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遠 白居易
寄遠是一首五言律詩。詩的首聯直接抒發了難以割捨與無處可去的苦悶;頷聯以不能飛翔的翅膀和滿頭的白髮,比喻自己無法擺脫的現狀和歲月的無情;頸聯寫觀落葉和登高樓的動作;尾聯寫無邊無際的暮色,象徵了詩人內心的迷茫與無盡的愁苦。
目錄
原文
譯文
想忘也忘不了,想離去也沒有理由。
身上長不出翅膀,黑白相間的頭髮長滿了頭。
因為看新落的樹葉,我上了最高的樓。
傍晚的顏色沒有邊際,兩眼茫茫然充滿了愁緒。
簡析
《寄遠》是一首五言律詩。詩的首聯直接抒發了難以割捨與無處可去的苦悶;頷聯以不能飛翔的翅膀和滿頭的白髮,比喻自己無法擺脫的現狀和歲月的無情;頸聯寫觀落葉和登高樓的動作;尾聯寫無邊無際的暮色,象徵了詩人內心的迷茫與無盡的愁苦。全詩情感深沉,意境闊遠,充滿了無奈、哀愁與迷茫之感。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