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寄常征君》作於公元766年(唐代宗大曆元年)晚春,當時杜甫55歲,居雲安(今四川雲陽)。這首七律的用韻方式是首句入韻仄起式。

《寄常征君》
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

杜甫,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

目錄

基本信息

作者;杜甫

作品名稱;寄常征君

創作年代;盛唐

作品出處;全唐詩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

《寄常征君》[1]

白水青山空復春,征君晚節傍風塵。

楚妃堂上色殊眾,海鶴階前鳴向人。

萬事糾紛猶絕粒,一官羈絆實藏身。

開州入夏知涼冷,不似雲安毒熱新。

作品注釋

⑴張遠注:漢魏以來,起隱士謂之徵君。另外,征君一詞見於《後漢書·韓康傳》:亭長以韓征君當至,方修道橋。

⑵空:猶徒然。

⑶傍:傍靠,投靠,例如"路難悠悠常傍人"(《九日》)。傍風塵,指常征君晚節不保,不再隱居,重新出仕。風塵,猶紅塵、世俗之處。

⑷殊眾:出眾。仇兆鰲注:楚妃,比朝貴之得寵。但是清朝陳廷敬另有說法:楚妃,猶言宋子、齊姜、燕姬、越女,喻仕途中名位相軋,炫才嫉妒者。

⑸傳說中丁令威在遼東成仙為鶴,因為遼東在海邊,所以稱為"海鶴"。這裡指代常征君。該典出自晉陶潛(陶淵明)《搜神後記》卷一: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於靈虛山,後化鶴歸過,集城門華表柱。階前,暗含階前趨走之意。《論語·鄉黨》中寫到"沒階,趨近,翼如也"。晚唐李商隱也有詩"一生無復沒階趨"(《任宏農尉獻州刺史乞假回京》)。鶴一向被認為具有仙風道骨,無所羈絆,是隱士高人的象徵,但在這裡卻"鳴向人",仿佛有所乞求。

⑹萬事糾紛,指公事繁忙。絕粒:絕糧,見《後漢書》:范丹為萊蕪長,遁居梁沛之間,所止單陋,有時絕粒,窮居自若。這句的意思是,工作很忙,但收入不高。

⑺羈絆,猶言束縛牽制。此句所寫即所謂"吏隱"。繼上四句對常征君表示惋惜後,五六句是對他的體諒。

⑻開州(今重慶開縣)是常征君任職之地。

詩詞格律

這首七律的用韻方式是首句入韻仄起式。其韻腳是:春塵人身新。韻部均為:上平十一真(平水韻)。

白水青山空復春,征君晚節傍風塵。

●●○○⊙●△,○○●●●○△。

楚妃堂上色殊眾,海鶴階前鳴向人。

⊙○⊙●●○●,●●○○○●△。

萬事糾紛猶絕粒,一官羈絆實藏身。

●●○○○●●,⊙○⊙●●○△。

開州入夏知涼冷,不似雲安毒熱新。

○○●●○○●,⊙●○○●●△。

(說明:○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作品評析

此詩當作於公元766年(唐代宗大曆元年)晚春,當時杜甫55歲,居雲安(今四川雲陽)。黃鶴曰:(常)征君去秋曾訪公雲安,今在開州,寄以此詩。

仇兆鰲《杜詩詳註》:首句言春,末句言云安,知是大曆元年春雲安作。其雲入夏,又雲熱新,乃當春而預道夏時也。此詩,傷征君之晚出。上四惜詞,五六解詞,七八慰詞。山水空度春光,以其晚節猶逐風塵也。楚妃,比朝貴之得寵。海鶴,比處士之依人。今事叢猶然乏食,知官卑但以藏身耳。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2]

杜甫生活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

在杜甫中年因其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他的詩清代三十六詩仙圖卷之杜甫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3]

盛唐偉大的詩聖杜甫是大家都喜愛的文學家,他的詩歌情感內斂、沉鬱頓挫,充滿了現實主義的藝術風格。他憂國憂民、悲天憫人,很多詩都留下了他的痛苦和沉思。比如「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就表現了作者濟世救民的使命感;「致君堯舜上,再使民風淳」也表現了他的聖人情懷。[4]

視頻

康震:詩聖杜甫(二) 杜甫為官之謎

千秋史話:詩聖杜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