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宋书·许均传

宋书·许均传出自于《宋书》,此书是一部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沈约撰,含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共一百卷。《宋书》收录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各种文献较多,保存了原始史料,有利于后代的研究。[1]

目录

原文

许均,开封人。父邈,太常博士。均,建隆中应募为龙捷卒,征辽州,以功补武骑十将,赐锦袍、银带。从曹彬征金陵,率众陷水砦,流矢贯手。改本军使。从征河东,攻隆州城,先登,陷之,中八创。迁副指挥使,前后屡被赏赉。出屯杭州,妖僧绍伦结党为乱,均从巡检使周莹悉擒杀之。

端拱初,补指挥使。从李继隆、秦翰赴夏州。擒赵保忠,令均率兵卫守。改龙卫第四指挥使,俄屯夏州,贼来犯境,一日十二战,走之。又从石普击贼于原州牛栏砦,深入,获牛羊、汉生口甚众。普表上其功,迁第三军指挥使。

咸平初,以御前忠佐马军都军头戍秦州。王均之乱,遣乘传之蜀,隶雷有终麾下,守鱼桥门,又从秦翰追杀贼党于广都,降其众七千馀。驿召授东西班都虞候、领顺州刺史。五年,稍迁散员都虞候。尝召见,访以北面边事,翌日,真拜磁州刺史、深州兵马钤辖。六年,改泾州驻泊部署。数月,知镇戎军。尝出巡警,至陇山木峡口,真宗以其无故离城,虑有狂寇奔突,诏书戒敕。俄以其不明吏治,用曹玮代之,徙为邠州驻泊部署,改永兴军部署。

时有王长寿者,本亡命卒,有勇力,多计虑,聚徒百馀。是春,抵陈留剽劫,县民捕之不获,朝廷遣使益兵,逐之澶、濮间。会契丹南侵,夹河民庶惊扰,长寿结党愈众,人皆患之。均至胙城,长寿与其徒五千馀人入县钞掠,均部下徒兵裼袒与斗。均以方略诱之,生擒长寿,斩获恶党皆尽。上以方御敌,未欲因捕贼奖均。但赏均部下卒,被伤者赐帛迁级焉。明年,追叙前劳,擢为本州团练使,寻出知代州。四年秋,均被疾,以米锐代还,未至而均卒。录其子怀忠为奉礼郎,怀信为侍禁。

译文

许均,开封人。其父许邈,为太常博士。许均,建隆年间应征为龙捷卒,出征辽州,以军功补为武骑十将,赏赐锦袍、银带。他跟随曹彬出征金陵,率兵攻陷水砦,被流矢射穿手掌。改任本军使。随行征讨河东,攻打隆州城,率先登城,攻下隆州,全身八处负伤。升任副指挥使,前后多次受奖。外任屯驻杭州,妖僧绍伦结党作乱,许均跟随巡检使周莹将其全部擒获斩杀。

端拱初年,补为指挥使。跟随李继隆、秦翰赴夏州,擒获赵保忠,命令许均率兵守卫。改任龙卫第四指挥使,不久屯驻夏州,贼寇前来犯境,一日之内连续作战十二次,将贼寇击退。又跟随石普在原州牛栏砦攻打贼寇,率兵深入,缴获牛羊、汉人奴隶甚多。石普上奏其功,许均升任为第三军指挥使。

咸平初年,以御前忠佐马军都军头戍守秦地。王均作乱时派其出使蜀地,隶属雷有终麾下,守卫鱼桥门,又跟随秦翰在广都追杀贼党,收降他们七千多人。皇帝曾召见他,询问北面边境的情况,第二天, 实授磁州刺史、深州兵马钤辖。咸平六年,改任泾州屯驻部署。数月之后,任镇戎军知军。曾经出行巡查警戒,到达陇山木峡口,真宗认为他无故离城,担心有狂寇奔袭,下诏书予以告诫。不久因为他治政的成绩不显著,用曹玮接替他,许均调任邠州驻泊部署,改任永兴军部署。

当时有个叫王长寿的人,本为亡命之徒,有勇力,多计谋,聚集了一百多人。当年春天,他们流窜到陈留劫掠,县民无法将其抓获,朝廷遣使增兵,将其驱逐到澶、濮之间。适逢契丹向南入侵,黄河两岸人心惶惶,王长寿的势力越来越大,人们都以此为祸患。许均到达胙城,王长寿与所部五千余人入县劫掠,许均所属步兵赤膊与之交手。许均用计策引诱他们,活捉了王长寿,将恶党彻底斩获。皇帝因为正在御敌,不想因捕获贼寇奖赏许均,只奖赏了他手下的士兵,负伤者因此被赐帛升级。第二年,追叙前功,许均擢升为本州团练使,不久出任代州知州。四年秋天,许均患病,以米锐接替他返回,尚未到达许均就去世了。皇帝录用了其子许怀忠为奉礼郎,许怀信为侍禁。[2]

作者简介

沈约(441年-513年),字休文,吴兴郡武康县(今浙江省德清县)人。是南朝梁开国功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刘宋建威将军沈林子之孙、刘宋淮南太守沈璞之子。

沈约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作为南朝文坛领袖,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著有《晋书》《宋书》《齐纪》《梁武帝本纪》等史书,其中《宋书》入二十四史。 [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