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客家朴粿

客家朴粿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粿是一种食物,采用米、麦以及其他杂粮所制成的副食品称为“粿”。

中文名粿类 别食品主要成分米、麦

目录

简介

采用米、麦以及其他杂粮所制成的副食品称为“粿”。建、潮汕、海陆丰、

台湾等地均有此称谓,而客家人则称之为“粄”。

粿的品种繁多,美味爽口,成为食文化的一个缩影。这些粿品的制作要求精细、调味多样、

烹调考究,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堪称色、香、味俱佳,深受人们的喜爱。

粿的真正精髓在千千万万普通人家里,而且融于节庆文化中。

广东地区

潮汕人对于凡是用米粉、面粉、薯粉等经过加工制成的食品,都称“粿”。比如萝卜糕,潮汕人叫

做“菜头粿”(潮语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系),年糕叫做“甜粿”,面包叫“面粿”松糕叫“松粿”。

而用米粉蒸成薄片切成条状的叫做“粿条”,用糯米粉加鼠曲草蒸成的叫鼠曲粿,红陶土小碗蒸成的米糕

加上菜脯粒就是咸香的咸水粿了。所以潮语的所谓粿,实际就是别处所称的糕,

但包括的范围又不单纯是“糕”。粿在潮汕地区发展为一种色、香、味俱全的小食。

炒粿 潮式粿品中还有一种蒸成半寸厚,切成三角形的“炒粿”,把它炒熟后,加上甜酱油,花生末等配料即成美味的小食。

鱼丸粿条 即广府人所说的“鱼蛋汤河粉”。把粿条放进滚汤的鱼丸汤中泡了一会捞起,

加上葱花、猪油、肉片、[鱼帝]脯、鱼丸及汤汁即成。

粿汁 潮汕晨早还有一种早点,叫做“粿汁”的,它是用“炒粿”所用的那种“米粿”,切成条状加

水煮至成酱状才进食的。这种粿汁有米的香味,吃时往往以卤汁、卤肉作菜,也有人用卤豆干等

粿汁只有晨早可以食到。清早起来,不大想吃其他东西,这时粿汁一碗,卤肉一块,油炸豆干三四角,便是经济而美味的早点了。

香港一些餐室的所谓“贵刁”,实质是潮语“粿条”的译音。在南洋做粿条生意的,都是华侨,

它的制法基本与福建、潮州的相同,不过多加上些咖喱粉而已。这种小食,大概也为当地人士所喜爱,

所以粿条也为当地人所熟识。有的还郑重其事加上“秘制”、“马来食品”等等字楼,

却实在却算不了什么“秘”。而所谓马来食品,不外是潮州粿条的马来化罢了。

在潮汕或海外的潮籍食物馆中,粿条多以炒和“泡”出现于席上。普通炒粿条是先将油锅烧热,

放入粿条猛火炒之,再放入肉丝、虾仁等配料同炒上盘的。但也有把粿条垫底,再加上配料与汤的。

沙茶炒粿条则是在配料上再加沙茶酱。炒粿的功夫全在油𦛨(油𦛨:潮州话意为液体脂肪和固体脂肪,

油是液体的,𦛨是固体的)以及火候。油𦛨足、火候够,则香浓可口。

潮汕地区 粿,米食也。它在潮汕地区出现有一定的渊源。早先,潮汕先民从中原南迁到潮汕,按祖籍的习惯,

祭祖要用面食当果品。南方不产麦子,只能用大米来做果品。这就是“粿”的来历。这简单的米食,

在潮汕人手里,成了主食米饭之外五花八门的东西。如甜粿、鼠曲粿、朴籽粿、红桃粿等等。

还有些并非米制品,潮人也称之为“粿”。如草粿、无米粿之类。潮汕地区的粿品品种如此繁多,

按味道的不同有甜粿和咸粿之分,有因配料或包馅的不同,有菜头粿、芋粿、菜粿、栀粿、猪𦛨粿、

朴籽粿、鼠曲粿、豆粿、笋粿等等,还有以发酵为制作方法的酵粿。

制作过程

不同种类的粿可以包不同的馅,不同的馅有各自不同的特色,但其做法是差不多的。

(一)做馅(这里以用糯米饭做成的馅为例):将糯米用高压锅焖煮(用高压锅能确保糯米的甜味);

用油跟葱蒜爆炒,然后加入猪肉、香菇,当炒得快熟的时候再加入虾米;将煮熟的糯米饭倒进去一起

再搅拌几分钟,这样便完成了。(二)做粿皮:准备适量的面粉放在一个盆子里,然后倒入热水,

一边倒,一边用筷子去搅拌,水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要根据面粉的量而定。接着便用手来揉面粉,

刚刚开始的时候会有点烫,得慢慢来,等到面粉温度适中的时候才用力将面粉揉成团。(三)包馅:

首先揉出一小团面粉,然后将其揉成一个类似于碗的形状,接着加入适量的糯米饭,最后将糯米饭给包裹起来。

做好之后便用一个做粿专用的模型来印粿,将粿放在模型上,不断挤压,而挤压也是有讲究的。

将粿由中间慢慢地挤压到模型边缘,然后一个粿便印了出来。(四)蒸粿:用一个圆形的支架,

然后要放上一块布刚刚盖住支架(防止粿黏在支架上),

将粿由外往里一个一个放在支架上,接着便可以放进锅里蒸了。[1]

参考资料

  1. 客家朴粿,搜狗, 2020-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