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三點金草
小葉三點金草 |
中文學名: 小葉三點金草 |
小葉三點金草[1],中藥名。為豆科植物小葉三點金草Desmodiummicrophyllum(Thunb.)DC.的全草。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具有清熱利濕,止咳平喘,消腫解毒之功效。常用於石淋,胃痛,黃疸,痢疾,咳嗽,哮喘,小兒疳積,毒蛇咬傷,癰瘡瘰癧,漆瘡,痔瘡。
目錄
別名
碎米柴、漆大伯、天小豆、馬尾藤、獅子草、辮子草、馬尾草、細鞭打、消黃散、細葉蘭、逍遙草、斑鳩窩、散風散、馬龍通、地盤茶、斑鳩鼻、小木通、路路星、太陽草、紅梗草、大葉關門草、消毒草、紅漆筋、紅關門、紅盲夾、金七枝。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功能主治
健脾利濕,止咳平喘,解毒消腫。用於小兒疳積,黃疸,痢疾,咳嗽,哮喘,支氣管炎;外用治毒蛇咬傷,癰瘡潰爛,漆瘡,痔瘡[2]。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水熏洗。
化學成分
藥理作用
相關論述
1、《雲南中草藥》:「消炎止血,利濕通絡。治腎、膀胱結石,慢性胃炎,發熱。」
2、《全國中草藥匯編》:「健脾利濕,止咳平喘,解毒消腫。治小兒疳積,黃疸,痢疾,咳嗽,哮喘,支氣管炎;外用治毒蛇咬傷,癰瘡潰爛,漆瘡,痔瘡[5]。」
相關配伍
1、治急性黃疸型肝炎,體虛自汗:小葉三點金全草15-30g,黃毛耳草30g。水煎服。
2、治慢性氣管炎、哮喘:小葉三點金全草30-60g。水煎,每日分4次服。
3、治肺結核咳嗽、咯血,頸淋巴結結核:小葉三點金全草15-30g。水煎服。(1-3方出自《湖南藥物志》)
4、治小兒疳積:小葉三點金30g,雪見草15g,雞肝1具。水燉,服湯食肝。(《江西草藥》)
5、治痔瘡:碎米柴60g。煎水熏洗。
6、治漆瘡:碎米柴60g。煎水,待溫洗患處。(5-6方出自《江西民間草藥》)
7、治毒蛇咬傷:鮮辮子草適量,搗爛外敷,同時用鮮品30-60g煎服。(《雲南中草藥選》)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夏、秋季採收,鮮用或曬乾。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小草多纏繞成團。根粗壯有分枝,木化。莖較細,小葉3,頂端小葉較大,2-9mm,可達17mm,寬約4mm,橢圓形,先端圓形具短尖,基部圓形,全緣,綠色,下表面具柔毛,兩側小葉很小。有時可見總狀花序或莢果,莢果長8-16mm,直徑約3mm,有莢節2-4,節處有縊縮,表面被短毛。氣特異[7]。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莖纖細,多分枝,直立或平臥,通常紅褐色,近無毛;根粗,木質。葉為羽狀三出複葉,或有時僅為單小葉;托葉披針形,長3-4毫米,具條紋,疏生柔毛,有緣毛;葉柄長2-3毫米,疏生柔毛;如為單小葉,則葉柄較長,長3-10毫米;小葉薄紙質,較大的為倒卵狀長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10-12毫米,寬4-6毫米;較小的為倒卵形或橢圓形,長只有2-6毫米,寬1.5-4毫米,先端圓形,少有微凹入,基部寬楔形或圓形,全緣,側脈每邊4-5條,不明顯,不達葉緣,上面無毛,下面被極稀疏柔毛或無毛;小托葉小,長0.2-0.4毫米;頂生小葉柄長3-10毫米,疏被柔毛。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被黃褐色開展柔毛;有花6-10朵,花小,長約5毫米;苞片卵形,被黃褐色柔毛;花梗長5-8毫米,纖細,略被短柔毛;花萼長4毫米,5深裂,密被黃褐色長柔毛,裂片線狀披針形,較萼筒長3-4倍;花冠粉紅色,與花萼近等長,旗瓣倒卵形或倒卵狀圓形,中部以下漸狹。具短瓣柄,翼瓣倒卵形,具耳和瓣柄,龍骨瓣長橢圓形,較翼瓣長,彎曲;雄蕊二體,長約5毫米;子房線形,被毛。莢果長12毫米,寬約3毫米,腹背兩縫線淺齒狀,通常有莢節3-4,有時2或5,莢節近圓形,扁平,被小鈎狀毛和緣毛或近於無毛。有網脈。花期5-9月,果期9-11月[8]。
分布區域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草地或灌木叢中。
參考資料
- ↑ 中國珍稀高山野生花卉系列——小葉三點金草,新浪網,2012-10-17
- ↑ 小葉三點金草的功能主治,中醫世家
- ↑ 小葉三點金草的化學成分,中醫世家
- ↑ 小葉三點金草的藥理作用,中醫世家
- ↑ 小葉三點金草的相關論述,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 ↑ 小葉三點金草的相關配伍,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 ↑ 小葉三點金草的藥材性狀,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 ↑ 小葉三點金草的形態特徵,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