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尊橋鄉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下轄鄉,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中部,建國前屬第五區趙家鄉。建國初屬尊橋區。1952年設尊橋、周塢、廣家、駱村、島山馮家鄉。1958年屬紅旗(次年為改皂頭)公社。1961年析出尊橋、島山兩個公社;1964年合併為尊橋公社。1968年復並屬皂頭公社,1972年恢復尊橋公社;1984年後改尊橋鄉。尊橋鄉下轄尊橋、周塢、源塘、羊石、恩山、周墩、後坪、上樂、馮家、島山、東田等11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坑底,距廣信區12千米。皂(頭)茶(亭)公路穿越中部。尊橋鄉的特色產業是有機茶葉種植。2017年,尊橋鄉行政區域面積68.8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2228人。[1]

中文名稱: 尊橋鄉

行政區類別:鄉鎮

所屬地區: 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

下轄地區: 轄11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尊橋鄉坑底

電話區號: 0793

郵政區碼: 334115

地理位置: 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中部

面 積: 68.89平方千米

人 口: 32228人(2017年)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車牌代碼: 贛E

目錄

經濟發展

2006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8200萬元,比2001年(下同)增加3400萬元,年均增長14.2%;財政總收入實現366萬元,年均增長28.8%;三項產業比重由2001年的47.5∶30.8∶21.7調整到32.7∶44.8∶22.5,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居民儲蓄存款餘額達4890萬元,比2001年增長28.1%,人均達1630元。工業經濟穩步發展。牢固樹立工業強鄉理念,堅定不移地實施大開放戰略,以狠抓招商引資推進工業化進程。五年來累計實際引進資金15060萬元,引進項目33個,其中入市工業園項目5個,落戶本鄉項目9個,招商引資企業實現稅收從2001年的不到10萬元到2006年的280萬元。農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堅持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前提下,重點抓好擴大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發展特色農業,全鄉糧食產量出現恢復性增長,茶葉、蔬菜等種植面積穩步擴大,特色養殖專業戶不斷湧現。2006年,全鄉糧食種植面積達1720公頃,當年發放糧食直補資金78.1萬元,完成退耕還林面積2000畝。有條不紊地開展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完成林改山林面積5萬畝。實施「農民素質培訓工程」,農村勞動力的素質不斷提高。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大力扶持茶葉產業、錫箔加工業,制定茶葉發展規劃,成立茶葉協會,以上饒茗龍茶葉有限公司為龍頭企業,發揮「上饒白眉」、「信州龍翠」的品牌效應,全鄉8個茶場效益逐年上升,每年解決2000餘勞力就業,上饒茗龍茶葉有限公司被評為省級龍頭企業。引導錫箔加工戶形成公司+農戶經營模式,從業人員4000餘人,年產值達3500萬元,利潤1600萬元。財政形勢逐年好轉。大力培植財源,實現財政收入穩中有增。鄉本級財政從2001年的154萬元(含農業稅),到2006年實現366萬元,實現了三年翻番,特別是2004年的財政收入增幅列全縣第一。鄉財政實現了收支平衡,略有節餘,有力地保證了我鄉各項事業順利進行,較好地促進了全鄉經濟發展。社會秩序保持穩定。認真貫徹依法治鄉戰略,紮實開展「四五」普法教育,不斷推進民主法制進程,堅持以「平安創建」為主要活動載體,構建治安防範網絡,嚴厲打擊各種犯罪活動。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嚴格安全生產執法,狠抓安全隱患的排查和整改。認真解決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全鄉社會大局保持穩定。保障制度日趨完善。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和諧共進」的原則,切實幫助和解決弱勢群眾的生產生活等實際困難。共救助貧困人口1600餘人次,發放扶貧款物78萬元,全鄉已有900餘人納入農村低保,共發放低保金30餘萬元。扶困助學機制全面啟動,貧困學生享受「兩免一補」達3980人次,積極參與「愛心助學」基金籌集,為4名貧困學生提供助學資金。積極推行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全鄉22戶計劃生育家庭得到了獎勵扶助。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不斷提高,2007年全鄉參合農民23219人,占全鄉農業人口的81.5%。鄉村面貌煥然一新。根據「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分年實施」原則,制定了尊橋鄉集鎮總體規劃,構築集鎮框架,完善了集鎮功能,茗龍新村規劃建設全面啟動,茗龍大道、茶鄉路硬化完成,全鄉人民盼望多年的尊橋公路拓寬改造即將完工。科學規劃中心村和集鎮項目集中區,綜合整治集鎮環境。對尊橋鄉政府所在區域2平方千米和中心村實行最嚴格的土地管理,有效地控制了零星建房,逐步實現土地資源有效配置和效益最大化,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社會事業和諧共進。五年來,我鄉緊緊抓住國家重點扶貧和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的有利機遇,積極實施惠及萬家的各項實事工程,先後投入資金570萬元,澆築村通水泥路面23千米。基本完成源塘村裡屋、外屋、下力田自然村和恩山村恩山自然村四個村莊整治。深山、庫區及地質災害點居民65戶、296人實施了移民整體搬遷。教育、文化、衛生、民政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改善了教學、衛生條件。有線電視和自來水入戶率逐年上升,分別達到了88.6%和42.9%以上。計劃生育工作得到加強,基礎管理進一步夯實,五年內年均計劃生育率在82%以上。2011年,完成國民生產總值2億元,同比增長22%;財政總收入達到2798.2萬元,同比增長24.8%;農民人均純收入2650元,增長450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9億元,增長45%。招商引資取得新成就。2011年共簽約引進項目5個,其中投資過億元工業企業4個,落戶茶亭工業園3個,實際進資7000萬元,全年招商引資企業納稅達2600萬元,占財稅收入的比重達93%。聖達威上市獲得香港聯交所批文,2012年預計實現稅收5000萬元。在全縣年度重點工作考核中,我鄉榮獲開放型經濟工作綜合獎。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鄉內來料加工業蓬勃發展,服裝、頭花、串珠、燙花、皮具等手工加工業解決了大量不便外出務工婦女和中老年勞力的就業問題,有效增加了農民收入。二是致力於強特色、促增收,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業現代化穩定發展。全面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全鄉發放各項惠農補貼資金900萬元。全年糧食總產量1.0258萬噸,增長10%。農業產業化不斷推進。培育壯大了茗龍集團、金旺林業開發、上潭實業等產業龍頭,全年新增農業企業3家,「上饒白眉」茶葉榮獲中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特色種植、養殖專業戶不斷湧現。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組織5個,發展手工藝來料加工從業人數5000餘人,轉移輸出勞動力1萬餘人。三是致力於夯基礎、培後勁,項目建設深入推進。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穩步實施。總投資200萬元實施了恩山村南山至東莊村道硬化、羊石村羊石至富家石道路硬化、源塘村中家源道路硬化、東田村引水渠拓寬加固、後坪村下坂水渠改造工程,總投資320萬元實施了後坪飲水工程、上樂小學附屬工程、油坳嶺、箬坑、黃塢三座小(二)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投資50萬元完成了恩山村的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積極主動配套國家、省、市、縣重大項目建設。三清機場違章建築得到有效治理,對三清山機場違章建設實現了嚴管狠拆,全年沒有出現一幢違章建築。四是致力於抓統籌、促協調,鄉村面貌大為改觀。新農村建設順利實施。2011年,共投入資金214萬元先後在尊橋村彭家山自然村、恩山村橋頭自然村實施了6個新農村點建設,282戶改水改廁全部到位,硬化自然村主幹道1520米,澆築農戶房前屋後路面7200平方米,拆除危舊房子、豬牛欄13處,計1040平方米,新建垃圾窖7個,綠化280平方米,群眾文化、娛樂、休閒設施得到進一步改善。城鎮化建設取得新突破。圍繞努力打造與生態休閒茶鄉相匹配的現代新型城鎮要求,2011年我鄉啟動以三清山機場周邊地區為重點的新一輪鄉村發展規劃,投入321萬元完善現有集鎮——茗龍新村的排水排污、杆線遷移、汽車站等配套設施建設。同時,鄉集鎮市場功能逐步增強,市場、小超市、餐飲等傳統商貿業集聚,尊橋街道農貿市場管理進一步規範,實現了「興商隆市」。穩步推進「擴內需、促消費」行動。落實汽車、家電下鄉、以舊換新政策,兌現補助資金總計30餘萬元,有力推動了尊橋集鎮建設的步伐。加強了農民建房日常管理。加大了對違規建房的管控力度;加大了地質災害點的整治工作,投資30餘萬元整治東田村洪家山地質災害點,島山村肖家地質災害點移民搬遷前期工作基本落實,現正穩步推進。

歷史沿革

宋、元時期就有村落,明朝刑部侍郎葉鏜世居之第,宰相夏言著有羊石八景詩、古屬乾元鄉,1949年為尊橋鄉,1961年置尊橋公社,1984年復改鄉。1997年,面積70平方千米,人口2.7萬,轄尊橋、芳村、周塢、源塘、羊石、恩山、周墩、後坪、馮家、廣家、島山、駱村、石上、東田、旱田15個行政村。2002年底,面積69.9平方千米,人口2.97萬人,轄11個行政村:尊橋、周塢、源塘、羊石、恩山、周墩、後坪、馮家、廣家、上樂、東田。2017年,尊橋鄉行政區域面積68.8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2228人。

【 羊石八景詩 】

石上羊坡風物清,門邊魚水浪花明。

天下白鶴降含翠,出谷青牛嶺轉鶯。

龍窟一片松月小,虎崗十丈柳煙輕。

紉蘭才度金雞曲,杖策鷳山叩萬靈。

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 光祿大夫 夏言 贊題

視頻

何黨生主持召開尊橋鄉島山村村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