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尉氏县位于豫东平原,属河南省开封市。东邻通许、扶沟县,南与鄢陵、长葛县接壤,西与新郑县交界,北与祥符区中牟县相连。南北长40.77公里,东西宽43.76公里,总面积约1307.7平方公里,总人口81万人(2000年),中共尉氏县委、尉氏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

尉氏古称“尉州”,是河南省经济管理扩权县,电价趸售优惠县,拥有省政府批准的全省八大特色基地之一的河南省中原纺织工业基地,省认定的尉氏高效农业示范园区。[1]

目录

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尉氏县辖8个镇、9个乡:城关镇洧川镇朱曲镇蔡庄镇永兴镇张市镇十八里镇水坡镇邢庄乡庄头乡大营乡大马乡岗李乡门楼任乡、大桥乡、南曹乡、小陈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地理环境

地形地势

尉氏县地形呈西北高而东南低趋势,西部7条岗系交错,14条主脉南北起伏,最高点海拔133米(岗李乡冉家村北);西南部为海拔70米左右的高台平地;东部为黄河淤积平原,平均海拔65米左右,最低点海拔59米(永兴乡李岗村北)。

水文

境内南有双洎河、杜公河,东有贾鲁河,中有康沟河,蜿蜒东南,先后汇流出境,注入淮河。

气候

尉氏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1℃。年平均无霜期215天,年平均降水量692.3毫米。年平均日照2481.9小时。该县七十年代中期前水涝普遍,之后,渐呈干旱趋势。

矿产资源

尉氏县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洧川、三石、肖庄、邢庄四个区域,全县煤炭总储量为10亿吨。

洧川煤矿区:属国家两权项目,地下煤炭储备为6亿吨,煤层厚度约为6米,此区块煤层埋深为1300-2000米,大部分可作为煤炭后备资源,此区块隆起抬升的地块大约40平方公里,可采储量应在2亿吨以上。

三石煤矿区:该矿区面积为35平方公里。涵盖岗李、大营两个乡,其中岗李乡有西肖庄、窝沈、占庄、韩佐、老庄师、水寨高、聂家、打车周、祥府张、冉家、杨集等11个村,物探勘查结束后,在原项目区内西南方向又申报了30平方公里,远景储量为3亿吨。 肖庄土矿区:该矿区属企业投资项目,该矿区面积为31.2平方公里,共上了8台钻机,初步推断储量为1亿吨。

邢庄拐扬煤炭矿区:该矿区以邢庄乡拐扬村为中心约35平方公里,物探勘查已于2006年4月份结束。

地热水:地壳内岩石和流体中能被人类社会经济合理开出来的热量,共分为蒸气型、热水型、地压型、干热岩型和岩浆型。

人口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812150人,各乡镇人口: 洧川镇51899人、朱曲镇47328人、蔡庄镇51187人、永兴镇66150人、张市镇45563人、十八里镇53301人、城关镇53826人、邢庄乡44141人、庄头乡46811、大营乡 45952人、大马乡40783人、岗李乡54130人、门楼任乡34952人、大桥乡46887人、南曹乡49922人、小陈乡27968人、水坡乡51350人。

2013年,年末全县户籍人口95.18万人,常住人口87.1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1万人,出生率为11.62‰;死亡人口0.54万人,死亡率为6.21‰;自然增长率为5.41‰。

经济概述

综述

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23.5亿元,比2006年增加125.2亿元,年均增长13.7%;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1亿元,是2006年的2.4倍,年均增长1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7.9亿元,比2006年增加34.9亿元,年均增长2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6.3亿元,比2006年增加68.2亿元,年均增长22.8%;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76亿元和41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2.2倍和2.1倍,年均分别增长17.5%和16%。

2017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370.02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高于全市0.3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均居市属各县第1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05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95.69亿元,同比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122.28亿元,同比增长11.0%。三次产业结构为14.1:52.9:33.0。

第一产业

尉氏县地处豫东平原,是全国小麦商品粮和优质棉双重基地县。全县耕地面积131.89万亩,常年种植小麦90万亩,棉花30万亩,花生27万亩,玉米26万亩,瓜果、蔬菜43万亩。常年粮食总产46万吨,平均单产380.16公斤。尉氏县特色农作物已实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如张市镇的万亩优质大桃生产基地;庄头、水坡的10万亩优质无籽西瓜生产基地;庄头乡1万亩韭菜生产基地和千亩供港蔬菜生产基地;永兴镇万亩优质辣椒生产基地。

2011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82.4亿元,比2006年增加35.7亿元,年均增长4.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798元,比2006年净增3349元,年均增长13.3%。扎实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110.9万亩,旱涝保收田面积发展到86.2万亩。累计植树1100余万株,新植林网3.8万亩,成功创建省林业生态县和全国绿化先进县。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第二产业

201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2.9亿元,比2006年增加71.3亿元,年均增长22.7%;六大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2.3亿元,占规模工业的80%,支柱产业支撑作用逐步显现;民营经济进入全省二十强,工业经济综合实力连年稳居全市第一;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被授予省级知识产权优势区域;22种工业产品获省名牌、省优质产品称号,“耐驰”牌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实现了全市中国驰名商标零的突破,工业经济发展质量有效提升。

第三产业

2011年,全年引进各类资金4.75亿元、项目96个、技术56项、人才276人,合同利用外资500万美元、直接利用外资302万美元,出口创汇117万美元,接待中外客商3400多人次。豫棉集团投资的精梳纱、香港万豪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的房地产开发、河南通达通讯公司投资的地下公用信息管网、杭州华东家禽交易中心投资的禽类交易及加工、江苏南通投资的老鸭屠宰加工、福建客商投资的蛋品加工、星级宾馆建设、杭州肉联集团投资的猪肉加工等项目,有的已开始动工建设。长春皓月集团投资建设肉牛育肥深加工、深圳金伯利集团投资的三中分校、澳大利亚客商投资的速冻食品等项目达成了投资意向。引进的项目和资金,将为尉氏经济注入强大活力,大大增强尉氏经济发展的后劲。

社会事业

文化教育

2011年,尉氏县共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428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职业学校1所,初中43所,小学369所,县直幼儿园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成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7所。全县共有公办教师8092人,在校中小学生113418人。

2011年,尉氏县共有民办学校(园)74所,其中幼儿园57所,普通中学7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小学8所。在校生总计17021人,其中幼儿园5853人,小学3260人,初中4442人,普通高中1747人,中等职业学校1719人。

卫生医疗

2011年,尉氏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1个,其中县级综合医院3家(县人民医院、县第二、第三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疾病控制中心各一所、乡镇卫生院15个,全县设开放性病床1411张,拥有万元以上大型设备140余台(件),卫生技术人员199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8人,此外还有县、乡行政村卫生所523个,个体开业者594家,已基本满足了县群众的就医需求。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城市建设

2011年,城市建设规划、产业集聚区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实现“三规合一”。强力推进县城规划建设,修建了南北向主干道纺织路、建设路、滨河路、花园路、东西向主干道福星大道、人民路、文化西路、尉州大道,形成县城“四纵四横”的城市道路框架。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相继完成了自由路南北段、滨河西路南段、福园路西段、光明路中段等一批道路和配套工程;高标准完成了建设路、健康路等路段绿化工程;对东湖、南湖进行了工程改造,建设新世纪广场、古塔广场等,县城景观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体育中心的建设,使县城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县城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94公顷(不包括城东生态绿地),公共绿地12.6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1.42%,人均公共绿地3.01平方米。

科学技术

2011年,全县17个乡镇有省级科技示范乡镇1个,市级科技示范乡镇16个。全县有农业科技园区23个,其中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市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以科技为先导,建成了河南省纺织工业基地,培育科技先导型企业7家。先后表彰科技进步先进企业28家,鉴定、表彰县级科技成果82项;培育评选科技示范村145个,科技示范户310个,培训各类星火人才69500人次;引进农业新品种159个、新技术238项,引进各类技术人才820人次;成交各类技术合同624项,技术成交额7340万元。

交通

尉氏县地处豫东平原,北距黄河54公里,开封46公里,西北距省会郑州80公里,西南距许昌75公里。

尉氏县西依京广铁路、北靠陇海铁路,地方小铁路横贯东西,离新郑机场50多公里,220(开封--许昌)公路和102(郑州--周口)公路两条省道自县城西区交叉而过,省级干道四通八达。南日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地方公路直下乡村,纵横交织。

旅游景点

尉氏县旅游景点有:青云禅寺阮籍啸台、太平兴国寺塔(又名东关塔)、紫铜钟、刘青霞故居、洧川城隍庙等。

太平兴国寺塔,又名东关塔,位于县城东关太平兴国寺内,建于宋初,历代累遭兵燹寺废而塔存。塔体为八层六棱重檐楼阁式砖塔,塔阶作盘旋式,现地表以上通高三十米,直径七米零六,塔内外均嵌有佛龛和图案、假门、假窗等造型,腰檐互饰斗拱均仿木结构,外观庄严淳厚,为尉氏县重要古建筑。

兴国寺塔于二零零六年六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紫铜钟,又名宋铜钟,原挂县城东关太平兴国寺内,与太平兴国寺塔同为该寺重要设施和组成部分。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岁次已亥十一月二十八日铸,咸平三年四月十七日悬挂。铜钟身高五尺五寸,围一丈一尺,厚二寸五分,八齿。形式浑厚,工艺精良。

刘青霞故居”是为纪念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刘青霞而保留。故居原为尉氏县大地主“刘半县”庄园的一部分,位于尉氏县城正中央,跨东西两条大街是有名的“师古堂”大院。刘青霞故居于二OO六年六月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