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劉謙傳
宋史·劉謙傳出自《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錄於《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後主持修撰。《宋史》卷帙浩繁,共兩千多人的列傳,比《舊唐書》列傳多出一倍,《周三臣傳》將韓通、李筠、李重進同列,橫跨五代至宋初,彌補過去新舊五代史之不足。[1]
目錄
原文
劉謙,博州堂邑人。曾祖直,以純厚聞於鄉黨,里有盜其衣者,置不問。州將廉知,俾人故竊其衣,亦不訴理,即召詰前盜衣者,俾還之。直紿云:「衣乃自以遺少年,非竊也。」州將義之,賜以金帛,不受而去。父仁罕,輕俠自任。五代末,寇盜充斥,仁罕率眾斷澶州浮橋以潰賊,因誘獲數十人,出芻粟給官軍。補內黃鎮將。嘗因事至酒家.遇群寇暴集,以計悉梟其首。
謙少感概,不拘小節。初詣嶺表省父,仁罕資以金帛,令北歸行商。還堂邑舊墅,嘗為鄉里惡少所辱,謙不勝怒,毆殺之。亡命京師,遂應募從軍。補衛士,稍遷內殿直都知。至道初,真宗升儲邸。增補宮衛,太宗御坐,親選諸校,授謙東宮親衛都知.賜袍笏、靴帶、器幣。真宗即位,擢授洛苑使。謙起行伍,不樂禁職,求換秩,改殿前左班指揮使。上幸大名,至北苑,屬謙有疾,遣歸將護,謙懇請從行。既俾其二子隨侍,仍挾尚醫以從,御廚調膳以給之。疾瘳,毀所服鞍勒以遺中使,上聞,賜白金二百兩。駕還,改捧日左廂都指揮使。時高翰為天武左廂都校,有卒負債殺人,瘞屍翰營中,累日,發土得之。上怒翰失檢察,執見於便殿。謙即前奏:「翰職在巡邏及閱教諸軍,不時在營,本營事宜責之軍頭。」上為釋翰罪。
先是,謙久權殿前都虞候,俄擢曹璨正授,謙頗形慨嘆。至是,璨副馬軍,而升謙領禁衛焉。河北屯兵,常以八月給冬衣。謙上言邊城早寒,請給以六月,後以為例。無何,以足疾求典郡,上召見,敦勉之。 (《宋史?劉謙傳》卷二百七十五)
譯文
劉謙,是博州堂邑人。曾祖名直,因純樸敦厚在鄉里聞名,鄉間有偷竊他衣服的人,劉直置之不理。州中的將官廉知,讓人故意偷他的衣服,也不申訴理會,於是將官召見詰問先前偷衣服的人,讓他歸還。劉直欺騙(將官)說:「衣服本是我自己用來送給年輕人的,不是他偷竊的。」州中的將官認為他仁義,賞賜給他錢財和錦帛,劉直不接受而離開了。劉謙的父親名仁罕,以輕生重義而急人之難為己任。五代末期,強盜竊賊到處都有,劉仁罕帶領大家砍斷澶州的浮橋來使竊賊潰散,趁機誘捕抓獲幾十人,拿出糧草供給官軍。補職為內黃鎮將。曾經因為有事到酒家,遇見許多盜寇突然集中,用計謀把他們全部斬首,帶着首級拜見西京留守向拱,補職為汜水鎮將,不久做散都頭。宋朝初年,升任許州龍衛副指揮使。適逢國家的軍隊征討廣南,做前鋒。回家,改任同州都校,去世。
劉謙年輕時情感激昂而且有氣概,不拘泥小節。起初到嶺外探望父親,劉仁罕用錢財和錦帛來資助他,讓他往北回家經商。回到堂邑的老宅,曾經被鄉里的壞小子欺辱,劉謙忍受不住憤怒,打死他。逃命到京城,於是應徵入伍,補職為衛士,逐漸升任內殿直都知。至道初年,宋真宗讓原來的儲宮升格,增補宮中護衛,親自選定各個校官,授予劉謙西頭供奉官、東宮親衛都知,賜給袍笏、靴帶、器幣。真宗登基,提拔劉謙為洛苑使。劉謙出身行伍,不喜歡宮禁中職位,請求調換崗位,改任殿前左班指揮使。咸平初年,升任御前忠佐馬步軍都軍頭,領銜勤州刺史,加爵殿前右班都虞侯。皇上出巡大名,到北苑,隨從劉謙有病,皇上打發他回家並派將官護理,劉謙懇切請求跟從同行。讓他的兩個兒子隨行侍奉,還帶着好醫生來跟從,御用廚師調劑膳食來供給他。病好了,拆卸所用的馬具來送給中使,皇上聽說後,賞賜二百兩白金。皇上還朝,改任捧日左廂都指揮使,領銜本州團練使。咸平四年,升任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領銜本州防禦使,代理殿前都虞侯。
當時高翰擔任天武左廂都校,有士兵欠下債務殺人,在高翰營中埋下屍首,幾天後,挖掘土地找到屍首。皇上怒斥高翰有失檢察,抓到便殿召見。劉謙於是上前稟奏道:「翰職責在於巡邏和檢視教導各路大軍,不是常常在軍營,本營的事應該問責軍隊的頭領。」皇上因此免除了高翰的罪罰。
景德年初,加爵侍衛馬軍都虞侯,改任領銜潯州防禦使,不久代理步軍都指揮使。第二年冬,依制授予殿前副都指揮使、振武軍節度。在這之前,劉謙長時間代理殿前都虞侯,不久提拔為曹璨正授,劉謙顯出非常有感觸而嘆息的樣子。到這時,王璨擔任騎兵的副統領,而升任劉謙統領禁衛。在黃河以北駐軍,常常在八月供給冬衣。劉謙向上報告邊塞城關冷得早,請求在六月供給冬衣,後來以此為條例。不久,因為腳部疾病請求督察郡中,皇上召見他,勸勉他。 [2]
作者簡介
蔑里乞・脫脫
脫脫(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亦作脫脫帖木兒,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兒乞人。至正三年(1343年),脫脫主編《遼史》、《宋史》、《金史》,任都總裁官。[3]
阿爾拉·阿魯圖
(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蒙古阿兒剌部人。元朝末期重臣,繼脫脫之後,主持了纂修遼、金、宋三史,頒《至正條格》等工作,特別是三史中的《宋史》部分,是由阿爾拉·阿魯圖主持的。阿爾拉·阿魯圖主持《宋史》的修撰,在時間上是相當倉促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許多問題和缺陷,儘管如此,《宋史》仍為極其重要的史書,為二十四史之一,仍然發揮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這一方面,阿爾拉·阿魯圖功不可沒。[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