病痛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採用不同方法配伍的藥物,對於治療腰肌勞損、半身不遂、老年增生性脊柱炎和支氣管哮喘等病症也有良好的效果。
經濟:木材材質優良,旋刨性良好,可作旋刨製品。
研究:半楓荷是金縷梅科新發現的寡種屬植物,為中國特產。
具有楓香屬和蕈樹屬兩屬間的綜合性狀,對研究金縷梅科系統發育有學術價值。
目錄
參考來源
- ↑ S半楓荷的功效與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_中華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