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宋史·王溥傳出自《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錄於《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後主持修撰。《宋史》卷帙浩繁,共兩千多人的列傳,比《舊唐書》列傳多出一倍,《周三臣傳》將韓通、李筠、李重進同列,橫跨五代至宋初,彌補過去新舊五代史之不足。[1]

目錄

原文

王溥字齊物,并州祁人。漢乾祜中舉進士甲科,為秘書郎。時李宗貞據河中,周祖將兵討之,辟溥為從事。河中平,得賊中文書,多朝貴及藩鎮相交結語。周祖籍其名,將按之。溥諫曰:「魑魅之形,伺夜而出,日月既照,氛沴自消。願一切焚之,以安反側。」周祖從之。師還,遷太常丞。周祖疾革,召學士草制,以溥為中書侍郎、平章事。宣制畢,周祖曰:「吾無憂矣。」即日崩。世宗將親征澤,馮道力止,溥獨贊成之,凱還加兼禮部尚書監修國史世宗嘗從容問溥曰漢相李崧以蠟書與契丹猶有記其詞者信有之耶溥曰:「崧為大臣,設有此謀,肯輕示外人?蓋蘇逢吉誣之耳。」

世宗始悟,詔贈其官。世宗將討秦、鳳,求帥於溥,溥薦向拱。事平,世宗因宴酌酒賜薄曰:「為吾擇帥成邊功者,卿也。」從平壽春,制加階爵。顯德四年,丁外艱。起復,表四上,乞終喪。世宗大怒,宰相范質奏解之,溥懼入謝。六年夏,命參知樞密院事。恭帝嗣位,表請修《世宗實錄》,從之。宋初,罷參知樞密院。乾德二年,罷為太子太保。太祖因見溥,謂左右曰:「溥舊相,當寵異之。」五年,丁內艱。服闋,加太子太傅。開寶二年,遷太子太師。中謝日,太祖顧左右曰:「溥十年作相,三遷一品,福履之盛,近世未見其比。」太平興國初,封祁國公。七年八月,卒,年六十一。輟朝二日,贈侍中,諡文獻。溥性寬厚,美風度,好汲引後進,其所薦至顯位者甚眾。 溥好學,手不釋卷。嘗集蘇冕《會要》及崔鉉《續會要》,補其闕漏,為百卷,曰《唐會要》。 (選自《宋史·王溥傳》,有刪改) [注]周祖:後周太祖

譯文

王溥字齊物,宋初并州祁人。後漢大祖乾枯年間考中進士甲科,任秘書郎。當時李宗貞占據河中,周大祖帶領部隊討伐他們,任命王溥為從事。河中平定後,得到叛賊的文書,裡面有很多朝中大臣、藩鎮互相勾結的話。周太祖記下他們的名字,準備查辦他們。王溥諫阻說:「鬼怪這些東西,趁夜晚出來,但日月光輝照耀後,毒氛災氣就自動消失。請把這些東西都燒掉,來安定內心不安分的人。」周太祖照辦。部隊回師,(王溥)升任太常丞。周太祖病重,召學士擬旨,任命王溥為中書侍郎、平章事。宣詔後,周太祖說:「我沒有憂慮了。」當日去世。周世宗準備親自征討澤、潞兩地,馮道極力諫阻,只有王溥贊成。部隊勝利還師,加任王溥為禮部尚書,監修國史。周世宗曾經隨口問王溥:「後漢丞相李崧用蠟封書信送給契丹,有人還記得書信言辭,確實有這件事嗎?」

王溥說:「李崧是大臣,如果有這事,怎麼肯輕易讓外人知道?這是蘇逢吉誣衊他罷了。」周世宗才醒悟,詔令追贈李崧官職。周世宗打算討伐秦、鳳兩地,向王溥求統帥,王溥推薦向拱。戰事平息後,周世宗在宴席上酌酒賜給王溥說:「替我選擇統帥成就邊疆功業的人,是你啊。」王溥跟從皇帝平定壽春,皇帝詔令給他加階晉爵。顯德四年,遭父喪。守喪未滿三年被朝廷重新起用,四次上表,請求守滿喪期。周世宗大怒,宰相范質上奏解救他,王溥害怕,入朝謝罪。顯德六年夏天,任命他為參知樞密院事。恭帝繼承帝位,王溥上表請求編寫《世宗實錄》,詔令批准。

北宋初年,罷去參知樞密院職位。乾德二年,罷去他原來的職位任大子大保。宋大祖因為看見王溥,對身邊的人說:「王博是以往的丞相,應當超常寵幸他。」乾德五年,遭遇母親去世。守喪期滿,加官爵任太子太傅。開寶二年,升為太子太師。王溥受職入朝謝恩的時候,宋太祖對身邊的人說:「王溥任丞相十年,三次遷升一品,官福之盛,近世沒有可與他比擬的人。」太平興國初年,封為祁國公。太平興國七年八月,去世,終年六十一歲。朝廷停朝兩天,贈侍中,謐號為文獻。王溥稟性寬厚,風度優美,喜歡提拔後生,被他推薦的升到官位顯達的人很多。王溥好學,手不釋卷。曾經收集蘇冕的《會要》和崔鉉的《續會要》,補上它們的缺失和遺漏,編為百卷本,稱為《唐會要》。[2]

作者簡介

蔑里乞・脫脫

脫脫(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亦作脫脫帖木兒,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兒乞人。至正三年(1343年),脫脫主編《遼史》、《宋史》、《金史》,任都總裁官。[3]

阿爾拉·阿魯圖

(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蒙古阿兒剌部人。元朝末期重臣,繼脫脫之後,主持了纂修遼、金、宋三史,頒《至正條格》等工作,特別是三史中的《宋史》部分,是由阿爾拉·阿魯圖主持的。阿爾拉·阿魯圖主持《宋史》的修撰,在時間上是相當倉促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許多問題和缺陷,儘管如此,《宋史》仍為極其重要的史書,為二十四史之一,仍然發揮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這一方面,阿爾拉·阿魯圖功不可沒[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