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戰
《導戰》取義「導引」,旨在闡述使用鄉導對於作戰的重要作用問題。《導戰》出自明朝劉基的《百戰奇略》[1]。
它認為,對於作戰地區的地形條件怎樣,只有以當地人作嚮導,才能了解和掌握;也只有在充分利用地形條件時,打起仗來才能獲勝。戰爭總是在一定的空間地域中進行。作戰地區的地形條件怎樣,對作戰雙方都是有很大影響的。因此,避開不利地形,而利用有利地形,這歷來是為兵家所極為重視的問題。
在利用地形上,要做到趨利避害,使用當地熟悉情況的人作嚮導,這在偵察手段和偵察技術落後的古代作戰中,是被經常採用的有效方法。本篇引錄《孫子兵法》的「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的論述,恰好真實地證明了「鄉導」在古代作戰中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目錄
譯文
大凡同敵人作戰,對于山川的平坦或險要,道路的曲折或直捷,一定要用當地人來引導,才能了解哪裡地形對我有利,這樣,打起仗來,就能取得勝利。誠如兵法所說:「作戰中不使用鄉導的,就不能獲得地利之助。」
西漢武帝時期,匈奴連年入侵邊境,所過殺人掠物甚為嚴重。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春天,武帝命令衛青率領三萬騎兵北出邊塞,對匈奴實施反擊。時匈奴右賢王認為漢軍到達不了他的軍營、於是醉酒而安臥於軍帳之中。漢軍乘夜抵達這裡,迅速包圍了匈奴軍營,右賢王大驚失色,獨自和愛妾一人,在數百騎兵的護衛下,突出重圍連夜向北逃走。漢軍派輕騎校尉郭成等將隨後追擊四百里,沒有追上右賢王,但俘獲其偏將十餘人、男女一萬五千餘人,繳獲其牲畜數百萬頭。於是,衛青率兵凱旋而歸,到達邊境時,漢武帝所派使者手捧大將軍印,就在軍營中授任衛青為大將,其餘諸將都以其所部統歸衛青指揮,並給以封號而回。漢軍此次反擊匈奴作戰的勝利,是因為用了曾經出使大夏時長期困留於匈奴的漢朝校尉張騫作嚮導,熟悉哪些地方有水草,從而使漢軍免遭饑渴威脅的結果。
原文
凡與敵戰,山川之夷險,道路之迂直,必用鄉人引而導之,乃知其利,而戰則勝。法曰:「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① 漢武帝時,匈奴比歲②入寇,所殺掠甚眾。元朔五年春,今衛青③將三萬騎出塞,匈奴右賢王④以為漢兵不能至此,遂醉臥帳中。漢兵夜至,圍右賢王,虜大驚,獨與其愛妾一人、騎兵數百,潰圍夜逃北去。漢遣輕騎校尉⑤郭成等追四百里,弗及,得虜裨將十餘人,男女萬五千餘口⑥,畜數十百萬。於是,青率兵而還。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將軍印,即軍中拜青為大將,諸將皆以兵屬,立號而歸。皆用校尉張騫⑦以嘗使大夏留匈奴久,導軍,善知水草處,軍得以無饑渴。
注釋
①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語出《孫子兵法·軍爭篇》,又見同書《九地篇》。
②比歲:每年,連年。
③衛青:西漢名將。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字仲卿。漢武帝的衛皇后之弟。本為平陽公主家騎,因其姐子夫得選入宮,為漢武帝所重用,官至大將軍,封長平侯。多次率軍擊敗匈奴貴族對漢朝北部邊境的攻掠,戰功卓著。
④右賢王:本謂「右屠耆王」,匈奴官名。冒頓單于時,他除自領中部外,又設左、右屠耆王,分領東、西二部,由單于子弟擔任。「屠耆」,匈奴語,意謂漢語「賢」,故漢族稱其左、右屠耆王為左、右賢王。
⑤輕騎校尉:即統率騎兵的武官。校尉,漢代軍中官職,略次於將軍。
⑥萬五千餘口:馬本及諸本皆誤作「五千餘口」。今據史校改。
⑦張騫:西漢傑出外交家。漢中城固(今屬陝西)人。官至大行(掌禮賓),封博望侯。曾奉漢武帝之命兩次出使西域,為加強中原和西域少數民族的聯繫,發展同中亞各國友好往來,促進經濟文化交流,作出了積極貢獻。其中第一次出使西域大月氏、大夏等地,歷時十三年,途中被匈奴扣留達十一年之久,因此他對匈奴的風物人情、地理狀況比較熟悉,為其後衛青率軍反擊匈奴的作戰,提供了不少當地的自然地理情況。
作品介紹
《百戰奇略》原名《百戰奇法》,是明代軍事著作,作為一部以論述作戰原則和作戰方法為主旨的古代軍事理論專著[2]而問世,這無論是在明以前或是明以後,都是不多見的。因此,從其產生以來,就為兵家所重視和推崇,給予很高評價,並一再刊行,廣為流傳。明弘治十七年陝西布政使司左參政李贊,稱該書是「極用兵之妙」,在兵家視之。
《百戰奇法》是中國古代分條論述戰法的兵書。約成書於北宋末。明崇禎本《韜略世法》稱該書為南宋末謝枋得編輯,原作者已不可考。清雍正後被更名為《百戰奇略》,題明劉基撰,實系清人偽托。現有明刻本存世,10卷,3萬餘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