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大醬(林筱)
作品欣賞
家鄉的大醬
東北大醬是東北的特色醬種,大醬源於滿族,後來流傳到東北各地,深受東北人民的喜愛。
我的家鄉榆樹素有「糧豆之鄉」的美稱,用榆樹大豆製作的大醬,醬香濃郁,富含營養。現在榆樹農村大多數人家還製作大醬。我母親做的大醬非常香醇,看她做大醬的過程至今難忘。
製作大醬要先挑選優質黃豆,舊曆二月,洗淨黃豆,放入大鍋里加水烀熟。水要適量,水少了糊底,水多了烀好的豆子會稀,做大醬塊不易成形。母親製作大醬很有經驗,黃豆快烀熟了,母親掀起鍋蓋看看水量,把豆子上下翻動一遍,順便盛出一大碗黃豆,在裡面拌上鹽和蔥花遞給我們,又香又好吃。如果水少了,母親就加點開水進去,蓋上鍋蓋繼續燒火,直到把豆子烀爛,呈紅色,鍋里幾近無湯為止。
接着,將烀好的豆子用醬杵子搗碎成泥狀,我家沒有醬杵子,母親就用菜刀剁豆子,剁細剁碎了裝盆,在盆里用力按壓使之成塊,然後放在桌上輕摔做成長方形,不能用力摔,最好還得趁熱摔,否則容易開裂。母親做的醬塊大小均勻,平整光滑,緊實不開裂。
再然後,把做好的醬塊放在板上,隔幾小時翻動一次,放置一夜,待醬塊表面形成一層硬皮,就可以包起來了,裡面用白紙,外面用牛皮紙或報紙,再用細繩把醬包纏好,放到溫度適宜的地方,待其自然發酵。
一般醬塊要放兩個月左右,榆樹大多數人家都在舊曆四月二十八左右下醬。拿出醬塊,去掉包紙,會聞到刺鼻的氣味,看見表面的綠色黴菌。燒些熱水,把醬塊刷洗乾淨,再掰成幾塊,放在陽光下晾曬。
把曬好的大醬塊掰成小碎渣放入醬缸,再放鹽,一層醬渣一層鹽,豆和鹽的比例一般是10比6左右,之後倒入清水,水要適量。大醬好吃與否水質很重要,以前沒有自來水,吃的都是大井水,老家北崗上的井水好,清冽甘甜,下醬的日子,寧可多走幾里路去那裡挑水。大清早的井旁就排起了隊。
醬塊入缸後還需要發酵,下缸3天之後,每天要用醬耙來攪動大醬,俗稱「打醬缸」。醬耙在缸里一上一下,大醬泛起一圈一圈的醬花,醬中的雜質就浮在水面上,用勺子將其撇淨。打醬缸每次要20分鐘以上,連續要打1個月左右,這樣大醬才好吃。醬缸沿兒要用透氣不透灰的白布蒙上,在陽光下曬,下雨天一定要蓋好醬缸,防止雨水進入。以前都是用秫秸皮編的圓錐形醬帽子來蓋醬缸,後來才有了鐵的醬帽子。
發好的醬呈深紅色,飄散出濃郁的醬香味,就可以吃了,是一年四季常食的佐料。醬茄子、醬土豆、醬炒雞蛋……用醬製作的許多菜餚都非常好吃,我尤其喜歡母親醃製的醬缸鹹菜。那時,每到秋天,母親用一個紗布口袋,裡面裝上小辣椒、大辣椒塊兒、芹菜葉、香菜、小豆角、胡蘿蔔條,紮上嘴放入醬缸里。到了冬天就是餐桌上的美味,清脆可口,開胃下飯。
母親去世後,再也吃不到母親做的大醬了。但當年那種大醬香,卻永遠地留在了我的記憶里!
作者簡介
林筱,必讀社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