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寧條梁鎮位于靖邊縣城西45公里處,307國道橫貫東西,是歷史古鎮,靖邊的西大門,素有"旱碼頭"之美譽。全鎮轄9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20100人(2017)。總面積296平方千米。[1]

目錄

概況

寧條梁鎮位于靖邊縣西部,屬沙灘地區。轄寧條梁鎮居委會和老莊、大灘、廟畔、柳一、柳二、柳三、黃蒿塘、西原則、尚德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寧條梁鎮居委會,距縣城45千米。G20青銀高速公路、307國道穿境而過。

沿革

1958年建梁鎮公社,1959年改為國營新橋農場,1961年復設梁鎮公社,1984年改為寧條梁鎮。1997年,面積296平方千米,人口1.7萬人,太(原)銀(川)公路過境。轄廟畔、西園則、黃蒿塘、柳桂灣一、柳桂灣二、柳桂灣三、大灘、老莊8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

社會事業

面對農村基礎設施落後的現狀,該鎮堅持"項目帶動,實幹興鎮"的工作思路,鋪通了6個村21.5公里的村村通油路工程,實施了柳桂灣二村、柳桂灣三村的5000畝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投資89萬元完成了廟畔村500畝的造地工程,在西園則村新打機井11眼、發展井灌地1100畝,爭取投資206萬元實施了6個村的人飲工程。此外,在通訊建設上新建移動、聯通信號發射塔2座,為群眾無償安裝無線電話1000部;在校舍建設上,投資85萬元建成中心小學教學樓一棟;在老街改造工程上,完成了1.6公里的老街道路改造和兩側人行道的硬化工程;在以工代賑項目上,投資6萬元完成了柳桂灣二村的小型水利工程;在沼氣池建設上,投資6萬元完成柳桂灣一村、西園則村和廟畔村的294口沼氣池建設;在村委會陣地建設上,投資15萬元完成了兩個村委的陣地建設。

經濟概況

鎮裡按照"生產基地重點化,重點基地區域化,區域發展優越化"的思路,大力發展草、畜、薯、蔬四大主導產業,實施了"一村一品"工程,建成了2個洋芋村,2個蔬菜村,2個溫棚養豬村,1個肉羊村。形成了以玉米為主的2萬畝糧食基地,以辣椒、大蒜為主的1萬畝蔬菜基地,以紫花苜蓿為主的1萬畝優質牧草基地,實現生豬存欄3萬頭,羊子存欄6萬隻,有效解決多年來群眾增產難增收的問題。

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加快科學養殖步伐是寧條梁鎮發展現代農業的主旋律。他們十分注重新技術和新品種的推廣應用,在種植業上建立了千畝優質高產農業示範園,建成900畝超噸產地膜寬窄行玉米示範田和百畝辣椒示範田,在全鎮範圍內推廣種植了"登海9號"、"新沈單10號"等玉米新品種,推廣種植了"萬豐1號"、"萬豐2號"辣椒新品種,推廣種植了"花冠1號"、"興寧1號"雙膜西瓜新品種,並推廣運用了配方施肥、嫁接改優、標準化生產等耕作栽培技術。在養殖業上,建成1處羊子人工授精配種站改良當地土種羊子,發展400多戶溫棚養豬戶,加快科學飼養步伐。鎮裡還實施了"新型農民培訓項目"加強農村實用技能人才培養,聘請了農業專家多途徑、多形式、多渠道培訓,幫助農民學習科技文化、掌握專業技能。去年全鎮共培訓農民1萬人次,發展科技示範戶251戶。

建設發展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帶領全鎮人民不斷深化農村改革,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商品經濟,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目前,該鎮以"糧、菜、草、畜"四大主導產業為龍頭,初步建成五個基地,即以玉米為主的1萬畝糧食生產基地、以大蒜、辣椒為主的1萬畝蔬菜生產基地、以紫花苜蓿為主的1萬畝優質牧草示範基地、1萬頭生豬生產基地和2萬隻舍飼養羊基地。同時,該鎮集市貿易繁榮昌盛,客運、餐飲等第三產業發展迅速。2002年,全鎮農業總產值3100萬元,糧食總產9300噸,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600元。

城鎮建設

經濟的發展加快了小城鎮建設進程,"井"字形小城鎮格局已初步形成。文教、衛生、通訊等各項社會事業進一步發展。近幾年,該鎮新建了鎮文化站、中學教學樓、中心小學宿辦樓、鎮衛生院住院樓、電信所營業樓、鎮政府辦公樓,新建了第二供水塔,改造了電視差轉台,新建和改造村辦小學12所,文化教育、醫療衛生、通訊等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加快了城鎮化發展的步伐。

歷史文化

寧條梁歷史上曾是聞名全國的商業重鎮,三邊最大的貿易中心。其內聚晉、陝、寧、蒙、京、津、皖、豫、冀、魯、滬、川、甘十三省商賈坐莊經營;外聯大半個中國各路商客,在一年一度的"六、九月會"進行商貿活動,故此贏得了"旱碼頭"的美譽,向有"馱不完的寧條梁,填不滿的安邊城"之說,《續陝西通志》稱其為"延綏邊外笫一大汛"。

據《靖邊縣誌》﹙光緒本﹚記載,其時鎮內即有:"居民萬餘人,三街六巷,七十二處雙梁雙榨油坊",因此有"小北京"之稱。

寧條梁北通內蒙,南達省城,東趨太原,西控銀川,地處交通要衝,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故清代有駐軍把守。

這座繁華古鎮,究竟建鎮於何時?翻閱各家志書,均無明確記載,在一些星散的歷史資料中,有學者撰文,或曰建鎮於明,或曰建鎮於清,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未有明確的界定,至今仍然是個謎。

最近,余翻閱了成志於明萬曆三十六年,重修於清康熙十二年,比較完備的官修志書《延綏鎮志》,對寧條梁市鎮情況一無記載,就是成書於比《延綏鎮志》晚十年的草本《靖邊縣誌》,也沒有留下隻言片語的記錄,這說明寧條梁鎮當時還根本沒有出現,而遠在今寧條梁鎮四十里外的漠北城川古城,倒在《延綏鎮志》圖譜中有標明,竟管座標有誤,這更能說明,寧條梁建鎮應晚於康熙初年。

明朝建國後,洪武時,棄河套而守東勝,未久,又棄東勝而守綏德,特別是發生在英宗時的"土木堡"之變後,今長城以北廣大地區,盡淪為蒙古人也先之手。直至成化時,延綏巡撫餘子俊才上書朝廷,建議修邊牆,築堡壘,以之據險守疆。今寧條梁遠距邊牆六十里外的塞外之地,更向無堡寨,無險可守,何以建鎮駐軍?至于靖邊舊縣誌中提到的寧條梁"明制有守瞭軍二千餘人",余以為所謂的"守瞭軍",就是駐紮在前沿的偵察部隊。根據寧條梁的特殊地理位置分析,東距靠邊的鎮靖堡九十里,西離臨邊的安邊堡七十里,中間形成了"弓型",寧條梁恰在弓弦上,寧塞堡遠在六十里外的弓背上。有時為了偵探軍情派出軍隊去寧條梁偵察、游擊,加之蒙古騎兵游弋不定,疏於防守,"守瞭軍"短期駐紮是有可能的。

清軍入關後,疆域一統,以長城為界的軍事設施,已失去了邊防意義,逐漸成為維護其政權的防守堡壘,是故,清政府移堡合併,大量裁減駐軍。隨着邊塞開放,戰爭減少,人民生活有了安定,蒙漢互市,回漢交往有了加強,亟需在寧條梁這個交通要道,建立茶馬集市,進行交易,互通有無。

寧條梁鎮最初是在趟路〈2〉、驛站的基礎上形成的。清統一中國後,為了快捷地傳遞軍事情報,便在沿長城邊外開設趟路,建立驛站,配備驛馬、人員。據《定邊縣誌》記載:康熙三十六年,康熙皇帝第三次西征葛爾丹叛亂時,出居庸關,經大同,在河曲西渡黃河,沿長城古麟夏路﹙俗稱三馬路﹚,西行至靖邊寧條梁入趟路,在鎮內小憩後,即擺駕西去,駕幸安邊駐蹕。這說明其時的寧條梁己有了驛站,初步形成了市鎮。寧條梁建鎮後,之所以能快速發展,除了交通便利,易於招商引資,擴大茶馬互市外,還與康熙三十六年,清政府開放邊牆外六十里苫邊地,允許蒙漢和耕的政策有關﹙靖邊縣現在以伙場取名的村子不少,如:白伙場、羅伙場、王伙場,雙伙場等,就是那時盤伙種地的產物﹚。這樣一來,就使邊外人口密度增加,促成了該鎮的開發、繁榮和市鎮規模的不斷擴大。

寧條梁建鎮後,經"康乾盛世"五、六十年的發展,到了乾隆十六年,已是商賈雲集,富甲一方,市鎮初具規模。清朝入主中原後,以少制多,為了維護其統治,大力提倡忠君報國思想,他們把關羽作為忠君的典範,在全國各地大修其廟。據《靖邊縣誌》記載:新建的寧條梁關帝廟坐落在商業大街,規模宏大,氣勢不凡。"大殿七楹,東西廊棚各十二楹,廈房各三楹,正南戲樓三楹,左右鐘鼓樓各一楹,外大門三楹,雙鐵旗竿。廟乾隆十六年修,全境中巋然一魯靈光。"試想: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如果沒有雄厚的經濟資源,如何能集來這麼多資,修起如此宏大的廟宇。

寧條梁鎮乾隆二十年設巡檢司,咸豐年間設土藥厘司、鹽局分卡等,至此已到了鼎盛時期,成為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亦是南北東西交匯的關卡要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