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寨子聖家三口堂

來自 千圖網 的圖片

寨子聖家三口堂屬於榆林教區, 1883年,有靖邊小橋畔邵氏、萬氏等教友受小橋畔教堂的指派,遷來定居,馮氏等5戶教友受教堂邀請從山西遷來定居。當年建小聖堂為5間,磚木結構起脊無瓦房,由小橋畔天主堂管理,1900年教堂被三邊義和團焚毀。1902年,原址重建教堂,東西23.34米(七丈),南北10米(三丈),磚木結構起脊瓦房,聖台在西,堂東建鐘樓,高10米(三丈),另建住房6間,始有本堂神父。1905年,鐘樓東建培德學校,校舍34間,堂西建嬰孩院、養老院、診療所各1處,房屋20餘間,神父住房10間,修女住房8間,更衣所5間,客房等10間,前書房10間,後書房7間,堂北建庫房、馬棚等43間,時造價白銀3萬餘兩。1911年始建寨堡,1915年建成,堡內主巷道呈「┳」字形,北為教堂堂區,南居教友120餘戶,房屋300餘間,建築縱橫有序。1917年原址第三次建堂,(原建7間,後續3間),大教堂東西13.34米(四丈),南北33.34米(十丈),堂門向西靠南,祭台在北,下建有地窖;3年後靠堂南建鐘樓,高25米(七丈五),上懸大小鍾兩口(此物由外籍神父從國外購回,結構、音質獨特,大鐘毀於「文革」,小鍾曾為定邊第二中學校鍾。

目錄

教堂簡介

1984年落實宗教政策時物歸原主。1932年在堂東寨牆下,另建7間起脊磚瓦房小教堂,東西10米(三丈),南北23.34米(七丈),祭台在北,堂門在西,專供培德學校學生使用。大教堂、鐘樓、小教堂、房屋等建築均毀於「文革」期間,原址在現堆子梁鎮政府、學校駐地。1984年在舊址南約500米處新建磚木結構教堂7間,平房2間。1986年,萬斗軒神父主持重建天主堂,東西35米,南北12米,東設祭台,南北開窗,西建鐘樓高12米,下為堂門。堂門楹聯「天地共仰善導戶 神人同崇聖潔家」,同時建神父住房6間,修女房5間,庫房2間,門房1間,總占地4500平方米。現有教友:5840人。

基督教建築

初期基督教建築反映了當時一些奴隸和貧民,早期基督教雕塑,主要表現在紀念死者、寄託對來世希望的石棺雕刻上[1]

基督教於1~2世紀開始流傳。羅馬帝國於313年頒布《米蘭敕令》取得合法地位後,教堂建築逐漸發展起來,羅馬一地就有30餘座。5 至 10 世紀西歐的基督教建築,主要的類型是教堂。早期基督教徒利用羅馬建築作為禮拜儀式之用,沒有固定的教堂型制,其中大部分是將羅馬的巴西利卡改為教堂。教堂平面有圓形和多邊形的。

教會規定:聖壇必須在東端,大門朝西。聖壇為半圓形穹頂所覆蓋,聖壇前設祭壇,祭壇前又增建一橫翼,比較短;與巴西利卡一起形成長十字形平面,稱為拉丁十字,象徵基督受難。一般在巴西利卡前還有一個三面有圍廊的前庭,中央設洗禮池。獨立的鐘樓位於教堂一側,形成完整的群體。這種巴西利卡式教堂[2]是西歐中世紀天主教堂的原型,典型實例是羅馬聖彼得教堂。

參考文獻

  1. 早期基督教美術,豆丁網,2012-08-06
  2. 教堂建築風格簡簡史,搜狐,2019-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