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谷乡
建制沿革
安谷乡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南部。1949年为安苏镇。1950年改安谷乡。1953年析设安谷、塘上、南俄、达布4乡。1958年撤乡并入火箭公社。1984年改设安谷、达南2乡。1992年2乡合并置安谷乡,划原廖基乡部分地入辖。产黄果、夏橙。有中小学10所。乡人民政府驻地安谷,在莲城镇南21公里,马鞍山北麓。人口1250人,有汉、苗等民族。海拔1150 米。原名安姑,系彝语译音,意为安家院子。后谐音改今名。
地名来源
对于安谷的地名来源,民间众说纷纭:一说原名为安姑,系彝语译音,意为安家院子,后谐音改今名。一说是安谷的陈氏名人陈西谷、陈云谷、陈奇谷、陈彬谷"四大谷"出名后,即以谷命名,改为安谷。
自然资源
安谷乡国土面积105.19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70个村民组。居住有汉、彝、苗、布依等民族,总人口18326人,以布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59.89%,全乡有耕地17837亩,森林覆盖率11%,荒山面积17000亩。2009年财政收入555万元,人均纯收入为2312元,境内山高谷深、坡陡,沟壑纵横,最高海拔1829米,最低海拔701米,气候差异显著。经济作物主要有砂仁、苡仁米、柑桔;矿产资源主要有黄金、锑、煤等。通车里程50公里。[2]
经济发展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生态立乡、烟草兴乡、和谐稳乡、工业兴乡"为主题;以烟草茶产业富农,环保型工业经济强乡为载体,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发展以甘蔗种植为主的特色农业,加大科技兴农力度,重点扶持烤烟产业,力争2年内发展烟草5千亩以上,发展人工草场和天然草场结合的草地畜牧业,协调好乡境内的矿产资源开发,建立环保型经济,以种茶大户带动农户发展茶园万亩以上,大力发展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5年内,初步建成一个高山树木浓郁,牛羊遍野;平地烟黄蔗青,景色秀丽;俯瞰交通纵横,车辆穿梭的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安谷。
特色产业
安谷乡的特殊产业主要有烤烟、茶叶、薏仁米等的生产加工,同时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黄金、煤炭产业并进发展。
安谷乡以黄金、煤矿、烤烟、茶叶、薏仁米、柑桔、甘蔗等为经济支柱,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发展以甘蔗种植为主的特色农业,加大科技兴农力度,重点扶持烤烟产业,力争2年内发展烟草5000亩以上,发展人工草场和天然草场结合的草地畜牧业,协调好乡境内的矿产资源开发,建立环保型经济,以种茶大户带动农户发展茶园万亩以上,大力发展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5年内,初步建成一个高山树木浓郁,牛羊遍野;平地烟黄蔗青,景色秀丽;俯瞰交通纵横,车辆穿梭的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安谷。[3]
地方特产
薏仁米
安谷乡盛产薏仁米,是当地的一大产业之一。
薏米是米中第一,一点也不为过。薏米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我国古籍对此多有记载。相传,薏米原产我国和东南亚,公元754年我国即把它列为宫廷膳食之一。据《后汉书.马援传》记载,东汉大将军马援官至伏波将军,因他在交趾作战时,南方山林湿热蒸郁、瘴气横行。他经常食用薏米,不但能轻身省欲,而且能战胜瘴疟之气,屡立战功。
安谷面条
安谷乡下辖的安谷、四合和五星三村,所产面条,远近闻名,是安谷乡主要特产。
安谷面工艺独特,以其纯天然、纯手工、无污染、口感佳的特点深受附近居民及消费者喜爱。 安谷面条口感细嫩爽滑、有韧性,脆感佳,够劲道,越嚼越有味。味道鲜美,极易消化。就算是初出的面条,放在锅里也不会稠汤。[4]
文化特点
安谷历史悠久,自然人文景观荟萃,有州级文物保护单位"陈氏贞洁牌坊",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达南小打音乐",有著名的陈氏祠堂遗址,有上万亩的国家重点公益林和移民草场相映成趣,构成一幅自然的旅游景点。
布依族文化
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与红水河南岸的壮族北部方言略同,部分兼通汉语,使用汉文。布依语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三个土语区,过去没有文字,1956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方案。
布依族的文学艺术丰富多彩。其题材广泛、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富于想象力,而且有独特的格律和韵律。民间广泛流传有神话、故事、童话、寓言、谚语、诗歌等口头文学,传述古老的民族历史,歌颂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
诗歌:民间诗歌是布依族的韵文作品,种类较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劳动歌、叙事诗、习俗歌、盘歌、情歌、苦歌、儿歌等。
地戏:因为是在平地演出,不搭戏台,所以称为地戏。民间传说布依族演地戏是向其他民族学来的。
布依戏:布依戏始于清乾隆年间册亨州,已有几百年历史,一直在乡间流行。各戏班的召集人、戏师和演员,都是生产第一线的农民,且能文能武,无论编排的剧目,演唱的形式,都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花灯戏:是在汉族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剧种,有的地区还融合了广西彩调,流行于独山、平塘等县。大约在距今一百多年前,布依族群众就已开始演唱花灯戏了。
蜡染:蜡染工艺久负盛名,有千余年的生产历史。贵州西部的镇宁扁担山区的石头寨被誉为蜡染之乡。制作方法是先用铜蜡刀沾蜡液在白布上绘成各种几何图形,再以蓝靛溶液配合草药印染,去蜡即成。
织锦:又称"纳锦",布依语叫做"都桂"。以贵州镇宁最为著名。织锦一般有宽窄两种,多用丝线或丝、棉混织,而且多是彩色。织锦有"羊羔锦"、"鱼儿锦"、"蝴蝶锦"等等,其图案多为菱形、方形、三角形或回形等。布依族的织锦花纹精致紧密,瑰丽美观。
刺绣:布依族的刺绣历史悠久。在贵州西部镇宁、关岭一带称为雕绣,在南部望谟、罗甸一带称为姑绣。有贵独绒、贵独粑、贵杂玛母、贵绍等数十种。有平绣、绉绣、缠绣、挑绣等刺绣方法。
木雕:布依族木雕艺术久负盛名,最有名的是安顺县的木刻地戏、傩戏面具。面具以丁香木或者白杨木为材料,将圆木对半破开,用半圆弧形作刻坯,根据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用刚、柔、粗、细、阴、阳不同的刀法刻制而成。
此外,荔波的竹席、独山的斗笠、牙舟的陶器、惠水的枫香印染等也非常有名。
苗族文化
现有人口7398035人(1990年),主要分布在贵州(约占苗族总人口的50%)、湖南、云南、广西、海南等省(区)。其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最大的聚居区。
苗族自称"牡"、"蒙"、"摸"、"毛",有的地区自称"嘎脑"、"果雄"、"带"、"答几"等。他称"长裙苗"、"红苗"、"青苗"、"花苗"得寸进等。建国后统称为苗族。
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出产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除此,还蕴藏着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
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至滇(云南)。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原先无民族文字,20 世纪50年代后期创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过"苗年"、"四月八"、"龙船"节等。[5]
彝族文化
彝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一员,拥有渊远的历史、古老迷人的彝族风情。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彝族人民养成了能歌善舞的特性,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艺术,民族节目灿烂多姿。此外,他们还拥有独特的饮食、起居、婚丧、服饰,待客及庆典礼仪尽可让人返朴归真,体验古老的文明之韵味。
历史悠久的彝族文字
彝文的起源和历史,说法很多,迄今无定论,传说有毕阿史拉则(1500年前)在大森林听神鸟传经记写毕摩经书一事。据彝族谱系,毕阿史则迄今已有六十多代,美姑县人,凉山解放后仍有石砌经库,("文革"中被毁),其可推至汉晋时期。到隋唐时期,彝文已具有一定规模,后世又续有增补,明清时代已相当发展,现在遗存的许多彝文碑刻,经典抄本,都是这段时间的产物。到目前为止各地的彝文总数在万字左右,但较常用者只有一千多字。1974年,制定了统一的彝文规范方案,简化统一的819个单字。
彝族古老的神话和传说故事
彝族民间流传着大量的神话和传说,其中最具代表性并有彝文记录的是从史诗《勒俄特衣》中反映出的神话。史诗叙述了宇宙的变化,人类的起源,祖先的迁徙等12个方面的内容。这些故事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它以磅礴的气势,生动的形象,朴素的语言,反映了彝族人民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初期的一些背景。
彝族音乐
彝族音乐丰富多彩,歌曲、舞蹈、器乐优美动人,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
歌曲有俄、雅、左、格等名目。
俄,即唱的意思,有多种曲调,如"牛牛俄","阿莫尼惹俄"等。
雅,这是一种独唱山歌,常在高山放牧,野外耕种或游玩演唱。演唱者一般为男女青年,多是即景生情,表达渴望自由、爱情,追求幸福的情感,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左,彝族称阿丝木莫左,是一种婚礼歌。
格,又叫策格或承阿古格,一种悼念死者或祭祀活动时演唱的歌曲,也是因为"阿古阿……哦叹嘎啦"为每段开头而得名。这是一种合唱的歌曲,一般以十人为一队,列队边舞边唱,歌词由领唱者即席创作,一般是主客双方各自组队演唱,参加者女均可。
乐器,彝族的民乐器较丰富,常见的有口弦、月琴、胡琴、笛子、唢呐、葫芦笙、皮鼓、铜铃以及木叶等,而以口弦、月琴和笛子流传最为广泛。
彝族传统的舞蹈有:节日舞、婚礼舞、悼念舞、或丧事舞、宫廷舞和铃鼓舞、劳动舞和征战舞、对脚舞、赶街舞、手帕舞、手镯舞、轮翻舞等。
节日舞主要有欢度火把节跳的"都火舞"。这是一种大型的女子集体舞。舞蹈队形有圆圈式和双行横队排列式两种,而以圆圈式为主。一般以三至五十人组成,每圈有一人领舞领唱,其余舞伴都尾随其后边唱边舞,同时,每人左手持一把伞,右手拉着前面一人的衣襟,形在一个个舞圈。一个火把场上,往往都有数十个,甚至上百个这样的舞圈在跳舞。参加跳舞可达数百人、数千人之多。这是凉山彝区火把节上最为壮观的场面之一。
彝族美术
彝族的美术,在劳动人民长期的积累和创造下,取得一定的成就,并别具风格。
绘画,凉山彝族没有专门的绘画艺术,仅在毕摩的经书可以看到日、月、人、鸡、虫等图形,所画的人物,鸟兽、花草等图形,所画人物则系神话传说中的神人支格阿龙。传说支格阿龙曾经射日月,并将地上的动物打小,因而在画支格阿龙的时候,伴随画日、月、人、鸡、虫等。这些由点、线组成的白描,给人一种原始古朴的美感。
雕刻,过去彝族的统治阶级的房屋、屋基、柱础、檐柱和锅庄石上,往往有工匠雕刻的人物、鸟兽、花草等图案。此外在常用的宝剑、长刀柄上,也有工匠雕刻的美丽的花纹。
刺绣,凉山彝族妇女擅长刺绣,常常在擦尔瓦、头巾、衣袖、衣领、衣大襟、裤脚、挂袋、烟荷包、腰袋等上面,多以黑色或白色为基础,配上红绿黄等五色花线,绣上流云纹、方胜纹。花边图案主要有以下几种:以天象日、月、星、云、彩虹为图的;以自然地理山、河等为图的,以自然地理山、河为图的;以动物鸡冠、牛眼、羊角以及獐牙为图的;以植物的某一部分为图,如花叶图等。各种图象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丰富多彩。彝族妇女还常用"贴花"作装饰,以五彩色布剪成美丽的花纹和线条,镶于衣袖衣领、衣大襟裤脚、烟荷包、腰带上,千变万化,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银器工艺美术,常见的有各种银领花,银戒指、银手镯以及银耳环等。有的土司和黑彝奴隶主还制作有打仗用的银护脸、银护腿等。这些银制工艺品相当精致美观,上面还装饰着许多图案花纹,具有很高的水平。
彝族习俗
独特多姿的彝族民俗风情尽可让人返朴归真,体验古老文明之韵味。彝族在特殊的自然环境形成的独特多姿的民族风情,体现在他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信仰崇拜多方面。
彝族饮食
彝族有偏爱吃粑粑的传统习惯,粑粑多以玉米、荞麦磨粉蒸烤而成。粑形扁圆,重约半斤,而以"略粑"为精美,"略粑"以玉米粗磨去壳后,再加水细磨而成粥,照粑粑做法蒸烤而成,细腻香甜,分外可口。一般只在年节或贵客临门时特意制作,被视为高级食品。
彝族饮酒,习惯喝"转转酒",但凡宾客至或喜庆节日,有的节会议事皆饮酒。饮酒时,数人或者数十人团团围坐,一座用一酒器轮饮,一次喝一口,团团转,直喝到酒醉方休。兴来时则豪饮,不论一碗半樽可一气喝下,以显示豪爽气概。
彝族群众特别好客。不论走进谁家,不管是否亲友或是相识,只要说出姓名、家支,都会受到热情接待。按家境条件尽量做到酒肉粑粑款待,并留住宿,从不索取报酬,而且诚挚大方。对亲友贵客杀鸡、杀羊招待。对特别尊贵的客人,如条件许可,还要杀牛招待。杀鸡招待是最轻的,也要把全部鸡肉端上桌先请客人吃,并请客人吃鸡头,看财喜。杀猪杀羊除招待客人吃饱吃好外,还要送猪头半块,羊胛肉一块让客人带走,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和热情。
彝族房舍
房屋的宅基地,多选择居高临下有险可据的小山头或山坡平地处。古时,彝族因生产生活因素,常迁徙。
旅游景点
千年古榕
古榕树位于安谷乡跃进村新寨组(现前进村),树干高达15米,直径约3米,树冠占地两亩多,形状似伞。这棵生长在寨子中间的古榕树已有上千年历史,其树根横七竖八延伸到住宅地基下近百米远,过路行人常在树下乘凉。白天,布依青少年在树下嬉戏玩耍,月明星稀的夜晚,是寨中男女老幼聚会聊天的地方,这棵古树被布依人视为"神树"每年"三月三",人们都要到树脚点香烧烛,斟酒礼拜,祈祷风调雨顺,人畜平安。
陈氏贞洁牌坊
安谷砖牌坊,位于县城南50余公里的安谷乡政府驻地西隅。始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系砖瓷结构,高7.6米,宽6米,厚1.15米,底座宽3.5米。为四柱六层单门式建筑,该牌坊文字内容为建坊序和贞节者的身平世事,正面及背面内容相同,均为图案、碑刻、文字组成。以图案分类,可划分为六层。安谷砖牌坊造型别致,瓷器工艺精湛、形态逼真;字形浑厚、笔法苍劲。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娄清称其在贵州省境内独一无二,在全国也为少见,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保护价值。1985年12月14日,州人民政府公布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