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安格斯牛

黑色無角肉用牛。多年來稱為亞伯丁安格斯牛(Aberdeen Angus),起源於蘇格蘭東北部,與有時稱為英國最老品種的捲毛

加羅韋牛(curly-coated Galloway)親緣關係密切。19世紀初很多育種家包括著名的華特生(Hugh Watson)等改良了這個品種,

固定了該品種體型。外貌特徵是黑色無角,體軀矮而結實,肉質好,出肉率高。純種或雜交的安格斯閹牛在英美主要肉畜

展覽會中保持很高聲譽。從2000年山東省引進該品種。20世紀末常用於遠交和雜交。婆安格斯牛(Brangus)是

婆羅門牛(Brahman)和安格斯牛育成的一個支種,以抗熱聞名。

中文名安格斯

牛拉丁學名Aberdeen Angus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哺乳綱 Mammalia

目偶蹄目 Artiodactyla科牛科 Bovidae

亞 科牛亞科 Bovinae族牛族 Bovini屬家牛屬種黃牛分布區域原產於

英國的阿伯丁、安格斯和金卡丁等郡

品 種安格斯牛公牛體重700-750母牛體重500

目錄

概述

安格斯牛肉要在10度以下冷藏10-14天的時候,食用的口感最好。這主要是因為牛肉中的蛋白質纖維被自然分解的效果。沒有經過

冷藏的安格斯牛肉較韌,冷藏過度的較老。所以安格斯牛肉可謂是世界三大有種肉牛中,從選種到養殖到宰殺到儲藏都最講究的牛肉了。

安格斯牛一般指的是黑色的牛種。普遍認為黑牛種優。安格斯牛協會(黑牛)最早設在芝加哥,後來搬到了離芝

加哥有300英里的聖路易斯。但北美也有人專門養殖紅色的安格斯牛的,並且還仿着安格斯牛協會搞出一個紅安格斯牛協會來。

品種來源

安格斯牛原產於蘇格蘭東北部的阿伯丁、安格斯、班芙和金卡丁等郡,並因此得名。與英國的捲毛加羅韋牛親緣關係密切。

目前分布於世界各地,是英國、美國、加拿大、新西蘭和阿根廷等國的主要牛種之一,在澳大利亞、

南非、巴西、丹麥、挪威、瑞典、西班牙、德國等國有一定的數量分布。

特徵特性

安格斯牛以被毛黑色和無角為其重要特徵,故也稱其為無角黑牛。部分牛隻腹下、臍部和乳房部有白斑,其出現率約占40%,

不作為品種缺陷。紅色安格斯牛被毛紅色,與黑色安格斯牛在體軀結構和生產性能方面沒有大的差異。安格斯牛體型較小,

體驅低矮,體質緊湊、結實。頭小而方正,頭額部寬而額頂突起,眼圓大而明亮,靈活有神。嘴寬闊,口裂較深,

上下唇整齊,鼻樑正直,鼻孔較大,鼻鏡較寬,顏色為黑色。頸中等長且較厚,垂皮明顯,背線平直,腰薦豐滿,

體軀寬深,呈圓筒狀,四肢短而直,且兩前肢、兩後肢間距均較寬,體形呈長方形。全身肌肉豐滿,

體軀平滑豐潤,腰和尻部肌肉發達,大腿肌肉延伸到飛節。皮膚鬆軟,富彈性,被毛光亮滋潤。

生產性能

生長發育 安格斯犢牛平均初生重25~32公斤,具有良好的增重性能,在自然隨母哺乳的條件下,公犢6月齡斷奶體重為198.6公斤,

母犢174公斤;周歲體重可達400公斤,並且達到要求的胴體等級,日增重950~1000克。安格斯牛成年公牛平

均活重700~900公斤,高的可達1000公斤,母牛500~600公斤。成年體高公母牛分別為130.8厘米和118.9厘米。

產肉性能 安格斯牛肉用性能良好,表現早熟易肥、飼料轉化率高,被認為是世界上各種專門化肉用品種中肉質最優秀的品種。

安格斯牛胴體品質好、淨肉率高、大 理 石 花 紋 明 顯,屠 宰 率 60%~65%。據2003年美國佛羅里達州的研究報告,

3937頭平均為14.5月齡的安格斯閹牛,育肥期日增重1.3公斤±0.18公斤,胴體重341.3公斤±33.2公斤,

被膘厚1.42厘米±0.46厘米,眼肌面積76.13平方厘米±9平方厘米,育肥期飼料轉化率每公斤飼料5.7公斤±0.7公斤

;骨骼較細,僅約占胴體重的12.5%。安格斯牛肉嫩度和風味很好,是世界上唯一一種用品種名稱作為肉的品牌名稱的肉牛品種。

產奶性能 安格斯牛一直以其優良的母性特徵和良好的哺乳能力著稱。安格斯母牛乳房結構緊湊,泌乳力強,是肉牛生產配套系

中理想的母系。據日本十勝種畜場測定,母牛擠奶天數173~185天,產乳量639公斤,乳脂率3.94%。

繁殖性能 安格斯牛母牛12月齡性成熟;發育良好的安格斯牛可在13~14月齡初配。頭胎產犢年齡2~2.5歲,產犢間隔一般12個月左右,

短於其他肉牛品種,產犢間隔在10~14個月的占87%。發情周期20天左右,發情持續期平均21小時;情期受胎率78.4%,

妊娠期280天左右。母牛連產性好、長壽,可利用到17~18歲。安格斯牛體型較小、初生重輕,極少出現難產。

品種特點

(1)生長發育快,早熟,易肥育,易配種。

(2)出肉率高,胴體品質好。12月齡屠宰牛的眼肌面積達32.5平方厘米;肉質呈大理石狀。

(3)對環境的適應性強。抗寒、抗病、耐粒飼;性情溫和,無角便於放牧管理。其中婆安格斯牛是婆羅門牛和安格斯牛育成的一個支種,以抗熱聞名。

(4)分娩難產率低。

(5)該牛缺點是母牛稍有神經質,黑毛色也與我國大部分地區的牛種相差大。

選育方法

1、制定出安格斯牛的體尺、 體重選育標準

2、及時測量牛的生長發育狀況並詳細記錄, 做好安格斯牛的系譜檔案在犢牛出生後, 吃初乳前稱量犢牛的出生重量,

記為初生重, 能站立吃奶時進行體尺測量 (體高、 體斜長、胸圍、 腹圍、 管圍等); 在犢牛出生後的 6 月齡、

12 月齡、 18 月齡、 24 月齡再進行體重體尺測量並做好相應記錄,編上耳標建立系譜檔案。

3、嚴格種公牛的選育 牛場核心群母牛 250 余頭, 5 個血緣種公牛 10 頭。 牛場每年生產安格斯公牛 80~100 頭, 所生的公牛長勢不一,

有的生長發育好、 體型好, 有的較差。 為了培育優秀種公牛, 按照 三次選擇法選擇優秀個體。 第 一 次是 6月齡時,

根據公牛的父母的系譜資料和自身的生長發育情況進行初選, 一般按 20%的比例選留 優 秀 個 體; 在12月 齡 時,

根據其父母親體型特徵和其自身的生長發育情況、 體 型、 外 貌、毛色等, 對照安格斯牛的體尺體重標準選擇 5~6

頭作為後備公牛; 第三次在 18 月齡時進行一次篩選, 選出體軀寬深、 呈筒形、 前後襠較寬、 全身肌肉豐滿、

具有現代典型肉牛體型的公牛 2~3 頭作為種公牛培養、 利用。 最後根據其後裔的表現型進行測定,

對其後裔表現型較好的留 1~2 頭, 作為種牛場生產發展的後續力量。 其它牛隻除體型特徵表現很差,

不符合安格斯肉牛種用條件的作為肉用牛育肥屠宰外, 其餘牛隻投放到農戶中進行品種改良。

4、選擇優秀的安格斯種母牛核心群 選擇核心母牛群是種牛場提高 安格斯肉牛的品種純度和保持優良性狀傳遞給下一代的關鍵, 因此牛場從開始就非常重視核心群體的選 育。

每年種牛場根據安格斯牛的系譜資料和自身的體尺測量記錄, 選出 30~50%優秀後備母牛, 即毛色一致、 體型好、

母性特徵好的青年母牛進入核心群, 進行良好飼養管理和繁育。

5、血液更新 為了更新建場初期引進的安格 斯種牛的血統,2005 年從湖南省畜牧獸醫研究所種公牛站購進安格斯號97014號

和 00017 號種公牛的精液, 給牛場的能繁母牛進行配種, 來提高安格斯牛的生產性能。 近兩年, 牛場從國

外的安格斯種牛場或種公牛站又引進幾頭安格斯種公牛或精液。

6、胚胎移植擴繁優秀個體 在湖南省畜牧獸醫研究所專家的指導下, 從 2004 年開始進行安格斯牛的胚胎移植工作, 受體牛為湘中本

地母牛和湘中黑牛雜交母牛, 使牛群擴大, 優秀個體比例提高。

選育結果

1、群體生產水平提高 經幾年的選育培養, 牛群整體生長速度、 各階段體尺和體重均達到了自定標準, 較本地牛有大幅度的提高,

生長發育勢頭良好。選育後安格斯公牛平均初生重、 6 月、 12 月、18 月和 24 月齡體重比選育前安格斯牛

提 高 2.69% 、 4.01% 、 1.28% 、2.71%、 1.64%, 選育後母牛初生重、 6月、 12 月、 18 月 和 24

月齡體重比選育前提高 4.35% 、 4.70% 、 1.68% 、2.83%、 1.93%。

2、導入外血種質水平提高 通過引進優秀種公牛精液和進 行胚胎移植, 種牛場的優秀種牛數量成倍增加, 繼承了純種安格斯優良的種質特性,

保證了種牛的純度和優勢率。成年公牛平均體重達 1008.38kg, 體 高143cm, 體斜長 170.5cm, 胸圍 252cm,

腹圍 256cm, 管圍 22.75cm; 成年母牛平均體重達 502.66kg, 體高 129cm, 體斜 長 152cm, 胸 圍 189cm, 腹 圍229cm, 管圍 18.23cm。

3、胚胎移植效果明顯2004 年移植胚胎 8 枚, 成功受胎3 頭, 成功率達 37.5%; 2005 年、 2006年、 2007 年共移植胚胎 156 枚,

成 功受胎 76 頭, 成功率平均達 48.72%;2008 年成功率達 53.3%。 [1]

參考資料

  1. 安格斯牛,搜狗,2019-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