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對楚王問
宋玉對楚王問 |
作品名稱:宋玉對楚王問 創作年代:春秋戰國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宋玉 |
宋玉對楚王問是宋國公族後裔 ,楚國文人宋玉的作品之一。
宋玉(約公元前298年-約公元前222年),又名子淵,戰國時期鄢(今湖北宜城)人,宋國公族後裔 ,楚國文人,中國古代四大美男之一,與唐勒、景差齊名。
代表作有《九辯》《風賦》《高唐賦》《登徒子好色賦》《神女賦》等。[1]
宋玉崇尚老莊,曾事楚頃襄王。好辭賦,為屈原之後辭賦家,所作辭賦甚多。所謂「下里巴人」、「陽春白雪」、「曲高和寡」、「宋玉東牆」的典故皆他而來。
目錄
正文
楚襄王問於宋玉曰:「先生其有遺行與?何士民眾庶不譽之甚也!」
宋玉對曰:「唯,然,有之!願大王寬其罪,使得畢其辭。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有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故鳥有鳳而魚有鯤。鳳皇上擊九千里,絕雲霓,負蒼天,足亂浮雲,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籬之鷃,豈能與之料天地之高哉?鯤魚朝發崑崙之墟,暴鬐於碣石,暮宿於孟諸。夫尺澤之鯢,豈能與之量江海之大哉?故非獨鳥有鳳而魚有鯤,士亦有之。夫聖人瑰意琦行,超然獨處,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為哉?」[2]
譯文
譯文一 楚襄王問宋玉說:「先生也許有不檢點的行為吧?為什麼士人百姓都那麼不稱讚你呢?」
宋玉回答說:「是的,是這樣,有這種情況。希望大王寬恕我的罪過,允許我把話說完。」 「有個人在都城裡唱歌,起初他唱《下里》、《巴人》,都城裡跟着他唱的有幾千人;後來唱《陽阿》、《薤露》,都城裡跟着他唱的有幾百人;等到唱《陽春》、《白雪》的時候,都城裡跟着他唱的不過幾十人;最後引其聲而為商音,壓低其聲而為羽音,夾雜運用流動的徵聲時,都城裡跟着他應和的不過幾個人罷了。這樣看來,歌曲越是高雅,和唱的人也就越少。 「所以鳥類中有鳳凰,魚類中有鯤魚。鳳凰展翅上飛九千里,穿越雲霓,背負着蒼天,兩隻腳攪亂浮雲,翱翔在那極高遠的天上;那跳躍在籬笆下面的小鷃雀,豈能和它一樣了解天地的高大!鯤魚早上從崑崙山腳下出發,中午在渤海邊的碣石山上曬脊背,夜晚在孟諸過夜;那一尺來深水塘里的小鯢魚,豈能和它一樣測知江海的廣闊! 「所以不光是鳥類中有鳳凰,魚類中有鯤魚,士人之中也有傑出人才。聖人的偉大志向和美好的操行,超出常人而獨自存在,一般的人又怎能知道我的所作所為呢?」
譯文二 楚襄王向宋玉問道:「先生難道有什麼不好的行為嗎?為什麼廣大士民都說您不好呢?」 宋玉回答說:「是的,不錯,有這麼回事。但希望您能寬恕我的過失,讓我把話說完。」 「有一位在郢都唱歌的客人,開始他唱《下里》、《巴人》,都城裡聚集起來跟着唱的有數千人,接着他唱《陽阿》、《薤露》,都城裡聚集起來跟着唱的有數百人,後來他唱《陽春》,《白雪》,都城裡聚集起來跟着唱的不過幾十人,最後他時而用商音高歌,時而以羽聲細吟,其間雜以宛轉流利的徵音,這時都城裡聚攏來跟着唱的不過數人而已。這說明他唱的歌越是高深,能跟着和唱的就越少。」[3]
宋玉生平
關於宋玉的生平,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載:"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記述極為簡略。《韓詩外傳》有"宋玉因其友而見楚相"之言。劉向《新序》則作"宋玉因其友以見楚襄王","事楚襄王而不見察",同時又有"楚威王(襄王的祖父)問於宋玉"的話。王逸在《楚辭章句》中則說他是屈原的弟子。晉代習鑿齒《襄陽耆舊傳》又說:"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總之,關於宋玉的生平,眾說紛紜,至難分曉。大體上說,宋玉當生在屈原之後,且出身寒微,在仕途上頗不得志。
關於宋玉師承,普遍認為他師承屈原。但也有學者認為王逸晚於屈原200年後才說宋玉是屈原弟子是沒有依據的,是其把「祖(承襲、效法)屈原」理解為「師從屈原」了。
最早據《漢書·藝文志》載,有16篇。現今相傳為他所作的,《九辯》、《招魂》兩篇,見於王逸《楚辭章句》;《風賦》、《高唐賦》、《神女賦》、《登徒子好色賦》、《對楚王問》 5篇,見於蕭統《文選》;《笛賦》、《大言賦》、《小言賦》、《諷賦》、《釣賦》、《舞賦》 6篇,見於章樵《古文苑》;《高唐對》、《微詠賦》、《郢中對》 3篇,見於明代劉節《廣文選》。但這些作品,真偽相雜,可信而無異議的只有《九辯》一篇。《招魂》頗多爭議,一般認為是屈原所作。
其他如《高唐賦》、《神女賦》、《登徒子好色賦》、《風賦》等篇,也有人認為不是宋玉所作,不過它們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還是相當重要的。
宋玉的成就雖然難與屈原相比,但他是屈原詩歌藝術的直接繼承者。在他的作品中,物象的描繪趨於細膩工致,抒情與寫景結合得自然貼切, 在楚辭與漢賦之間,起着承前啟後的作用。後人多以屈宋並稱,可見宋玉在文學史上的地位。[4]
參考資料
- ↑ 宋玉(中國古代十大美男之一) 歷史記網
- ↑ 宋玉的詩詞全集 宋玉對楚王問 國學薈網
- ↑ 宋玉的詩詞全集 宋玉對楚王問 國學薈網
- ↑ 宋玉簡介 國學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