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塘镇
官塘镇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东南部,南面与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接壤,面积31.09平方千米,辖15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人口31512人(2017年)。拥有旅居国外侨胞2万多人,是著名侨乡。
200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7亿元。其中外贸出口1230万美元,工商税收1868.9万元。全镇共落实粮食种植面积18311亩,各类水果种植面积近5000亩,水果总产量3484吨。“三高”农业发展迅猛,并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官塘镇已形成三大生产基地:台湾珍珠番石榴生产基地,种植面积1500亩,年产量约4000吨;泰国大杨桃生产基地,面积1200亩,年产量约3000吨;冬种豌豆生产基地,面积2000亩,年产量约1000吨。此外,还推广一大批名、优、稀水果和蔬菜品种,如水晶番石榴、珍珠番石榴、东升南瓜、释迦林檎、青枣、泰国杨桃等,呈现出规模效益。牛蛙养殖也有相当规模。汕汾高速公路潮州出入口位于官塘工业小区,汕汾高速潮州支线横穿工业小区,规划中的潮揭高速公路也将贯穿境内。镇、村道路基本实现水泥路面化,通信事业迅猛发展,全镇程控电话总装机容量7000门,电话用户达6000户,电话普及率75%,110千伏变电站。
2013年6月2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广东省调整潮州市部分行政区划,将原潮安县的官塘镇划归湘桥区管辖。[1]
中文名: 官塘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
地理位置: 广东粤东潮汕地区
面 积: 31.09 km²
政府驻地: 官塘镇区
电话区号: 0768
邮政区码: 515633
气候条件: 潮湿
人口数量: 31512人(2017年)
著名景点: 鹤塘公园
机 场: 揭阳潮汕国际机场
火车站: 潮汕高铁站
车牌代码: 粤U
方 言: 潮州话
目录
镇情简介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汕汾高速公路潮州出入口位于官塘工业小区,汕汾高速潮州支线横穿工业小区,规划中的潮揭高速公路也将贯穿境内。镇、村道路基本实现水泥路面化,且形成了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通信事业迅猛发展,全镇程控电话总装机容量7000门,电话用户达5400户,电话普及率75%,建成移动通信基站,110千伏变电站。
工业小区建设步伐加快。创办于1993年的潮安县官塘镇工业区位于汕汾高速公路潮州支线官塘镇路段两侧,占地3000亩,设有5个功能区:A区为矿产、陶瓷、皮塑、不锈钢生产区;B区为农产品加工区;C区为生活服务区;D区为纸品包装区;E区为旅游度假区。已有30多家企业到工业小区落户,投资总额5亿多元,主要产品有矿产、陶瓷、塑胶、纸业、食品等。
由于投资环境的改善,企业增资扩产,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档次,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翔鹭钨业有限公司是省民营高科技企业,其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翔鹭钨业有限公司和顺泰食品有限公司的产品质量已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官塘工业区还将在此基础上创办一个面积达2000亩的市民营科技园区。
社会事业: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开展以“美在乡村”为主题的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被市、县评为文明村镇和创建文明先进单位,全镇有中学1所,小学9所,农产品集贸市场3个,镇级中心医院1所,卫生站27所,文化站1所,广播电视站1所。农村群众文体活动日益丰富,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进一步提高,全镇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地理交通:官塘,位于潮州市区东南隅十公里处,南面与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接壤,地形南北长而东西窄,象一只香蕉,北部山峦绵延,南部平原。官塘山明水秀,气候适宜,但多山地,自古交通不便。古时只有北溪水运。当地民谚云:秋溪路,巷头渡,还胜过婆姐岭路。婆岭路,过往行人,都应爬越由山石砌成,上下两面三百多级,长约半公里的陡坡曲径攀登过婆岭山麓。农民肩担农产品上城出卖,都操此路,下店市也走羊肠小道,遇上雨季内涝积水,往店市之路被水所淹,只得改乘渡船才能上店市,水运交通1940年以前从北溪上潮城,下樟林、东陇都以它为交通要道。巷头渡,新埠渡口成为官塘客运的装卸站,据解放前统计,官塘各村村民,合计有木船170多只,五肚船(约5吨位)5只,其中有一半载运商品货物。解放初,元房村民陈桂芝,还置电船一艘于北溪行驶,那时北溪的水上交通,对官塘的贡献很大,可是1950年以来,北溪河床日高,水运交通不便。
1942年日寇侵占潮城时,日寇出于军事上的需要,从潮城修筑公路经仙田、岗湖、官塘到苏寨新埠,又从官塘修公路通往店市,1945年日军投降后,官塘有权势人物李振智、陈英京等人,利用这条公路(北至潮城,南至苏寨新埠渡口,然后过此渡通往东陇),组织安东公路永乐汽车行车公司。当时的董事长许世芳、副董事长郭子弼,经理李振智,副经理问之(贤裕),司机陈桂芝等。经营约自1946年至1947年。1942年至1943年间,潮城沦陷,港口、新埠两渡口,曾是食盐、生活物资运往大浦、丰顺一带的转运站,路线是官塘、归湖、榴隍、大浦。
1949年冬,官塘解放,原安东公路没有管养,路面泥土流失,加之两旁路面被人占为耕地,路面狭窄,车辆不通。交通水陆两不便,故官塘被人戏称为独脚官塘(即上潮城原有安黄公路,安澄路,但因安澄路婆姐岭段不通,只能走安黄路,故称独脚)。
1976年原铁铺拆为铁铺、官塘两公社后,官塘人民,在当地党政的领导下,为了发展家乡经济,帮大力发展交通。原巷头渡于1955年冬改建水桥,为了建桥的需要,同时于腾福铺修了一段2.5公里长的简便公路连接安黄公路,运载建桥物资,后木桥被洪水冲垮,又经两次重修,成为水泥结构大桥。1958年又从象山村修一段至腾福铺庵头的公路。
1977年于新社址螺地山修了约长1.5公里的乡道,通往巷头桥,连接安黄路,西接安澄线,同时修好螺地山新市场路段,为使交通进一步发展,1985年,新市场路面填高、扩宽。
安澄线婆姐岭路段,经当地党政的努力,经汕头地区交通局同意,决定降坡,工程于1979年开工,1982年竣工,降坡38米,至此时,安澄公路才能通车。
1979年,为了乡道畅通,又从苏寨至三弈开辟乡道约3.5公里。
1986年重修官塘石湖村至苏寨的乡道路段2.5公里,把原来不平的路面填平、加高、加宽。(原路面宽5米,加至7米)。
1987年6月,重修巷头桥至象山面前桥路段,长约1公里,工程投资3万元。
2021年,官塘的交通已经非常便利了,汕汾高速公路潮州出入口位于官塘工业小区,汕汾高速潮州支线横穿工业小区,规划中的潮揭高速公路也将贯穿境内。镇、村道路基本实现水泥路面化,且形成了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随着交通的不断发展,官塘的经济也日益活跃起来。
地名溯源:走出了潮州古城东门,越过湘子桥,折往东南,巍巍的明代建筑物凤凰塔骤现眼前,宝塔之下,韩江又在这里分流,北溪源于此处,蜿蜒伸向东南出海。沿塔边公路(安澄线)走十公里,忽为七峰屏列挡住去路。至此,行人需吃力登山,当你汗流颊背登上婆岭顶稍事休息时,就会为眼前景色所陶醉,顿使人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触。纵目南望,别有一番清新景象:苍苍屏山,幽风徐拂,山花芬香沁人心脾,泱泱北溪象一条圣洁的玉带镶嵌在锦秀的大地上。田野碧绿苍翠,一望无际,其间村落星棋罗布,北溪之滨有一形似覆釜之大村庄,就是具有千年以上历史的官塘村。
官塘古称鹤塘,在1888年修的《海阳县志·舆地》载:“秋溪都鹤塘(乡)内有巷头、巷内、元房、下巷、湖阳等名,距(潮州)城二十二里”。这个村落的名称几经变易:古称“鹳塘”,鹳,水鸟也,身似鹤,鹳有二种:黑者似鹄,白者巢树,传说鹳生三子为一鹤,故后来地名沿化而称鹤塘,又因自宋代属海阳县属怀德乡秋溪都,故又曾冠以秋字在前称秋塘,宣统二年(1910年)以后,改称官塘。
由历史名称来看,我们可追忆古代官塘之地形地貌特点,鹳也好,鹤也好,均属近水生存禽类,必栖于江畔湖滨;塘,应是池沼洼泽之地,顾名思义,并根据地貌形象,一千多年以前,官塘这个似釜山小丘前面,皆是一片茫茫汪洋,鹤鹭群集栖息之地了。
文化名人
现代哲学家、教育家陈唯实
著名摄影家陈复礼
作家陈崇正
各村简介
石湖村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官塘镇的石湖村,东南与澄海区隆都镇接壤。石湖,昔名湖阳,后概括村中“石门巷”、“湖兜”两处地名而成石湖。村民大部分系宋代海阳县令陈坦暨其弟陈增一之后裔。村中以陈为主姓氏,兼有吴李等姓。
奕庵村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官塘镇的奕庵村,东南与澄海区隆都镇接壤,属官塘镇,人口800多人,明初谢氏创村,明中叶肖【萧】氏从澄海樟山村迁来定居,繁衍成主姓,因古时村北山上有庵堂一座,村建于山下,故名。聚落呈块状分布,建筑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有耕地215亩,山地50亩,以农为主,种植泰国杨桃、火龙果、水稻、番石榴。村民多从事建筑行业,被称为“灰工之乡”。也多部分村民从事“旅游”行业,从商于泰国,近年高楼叠起,祖祠一座,老人活动室一间,标准公厕多间,全村路面全部为水泥路,村民用电灯照明,自来水,有镇道慧如路经过。
自然条件
官塘镇处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在东北信风带的南缘。汕头市地处亚欧大陆的东南端、太平洋西岸,濒临南海。冬季常吹偏北风,夏季常吹偏南风或东南风,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
视频
潮州官塘镇发生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