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关庙镇
宿迁市关庙镇,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下辖镇,位于宿豫区中东部边陲,距市府23千米,处3县交界处,镇域面积82.5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关庙镇下辖3个居民社区和11个行政村、人口近4万,镇政府驻乔口社区。
关庙,相传在清朝初期,有和尚在此建关帝庙,因烧香敬神者甚多,逐渐成集,众称关老庙集,简称关庙。1957年,撤区并乡时,由大兴区的关庙、林河、振友、二元,来龙区的泰山、董墩等乡的一部分组成关庙乡。1966年,改称红旗人民公社。1983年,恢复乡村制,称关庙乡。2000年,称关庙镇。境内交通条件优越,有324省道横贯东西,来关线、兴张线途经境内。关庙镇先后被表彰为“市政法工作先进单位”、“市法治文化示范点”。
2017年,关庙镇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34.09万元,实现工业开票销售收人30240.56万元,实现工业入库税收610.79万元。 [1]
中文名: 关庙镇
外文名: Guanmiao Town
别 名: 关老庙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宿迁市宿豫区
地理位置: 宿豫区东部边陲
面 积: 82.50 km²
下辖地区: 3个居民社区、11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乔口社区
电话区号: 0527
邮政区码: 223844
气候条件: 暖温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3.78 万(2017年,户籍人口)
车牌代码: 苏N
目录
建置沿革
清代,属淮安桃源县。
民国时期,先后划归泗沭、泗阳等。
解放后,属泰山区。
1956年,为大兴区关庙乡。
1957年,撤区并乡时,由大兴区的关庙、林河、振友、二元,来龙区的泰山、董墩等乡的一部分组成关庙乡。
1958年,人民公社化,称关庙人民公社。
1966年,改称红旗人民公社。
1981年,复称关庙人民公社。
1983年,恢复乡村制,称关庙乡。
2000年,撤乡建镇,称关庙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2年,关庙公社辖关庙、崇河、卜庄、二元、董圩、王大庄、永平、仁和、泰山、董墩、长兴、孙陈、水汉、卓庄、林河、陆相、乔口17个大队。 1983年,大队改村。
2001年,村级行政区域调整,17个行政村居撤销整合为14个,合并率17.65%。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关庙镇下辖3个居民社区和1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乔口社区境内。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关庙镇位于宿豫区东部,北与来龙镇相邻,南与大兴镇接壤,西与新庄镇比邻,东与泗阳、沭阳两县交界,总面积82.50平方千米。
土壤
关庙镇土壤砂礓土居多。
气候
关庙镇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冬寒夏炎,四季分明。
水文
关庙镇境内主要河流是崇河。
人口
截至2017年末,关庙镇户籍人口3.7万。除一些少数民族外,均系汉族。
经济
综述
2017年,关庙镇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34.09万元,实现工业开票销售收人30240.56万元,实现工业入库税收610.79万元。
第一产业
关庙镇曾前地势低洼,土地贫瘠,十年九涝,民不聊生。新中国成立初期,袁王荡仍被人们称为“阎王荡”,意即遇涝绝收,断人生路。1955年,经地质专家实地考察,确认这里的土壤为砂礓土,与太湖流域的土壤结构相同,适宜种植水稻。于是全镇人民挖渠打堤,筑涵架桥,治理荡区。十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地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建了瓦房,添置了农业机械,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2015年,关庙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8.86亿元,全年粮食总产量1.42亿斤,生猪饲养量308万头,年出栏307.5万头,家禽饲养量943万羽。打造“沿路瓜果香、沿河鱼满仓、袁王荡里稻花香”的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格局。在这三大特色农业发展中,打造省级渔业精品园。渔业精品园位于砂礓河沿线,规划建设特种渔业展示区、高效标准养殖示范区、综合管理服务区、渔家特色体验区等六大功能区,园区已建设仓库及管理用房400平方米,硬化水泥路面0.8千米,铺设防渗渠1.2千米,改造供电线路0.8千米。在324省道北侧、水汉村境内建设火龙果生产基地,先期50亩8个大棚已经建设完成,届时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O2O营销模式。全年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4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80%。
第二产业
在工业发展上,关庙镇在2015年引进7个项目全面竣工,其中楚艺装饰、捷训机械设备、华顺构建项目、沐鑫汽车配件等4个项目已投产。总投资2.8亿元的正辉太阳能于12月底并网发电。电商企业欧路生物科技已入驻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并与农业电商龙头企业一亩田公司达成投资协议书。全镇新开工项目5个,竣工投产项目4个,签订合同项目8个,新增规上企业2个,竣工投产项目总投资额达5.2亿元。
交通运输
关庙镇距宿新高速15千米,宿沭一级公路和来关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5年,关庙镇有学校一所(宿豫区关庙中心学校),在校生近1400人,教职工180人。
环境治理
2015年,关庙镇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整治自然村庄173个,累计投资120万元,添置垃圾转运车3辆,安放垃圾桶4300个,出动劳力5300人次、机械320台次,配备保洁员120人,转运生活垃圾4350吨。
医疗卫生
截至2015年,关庙镇镇区有卫生院一所,村村都有卫生室。
社会保障
2015年,关庙镇实现全镇495户、1058人的全面脱贫。
历史文化
地名溯源
关庙,相传在清朝初期,有和尚在此建关帝庙,因烧香敬神者甚多,逐渐成集,世人称为:“关老庙集”,简称“关庙集”。
文物古迹
青莲岗文化层
1958年,考古工作者曾在这里发现了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在关庙镇政府北面1公里处发现了青莲岗文化层,厚度60米,面积6000平方米。这说明我们的先人5000年前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劳作。明朝中期,关庙乡为白鹿湖的一部分。清初,开六塘河、砂礓河,湖水宣泄,渐涸为田。关庙南半边的仓基湖,也因黄河泛滥沙淤成田。关庙镇东部的袁王荡(原为袁、王两姓的湖荡)与泗阳县穿城镇的奋墩荡、沭阳县刘集镇的西南荡连成一片。
传说
“古墓”和“神井”
关庙镇董圩村的“古墓”和“神井”的传说,千百年来代代相传,家喻户晓。史传唐朝大将薛仁贵路过这里,为饮马、炊事方便,在相距2公里处挖掘了两口深达二十几丈的砖井。一天薛宠爱的两名侍女,打水时落入两口井中,薛将二侍女合墓并葬。侍女墓在两口古井的中间。一年大旱,水源尽绝,唯独两口“神井”水溢地面,且水质甘甜,香气沁人。传说那个古墓年深日久,墓基反而变大,清光绪年间竟达10亩以上。民国前后,军阀混战,古墓屡经盗掘,现尚存土丘。至今,“神井”仍以“乳汁”哺育百姓。
荣誉称号
2019年12月,关庙镇入选“2016—2018年度江苏省文明乡镇”。
视频
宿迁市关庙镇水汉村我的农家田园实拍2019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