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薛安都传
宋书·薛安都传出自于《宋书》,此书是一部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沈约撰,含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共一百卷。《宋书》收录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各种文献较多,保存了原始史料,有利于后代的研究。[1]
目录
原文
薛安都,河东汾阴人也。世为强族,同姓有三千家。父广,为宗豪,高祖定关、河,以为上党太守。安都少以勇闻,身长七尺八寸,便弓马。
二十七年,随柳元景向关、陕,率步骑居前,所向克捷。世祖伐刘邵,与柳元景俱发。四月十四日,至硃雀航,横矛瞋目,叱贼将皇甫安民等曰:“贼弑君父,何心事之!”世祖践阼,除右军将军。初,安都从征关、陕,至臼口,梦仰头视天,正见天门开,谓左右曰:“汝见天门开不?”至是叹曰:“梦天开,乃中兴之象邪!” 从弟道生,亦以军功为大司马参军。犯罪,为秣陵令庾淑之所鞭。安都大怒乃乘马从数十人令左右执槊欲往杀淑之逢柳元景元景遥问薛公何处去安都跃马至车后曰:“小子庾淑之鞭我从弟,今诣往刺杀之。”元景虑其不可驻,乃绐之曰:“小子无宜适,卿往与手,甚快。”安都既回马,复追呼之:“别宜与卿有所论。”令下马入车。既入车,因责让之曰:“卿从弟服章言论,与寒细不异,虽复人士,庾淑之亦何由得知?且人身犯罪,理应加罚,卿为朝廷勋臣,宜崇奉法宪,云何放恣,辄欲于都邑杀人?非唯科律所不容,主上亦无辞以相宥。”因载之俱归,安都乃止。其年,以惮直免官。
孝建元年,复除左军将军。二月,鲁爽反叛,遣安都率步骑据历阳。爽军食少,引退。安都率轻骑追之,及爽于小岘。谭金先薄之,不能入。安都望见爽,便跃马大呼,直往刺之,应手而倒。爽累世枭猛,生习战陈,咸云万人敌。安都单骑直入,斩之而反,时人皆云关羽之斩颜良,不是过也。进爵为侯。
时王玄谟距南郡王义宣、臧质于梁山,安都复领骑为支军。贼有水步营在芜湖,安都遣将吕兴寿率数十骑袭之,贼众惊乱,斩首及赴水死者甚众。义宣遣将刘湛之及质攻玄谟。玄谟命众军击之,使安都引骑出贼阵右。谭金三历贼陈,乘其隙纵骑突之,诸将系进。是朝,贼马军发芜湖,欲来会战,望安都骑甚盛,隐山不敢出。贼阵东南犹坚,安都横击陷之,贼遂大溃。安都改封武昌县侯,加散骑常侍。
泰始五年,卒,时年六十。
译文
薛安都,河东汾阴人,世世代代是当地豪门大族,同姓的人有三千家,他父亲薛广是薛氏的首领,高祖刘裕平定关中、河南,任用薛广当上党太守。薛安都少年时便凭借勇敢著名,身长七尺八寸,熟习射箭和骑马。
文帝二十七年(451),随同柳元景向潼关、陕县一带进发,率领步骑兵做先锋,所向披靡。世祖讨伐刘邵,和柳元景一起出发。四月十四日,到朱雀航,安都横握长矛,圆睁虎目,斥责敌将皇甫安民等人说:“逆贼刘邵弑杀君主,你们还有什么心侍奉他?”世祖继位,安都被任命为右军将军。当初安都随从征伐关陕时,到臼口,梦到自己仰头看天,正看见天门大开,对身边的人说:“你们看见天门开了没有?”到这时便感叹说:“梦见天门大开,是中兴的征兆啊!”
安都堂弟薛道生,也因为军功当大司马参军,犯了罪,被秣陵令庾淑之鞭打。安都听了非常愤怒。于是,骑马带了几十人,叫左右的人手持长矛,想前去杀庾淑之,路上遇到柳元景。柳元景远远地问他:“薛公去哪里?”薛安都跃马到后车回答到:“庾淑之鞭打我的堂弟。现在打算去他那里杀掉他。”柳元景担心不能劝住他。于是骗安都道:“庾淑之这个小人不懂事。你去杀了他,很好。”安都回马过来。柳元景又追上去叫他:“另外有话跟你说。”叫他下马到车中来。待薛安都到车中,便批评他道:“你的堂弟衣着言论,和寒族小民没有差别。即使是其他的人,庾淑之怎么能知道呢?况且亲身犯法,于理应被惩罚。你是朝廷功臣,应该遵崇法律。为什么放纵自己,恣意妄为,动辄便要在京城杀人呢?这不仅是法律不允许的,皇上也没有理由宽容你。”于是,载着他一同回去,安都这才罢休。当年,因为严厉正直而被免官。
孝建元年(454),再被封为左军将军。二月,鲁爽反叛,朝廷派安都率领骑步兵进占历阳。鲁爽的部队粮食匮乏,引兵撤退。安都率领轻骑兵追击,在小舰赶上鲁爽。谭金首先进攻,不能攻入敌阵,安都望见鲁爽,便跃马大呼,直接上前刺向他,鲁爽应手而倒。鲁爽一直骁勇非凡,一向熟习布阵战斗,都说他是“万人敌”。薛安都单骑直入阵中,将他斩首而归。当时人都说关羽斩颜良,也不过如此。安都晋升爵位为侯。
当时王玄谟正在梁山抵御南郡王刘义宣、臧质。薛安都再次率领骑兵作为王玄谟的支队。叛军有水步兵军营在芜湖,安都派将领吕兴寿率领几十骑兵袭击敌人,敌人震惊而混乱,被斩杀和跳水而死的人很多。刘义宣派将军刘湛之和臧质攻打王玄谟。王玄谟命令各部队奋击,让薛安都率骑兵从敌军右阵突入。谭金多次冲入敌人战阵,安都趁机指挥骑兵突击,其他领跟着冲入敌阵。这天早晨,叛军骑兵从芜湖出发,想集结兵力一决胜负,望见薛安都的骑兵气势庞大,隐藏在山后不敢出来。叛军东南战阵仍很坚固。薛安都从侧面出击并攻入敌阵。于是敌人大败。安都被改封为武昌县侯,加官散骑常侍。
泰始五年(469),去世,当年六十岁。 [2]
作者简介
沈约(441年-513年),字休文,吴兴郡武康县(今浙江省德清县)人。是南朝梁开国功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刘宋建威将军沈林子之孙、刘宋淮南太守沈璞之子。
沈约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作为南朝文坛领袖,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著有《晋书》《宋书》《齐纪》《梁武帝本纪》等史书,其中《宋书》入二十四史。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