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定安古城,雖然遭受五百年來的風雨侵蝕及戰火破壞,然而經歷代多次修葺,仍然是海南保存較完好的城池,城門洞內仍保存有當年固定門軸的門臼和門閂的洞,古城古道風貌依存。可是後來,隨着城市建設的發展,已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城牆竟然迅速被拆除三分之二之多,古城僅存西門、北門,北城樓也改建為定安縣糧食局大樓,城牆則僅存西北、西南千米長的兩段。

如今,雖然幽深的北門洞依然黑石拱壁,可是磨光的石板路不再整潔烏亮。這座歷經了五百年歷史的老城區終於讓位於蓬勃發展的新區,結束了它當年商賈熙攘穿行、貨船舶渡往來的繁華,日漸趨於平寂。承載了悠久歲月的老城牆已靜臥殘喘,目睹了興衰歷史的古城門已風光不在,展現眼前的是搖搖欲墜,佝僂殘疾的淒涼景象。任其下去,完整的古城池也將僅剩殘跡。如果不妥善地保護起來,必將是人類文明的悲哀!

從定安北城門出來順着古石板道走不遠就是海南母親河南渡江,這裡是古代定安城對外主要交通要道之一,當年忙碌的碼頭早已不見蹤跡,清澈的江水依舊,而往日的繁華與喧囂已隨着歲月的流逝而消失的歷史的風塵中一去不返。

2019年10月7日,定安故城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稱: 定安古城

外文名稱: gucheng

地理位置: 海南省定安縣

氣候類型: 亞熱季風

占地面積: 2.5千平方米

開放時間: 無

門票價格: 60-80

目錄

簡介

明清時期的定安古城,始建於明成化二年(1466年),曾經繁華熱鬧一時,是定安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素有「小蘇州「之稱。現存西門、北門,城牆則存西北、西南二段,約長1000米,遺存眾多文物古蹟,解元坊、亞元坊、清潭亭、見龍塔、縣官衙、文廟、明照閣、百年老街騎樓等歷史遺蹟,2008年,定城鎮被評為全國歷史文化名鎮。

據《定安縣誌》記載,古城籌建於明成化二年(1466年)成化八年(1472年)開工,成化十四年(1478年)建成。城周圍593丈,高1丈4尺。垛堞1192個。最初僅開東、西、南門,各門均建城樓其上。城外挖有壕塹,北城阻江,東、西、南挖壕溝360餘丈,深1丈,闊1丈5尺。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副使胡永成命知縣徐希朱創開北門,但後因常有寇亂,北門被封閉。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知縣董興祚答應士民議請,重新開北門,並捐資修建北門城樓。

古城歷經五百多年,其間曾經多次修理。解放後擴建縣建城,定安古城被拆除三分之二,古城現存西門,北門。西門高2.4米,寬2.95米,進深9米,城門上方有「西門」石匾額,舊城樓尚存。北門高3米、寬2.8米,進深25.3米,城樓改建為定安縣糧食局大樓。古城城牆則僅存西北、西南二段,約長1000餘米,為玄武大青石條疊砌築成。這是海南現存唯一較完好的縣治城垣。

2019年10月7日,定安故城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視頻

看視頻游-海南定安古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