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朗乡
宗朗乡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叶城县,位于叶城县境中部,乡政府驻地在县城东南50公里处。乡辖区南北长14.25公里、东西宽8公里,面积72.75平方公里。乡境东临洛克乡,南和西接乌夏巴什镇,北与伯西热克乡、铁提乡毗连。[1]
中文名称: 宗朗乡
别 名: 宗朗
行政区类别: 乡
所属地区: 新疆喀什地区
政府驻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叶城县
电话区号: 0998
邮政区码: 844999
面 积: 72.75平方公里
人 口: 8027人(2017年)
车牌代码: 新R
目录
地理气候
乡境处于中部中山地带的乌夏巴什-宗朗山间盆地,海拔1700-1900米。大片的砾石戈壁包围着乌鲁克乌斯塘河两岸的绿洲,土层较薄。气温较平原低,年平均气温10.8 oC,1月平均气温-6.4 oC,7月平均气温22.7 oC,年≥10 oC的积温3760 oC。
行政区划
宗朗乡辖6个村,分别是:艾山亚村、阿亚格宗朗村、巴什宗朗村、阿依坎特村、阿亚格康萨依村、巴什康萨依村。共31个村民小组,有居民1272户,8027人(2017年)。
经济概况
全乡总耕地面积为22000亩,现有耕地17836亩,人均占有耕地3.1亩。主产小麦和玉米,2005年全乡小麦总面积为6500亩,总产量258.7万公斤,亩产398公斤,总产值302.211万元,人均收入592.9元;正播玉米面积为4000亩,亩产达850公斤,总产量297.5万公斤,总产值252.875万元,人均收入497元;复播玉米面积为3000亩。全乡有牲畜15489头(只),适龄牲畜14525头(只),其中适龄牛1235头,适龄羊13290只。全乡共有家禽79090只,其中鸡、鸭61933只,鸽子17157只;其他牲畜510只。黄牛冷配400余头。林果业面积为12000亩,现有杏树37万株,人均占有70株,挂果杏树12.1万株。
国民经济
2005年,全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439.72万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913.47万元;畜牧业总产值333.40万元;林果业总产值131.49万元;二、三产业及劳务输出总产值61.36万元。农牧民人均收入实现1720元。
十一五经济发展目标:到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达5756万元,人均收入较2005年翻两番,达到6880元。其中种植业人均收入达到158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23%;畜牧业人均收入达到100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14.5%;林果业人均收入达到350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51%;二、三产业及劳务输出人均收入达到80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11.5%;壮大集体经济方面,乡集体收入达到40万元,6个村集体收入达到60万元。
文化教育
全乡有现有村级文化室4个,1个乡级文化站开工建设;中学1个、12个班,小学4个、35个班,教学点2个,在职教师为57名,其中中学23名,小学34名,中学生483人,小学生956人,共有1439人,入学率达100%,学生团员为162人。
卫生建设
全乡有乡级卫生院1个,在职职工9人,其中临时工1人;村级卫生室6个;目前,全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牧民群众人数达到432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88%。
特色产业
扎实推进“人均1亩千元田,人均1亩丰产园,全年出栏1万头(只)牲畜,户均100只家禽,户均有1人劳务输出和从事二、三产业”的“五个一”工程。
种植产业
着眼于路、林、渠配套规范的“好条田”建设,加大农田基本建设力度,加大科技和水肥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积极推广小麦、玉米、洋芋、黄豆、黄萝卜等“多熟制”套种技术,把正播、套播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一年多熟,让正播玉米逐步退出,以洋芋、瓜菜和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作物逐步替代;依托该乡资源,充分发挥制种基地优势,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扩大玉米制种面积;突出特色种植,改良瓜子、洋芋等作物的品种,大力发展瓜子、洋芋等经济作物。
畜牧养殖
围绕实现全年出栏1万头(只)牲畜,户均100只家禽的目标,以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理念,实现畜牧业养殖科学化、规模化和效益化。通过“以小换大”滚动式发展的方式,扩大大畜养殖规模,扶持一批养殖专业村和专业户;大力发展以鸡、鸭、鹅、鸽子等为重点的短、平、快的家禽养殖业,走小群体、千家万户增总量的发展路子,严格落实“五强制、两强化”的综合防疫措施。实施“3631”工程,2010年底实现牲畜存栏总数达到3万头(只),人均存栏6头(只),人均年出栏3头(只),户均年出售100只家禽,全乡牲畜良种化程度达到70%以上。
林果产业
全面实施“6131”工程,即打造6000亩丰产园,人均1亩丰产园,培养31名林果业专业技术员,1000名农民技术员。紧紧围绕“管理规范化、品质标准化、产品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的“四化”精品林果业,打造6000亩丰产园,按照人均1亩丰产园的要求,以增效增收为核心,以强化管理为关键,以全面落实拾遗补植、水肥投入、病虫防治、树型培养、嫁接改造等各项措施为载体,建立乡、村、组三级责任制,实行挂牌管理,明确责任人,跟踪服务,强化科技管护,认真落实“三日”(即:浇水日、追肥日和修剪日)和“六定”(即:定乡领导干部、定乡一般干部、定村干部、定技术员、定农户、定地、),突出抓好精品示范园建设,促使林果业尽快成为该乡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劳务输出
着力打造“四个基地”,即杏子、瓜子、洋芋生产基地和畜禽养殖基地。建立健全“四个协会”,即杏子销售协会、瓜子销售协会、洋芋销售协会和畜禽销售协会,通过“支部加协会”的形式,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农民协会的经济优势。抓好“6611”工程,培养6名从事瓜子销售的经纪人、6名从事洋芋销售的经纪人、10名从事杏产品销售的经纪人和10名从事牛羊销售的经纪人。形成“一人种地九人卖,销售市场在区外”的局面,确保农产品销得出、价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