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覓桃花源(張建全)
作品欣賞
尋覓桃花源
寫下「尋覓桃花源」這個題目,就得先談文題之解一一「尋覓」好理解,不就是「搜尋、查找」麼?那麼「挑花源」又該怎麼解釋呢?
百度上對「桃花源"的基本釋義是「避世隱居的地方」且選擇的例句有「我心中的桃花源是一個舉世無雙風景優美的地方」。
百度詞條好像也被見縫就鑽的商家巧妙地利用了。看完以上詞條解釋,馬上有網絡鏈接到重慶市轄區內的五A旅遊風景區,說「桃花源」一般指「酉陽桃花源」,它位於重慶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境內……門票50元/人起」。
顯然,這是商家在藉機忽悠網絡讀者呢。真正關於"桃花源」的備註,是對古文《桃花源記》的介紹__「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詩》的序言,選自《陶淵明集》。此文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繫起來,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實生活不滿」。
如果單從字面上說,你要「尋覓桃花源",人家帶你到重慶酉陽的「桃花源旅遊區」或者北京昌平櫻桃溝以東八里外的「桃花源村」,或者天南地北的什麼「桃花源酒店」、「桃花源養生基地」,你怕也不能說帶路的人錯了。因為單說「桃花源」三個字,所指模糊,容易使人誤解。只有在「桃花源」前加地名如「重慶」或「北京」,後加店名如「旅遊區」或「村」或「店」,才不至於鬧出南轅北轍的笑話。
但是讀過《桃花源記》的人,大概率不會有上述之誤,他們會理解我所尋覓的地方,指的是《桃花源記》中所描繪的那個「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理想世界。
說到這裡,我覺得上述例句有失恰當__「桃花源是一個舉世無雙風景優美的地方」,這句話說的是客觀上存在的地方。想想看,風景優美的地方多了去了,舉世無雙的優美之地也不難找。但這顯然不是陶淵明文章所指的意思。
我以為,陶淵明通過《挑花源記》,給我們描繪出一個客觀上不存在,但又令我們無比嚮往的地方。就像吳承恩給我們塑造了一個生活中從未有過,但又令我們無比佩服的孫悟空一樣。
回頭再看詞條的基本釋意__稱桃花源是「避世隱居的地方」。
《桃花源記》關鍵章節__「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由此可見,一個打漁人,因受美景所誘,誤打誤撞地來到一個地方(桃花源),這裡的人熱情好客,設酒殺雞做飯來款待漁人。漁人也友好地與東道主閒聊。由此得知,這裡的人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與妻兒老小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生養生息,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於是他們連世上有過漢朝,有過魏晉都不知道。
聊天時漁人也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告訴對方,對方聽完以後,也都感嘆惋惜。漁人小住幾日,便告辭離開了桃花源。
顯而易見,「桃花源」是作家筆下的地名,也是他創造出來的烏托邦世界,與我們熟悉的陳忠實先生筆下的《白鹿原》一樣。
陶淵明(公元365年—427年)生活在距今約有一千八百年前的東晉時期。今天,人們在說起朝代歷史時,往往在說了「周秦漢唐……」之後,會把曾經有過的「東晉"省略掉;陶淵明的詩集也少人談起;但他的詩集之序《桃花源記》卻是千古名篇。該文最大的貢獻,是為我們描繪出一個「理想的避世之地」,且將地命名為"桃花源」(而非杏花源)。從此以後,理想的避世之地就是「桃花源」,「桃花源」就是理想的避世之地。這個概念早已深入人心,有避世打算的人窮其一生都在尋覓桃花源。
但能找到嗎?
不能!就像你上天入地尋覓孫悟空而不得一樣,桃花源也永遠是人們心裡的一個夢。
我懷疑陶淵明因篇幅所限,或者有意為之,他的類似於「關於桃花源社會實際考察報告」的《桃花源記》太簡單了,也有報喜不報憂之嫌。以至於讓讀者把一個不真實的地方當成榜樣、當成理想,倘若不加分析的嚮往追求,怕是要被陶令所誤的。
我想從陶文字面上解讀他的潛在信息。
陶文說漁夫到了桃花源,桃花源的風景很美,所有的人都友善平和,熱情好客。但他們是「先世避秦時亂」而來的。我於是想,桃花源的人是有恐懼感的,儘管漁夫所見的人,已是先世之後,恐懼感已大為降低,但他們小心謹慎地守着一隅,不敢外出,不敢主動地與外界聯繫;當漁夫臨走時,還要叮囑漁夫一定要為他所看到的桃花源保密。這些表述,無不顯示出桃花源的人們謹小慎微、怕惹禍端的精神狀態。
也許是封閉得太久,當漁夫來到桃花源,桃花源的人都表現得熱情好客,殺雞備酒,輪流請客;主賓坐罷,又你問我答,說東道西,彼此充滿了好奇。
看了陶文這樣描寫,我倒想反向自問:桃花源的人看來不少呀,非一人一戶矣。那麼這裡的人真就和氣友善,相敬如賓嗎?
我十八歲前,生活在十里村。它在關中平原,渭河北岸,白蟒原下。我曾為我的故鄉寫過一篇散文《鄉村四季》,讀過的人說,你們老家村子怎麼美的跟仙境似的。我回答說,我挑着正面的東西寫,當然好了。如果我挑着負面的東西寫,可能會顛覆你的印象呢!
我由此懷疑《桃花源記》所描繪的地方的真實性。我認為那美景如畫的桃花源是有的,而活在那裡的人卻與我們十里不會有什麼不同。因為都是人,都有相同的人性。
我們十里村在美好的背後藏着不美好,在民風淳樸的背後藏着斤斤計較,在和善友好的日子中夾雜着吵罵打架,在尊老愛幼的笑聲里,隱藏着男盜女娼的故事……我有幸與陳忠實先生是關中同鄉,我們十里村人看《白鹿原》,常說白稼軒像村東頭哪誰,鹿子霖太像渠岸北哪誰,田小娥跟咱們村住在磚瓦窯上的獨戶翠巧太像了!
由此可知,陶淵明先生為後人描繪了一個無法抵達但卻可以嚮往的地方。尋覓桃花源般的美景容易,尋覓桃花源般的社會則屬徒勞。
不過我另有一想__既然陶淵明只表現桃花源人好的一面而屏蔽了桃花源人不好的一面,就令我們無比嚮往之。那麼是否說明一個道理__即使「不好」是存在的,但我們屏蔽了,遠離了它,反而我們與「好」為伍,那麼我們是否就容易得到「好」的陽光與雨露呢?
可見,無論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還是你所嚮往的桃花源,其實它都是心裡存在的桃花源。要找,也只能在自己的心裡找。
我確切地知道,那些樂觀的人,尤其是身處逆境仍然樂觀的人,心裡都有一個桃花源。他們處世不避世,卻能把心安放於理想之處,讓心安而樂之。
他們心裡之所找到了桃花源,那是他們找到了「建設優勢心理」這把鑰匙,因為有了這把鑰匙,他的眼睛裡就屏蔽了世上所有的「不好」。打個比方:你嘲笑他穿的鞋子難看的時候,他卻笑着說:「總比沒有腳的人好過哦!」
你嘲笑他們家的房子太小,他笑着說:「總比無家可歸者強呀!」
顯然,每個人都處在「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生活環境中,只要學會比較,且習慣性地「比下有餘」,則建設優勢心理就是唾手可得之舉。
我常去驪山墓園給張家三代祖墳掃墓,罝身墓園,那一排排墓碑竟好像整齊的士兵方隊。從那裡歸來,很容易就近比較生死。
我每遇此境,便暗自思忖__活着,本身就是天大的「好」。擁抱着天大的「好」,天下就是桃花源。[1]
作者簡介
張建全,陝西人,1978年入伍,歷任戰士、班長、排長、新聞幹事;1984年轉業,當過國企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