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
圖片來自知乎

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1]它包含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个成分,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别。[2]不同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学习动机进行了阐释,主要包括强化理论归因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自我价值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等。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的策略主要有采用启发式教学、控制动机水平、给予恰当评定、维护学习动机、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等。

目录

基本概念

1. 动机(motivation):激发、维持并使行为指向特定目的的一种力量。动机对个体的行为和活动有引发、指引、激励功能。 2. 它涉及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①引发行为的起因是什么?②使行为指向某一目的的原因是什么?③维持这一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在许多有关动机的文献中,心理学家们往往用动机作用这一术语来描述个体发放出能量和冲动,指引行为朝向某一目的,并将这一行为维持一段时间的种种内部状态和过程

3. 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4. 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但也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需要、个人的价值观、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志向水平以及外来的鼓励紧密相联。

5. 对知识价值的认识(知识价值观)、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学习兴趣)、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学习能力感)、对学习成绩的归因(成就归因)四个方面,是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内容。

相互关系

1. 需要是人体组织系统中的一种缺乏、不平衡状态。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是激发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2. 诱因是指能够激发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够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3. 在动机中,需要与诱因是紧密联系着的。需要比较内在、隐蔽,是支配有机体行动的内部原因;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

4. 没有需要,就不会有行为的目标;相反,没有行为的目标或诱因,也就不会有某种特定的需要。

5. 动机是由需要与诱因共同组成的。因此,动机的强度或力量既取决于需要的性质,也取决于诱因力量的大小。实验表明,诱因引起的动机的力量依赖于个体达到目标的距离。

6. 成就理论告诉我们,除了目标的价值以外,个体对实现目标的概率的估计或期待也有重要的意义。

动机作用

1. 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学习能产生动机,而动机又推动学习,二者相互关联。

2. 动机具有加强学习的作用,高动机水平的学生,其成就也高;反之,高成就水平也能导致高的动机水平。

3. 有些学习既不靠动机给以力量,也不靠内驱力的满足来加强。人类生活中的大量学习,也是可以在没有任何明确学习意向的情况下偶然发生的。但是,要有效地进行长期的有意义学习,动机是绝对必要的。

4. 一般说来,动机并不是直接地卷入认知的相互作用过程之中,也不是通过同化机制发生作用,而是通过加强努力,集中注意和对学习的立即准备去影响认知的相互作用过程。

5. 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动机的中等程度的激发或唤起,对学习具有最佳的效果。动机过弱不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一个最高点。超过这一点,动机强度的提高会造成学习效率的降低。

6. 动机的最佳水平随课题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课题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课题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7. 动机过强或过弱,不仅对学习不利,而且对保持也不利。并且,在难度不同的任务中,动机的强度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

8. 教育实践和教育心理学实验都表明,学习动机推动着学习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指向特定的学习活动。

类别划分

学习动机的种类

学习活动中动机的作用是复杂的。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动机的类型和特点,有利于进行有效的教学。

(一)高尚的、正确的动机和低级的、错误的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或者是正确的与错误的动机。高尚的、正确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例如,大学生勤奋、努力学习各门功课,是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在不久的将来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肩负着祖国繁荣昌盛的重任,所以当前要打好基础,掌握科学知识。低级的、错误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学习动机只来源于自己眼前的利益。例如,有的大学生努力学习只是为了个人的名誉与出路或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等。

(二)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的,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例如,学生的求知欲、成功的愿望、对某门学科的浓厚兴趣,以及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教学内容的新颖等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这类动机作用的效果比较明显,但稳定性比较差,容易受到环境或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例如,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数学成绩很好,这是因为任课教师讲得很生动,使枯燥的数字变成了一串串美丽的音符,容易理解与记忆,因此,学生在课后认真预习和复习,取得了好成绩。但这个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没有保持下去,因为换了任课教师,而这位教师讲得比较死板、乏味,学生觉得没意思,因此不怎么用心,成绩自然下降了。

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的。例如,大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为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为争取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和荣誉等都属于间接性的动机。那些高尚的、正确的间接性动机的作用较为稳定和持久,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并取得好成绩。而那些为父母、教师的期望或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地位的动机作用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相对比较差,容易受到情境因素的冲击。例如,在学习活动中遇到困难是常事,但受低级的、错误的间接性动机支配的学生在这种时候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与力量,常常半途而废。

(三)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又称内部动机作用,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例如,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改善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愿望等内部动机因素,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外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又称外部动机作用,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例如,某些学生为了得到教师或父母的奖励或避免受到教师或父母的惩罚而努力学习,他们从事学习活动的动机不在学习任务本身,而是在学习活动之外。

研究表明,内部动机可以促使学生有效地进行学校中的学习活动,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渴望获得有关的知识经验,具有自主性、自发性。具有外部动机的学生的学习具有诱发性、被动性,他们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较低(Lee,1991;Spaulding,1992)。

当然,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不是绝对的。由于学习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因此任何外界的要求、外在的力量都必须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需要,才能成为学习的推动力。在外部学习动机发生作用时,人的学习活动较多地依赖于责任感、义务感或希望得到奖赏和避免受到惩罚的意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外部学习动机的实质仍然是一种学习的内部动力。因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内部学习动机,但也不能忽视外部学习动机的作用。教师一方面应逐渐使外部动机作用转化成为内部动机作用,另一方面又应利用外部动机作用,使学生已经形成的内部动机作用处于持续的激发状态。

心理学规律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当态度的对象针对学习活动时,这种态度就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引发并维持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倾向,具有较强的规律性。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学习起因

除了上述分析学生学习动机以外,还有学校、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的问题。若学生处在一种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环境之中,受身边学生刻苦学习、学风浓郁的感染,给学生一种良好的导向作用和良好的学习暗示效应,从而产生自发地、主动地学习的动因;与上进心强的学生同座位,学生内心有一种趣同的倾向,从而产生发奋学习、自觉模仿的主观愿望;学生在正确回答老师的提问后,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肯定,增强了自信心而产生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势,进而不断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等。

指向作用

在上述各种动机中,例如学生奋发学习,挑灯夜战,“闻鸡起舞”,以超乎寻常的毅力和始终处于亢奋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学习的学生,这些学习行为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考取名牌大学的梦想;有些学生不思进取,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学习上被动应付,学习任务难以完成,这些学生学习行为折射出的原因的就是因为一次次在学习上受挫折、丧失了自信心后,放弃了上名校的愿望,学习处于放弃状态,家长或许对自己的孩子“听之任之”;有些学生严重偏科,特别喜欢某一学科,可能是将来上大学时选择该专业等。

强化学习

作为学生,为实现某一目标的初始动机,如果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学习过程中能不断获得成功,品尝了学习成功的快乐,那么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动机就会得到强化,更能自觉维持这一学习行为的持久与落实,甚至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导致信心不足,如果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及亲友或同学能及时做有针对性的工作,那么学生就能坚定学习信念、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行为,不断反思自己,调整好自己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学习动机“矢志不移”,不会因学生不断“失败”轻易改变自己良好的学习动机,而使学习行为得以维持等。

激发培养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那种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实际的主动学习的行为呢?

用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而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简言之,问题情境就是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作业难度是构成问题情境的重要因素。

阿特金森在其成就动机理论中指出,在现实的学习活动中,存在着两类学习者,即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由于绝大部分大学生属于追求成功的学习者,因此我们主要探讨如何到达成功。如前所述,当问题的难度系数为50%时,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强。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仅仅让学生简单地重复已经学过的东西,或者是去学习力不能及的过难的东西,学生都不会感兴趣。只有在学习那些“半生不熟”、“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东西时,学生才感兴趣而迫切希望掌握它。因此,能否成为问题情境,主要看学习任务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适合度如何。如果完全适合(太易)或完全不适合(太难),均不能构成问题情境;只有在既适应又不适应(中等难度)的情况下,才能构成问题情境。那么,教师应怎样去创设难度适宜的问题情境呢?

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发展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它既可以用教师设问的方式提出,也可用作业的方式提出;它既可以从新旧教材的联系方面引进,也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经验引进。例如,在讲解“蒸汽变水”时,教师问:“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在室外说话,空气里会出现什么东西?”学生答:“一团团的哈气。”教师又问:“那么,我们冬天在室内说话,为什么没有哈气呢?”学生一般答不上来,从而构成了问题。这是从学生的日常经验引进,以教师设问方式创设的一种问题情境。又如,在讲授“乘法运算”时,可以先让学生做一些加法题,如“两个5是几?”“三个5是几?”“10个5是几?”等,然后提出“100个5是几?”“1000个5是几?”等。这时,学生可能试图写出一百个或一千个“5”的连加算式。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这样列式会很长,并且算起来相当麻烦,有没有简便算法呢?学生一般找不到。这时教师告诉学生:“简便算法是有的,它叫乘法运算。从现在开始,就来学习这种简便运算。”这是从新旧教材的联系引进,以作业方式来创设的一种问题情境。

以上所举的实例,都是讲在教学开始时问题情境的创设。其实,在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束时,也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实验课上,教师先演示实验或学生先按教师要求进行实验操作,然后针对实验中学生看到的现象,要学生说明现象变化的原因。这是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又如,数学课上,教师在讲解完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后,提出一个异分母加法的题目,以激起学生学习新材料的愿望。这是在教学结束时创设的一种问题情境。 总之,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并且应该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控制动机水平

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Yerks)和多德森(Dodson)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

由此可知,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给予恰当评定

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这是因为,一方面学习者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另一方面学习者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或避免再犯错误而增强了学习动机,从而保持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布克(W.F.Book)和诺维尔(L.Norvell)的一项研究中,让学生又快又准确地练习减法,每次练习30秒,共练习75次。在前50次练习中,让甲组学生知道每次练习的结果,不断鼓励和督促他们继续努力,并对所犯错误进行分析,而对乙组学生不进行反馈,结果甲组学生成绩比乙组学生好。在后25次练习中,给予乙组充分的反馈信息,而甲组学生不知道学生结果,结果乙组学生成绩优于甲组学生。这一实验说明,有关学习结果的反馈信息,对学习动机具有激发作用,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

所谓评定,是指教师在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等级评价和评语。有人认为,外界的等级评定,会抑制学生参加竞争的欲望,经常选择一些不太具有挑战意义的任务,久而久之,在某种程度上就会限制学生的学习。而且即使获得成功,由于任务太简单,也不会产生太大的乐趣,成功的体验少。另一方面,认为过分强调外界的评定,也会抑制学生的内在动机。所以,有人提出来没有必要进行等级评定。哈特(W.Harter)对此进行了实验验证。他让四组学生猜谜,共给予四个等级的谜语。前两组的学生被告知这是游戏,不计分;另两组被试被告知猜谜的结果要进行评定,而且与学业成绩有关。结果,前者选择适合于自己能力的谜语,即选择问题的难度水平恰当,而后者选择的谜语都比较简单,成功之后没有快乐的表情,相反显得较为焦虑。这说明,在有评定的竞争条件下,学生选择的任务都较简单。后来,哈特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研究。对前一组的学生的作文给予实质性的评定;对后一组学生的作文只给予等级评定,却不指出存在的问题。结果发现前者状态下的学生一般对学习感兴趣,愿意写作文,获得成功时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后者状态下的学生即使成功了,也难以归因于兴趣或努力,只是觉得教师给分高或题目太容易写了。虽然等级评定有其弊端,但完全废除它也是不实际的,因此,关键在于恰当地评定等级。

美国心理学家佩奇(E.B.Page)曾对74个班的2000多名学生的作文进行过研究。他把每个班的学生分成三组,分别给予三种作文记分方式。第一组的作文只给甲、乙、丙、丁一类的等级,既无评语也不指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第二组给予特殊评语,即不仅给予等级,而且给评语,但获得同一等级的作文的评语是一样的,不同等级的评语不一样。例如,对甲等成绩,评语为“好,坚持下去”;对乙等成绩,评语为“良好,继续前进”等。第三组除评定等级外,还给予顺应性评语,即按照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加以个别矫正。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的评语对学生后来的成绩有不同的影响。在开学时,学生作文水平差不多。但到期末时,发现作文水平的提高程度不一致。

可以看出,顺应性评语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效果最好;特殊评语虽有激励作用,但由于未针对学生的个别特点,所以效果不如顺应性评语;而无评语的成绩则明显低于前两者。从这个实验中可以发现,评定是必要的,关键在于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评定。通过评定等级可以表明学生进步的大小,即评定的分数或等级并非表明个体的能力而是其进步快慢的指标。让学生明白等级评定的作用,并且教师在评定等级后再加上适当的评语,两者相结合,就会有良好的结果。

维护学习动机

一、奖励和惩罚对学习的影响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奖励和惩罚对于学生动机的激发具有不同的作用。一般而言,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而后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心理学家赫洛克(E.B.Hurlook)曾于1925年做过一个实验,他把106名四、五年级的学生分为四个等组,各组内的能力相当,在四种不同的情况下进行难度相等的加法练习,每天15分钟,共练习5天。控制组单独练习,不给任何评定,而且与其他三个组学生隔离。受表扬组、受训斥组和静听组在一起练习,每次练习之后,不管成绩如何,受表扬组始终受到表扬和鼓励,受训斥组都受到批评和指责,静听组则不给予任何评定,只让他们静听其他两组受到表扬或批评。然后探讨不同的奖惩后果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从练习的平均成绩来看,三个实验组的成绩都优于控制组,这是因为控制组未受到任何信息作用。静听组虽然未受到直接的评定,但它与受表扬组和受训斥组在一起,受到间接的评定,所以对动机的唤醒程度较低,平均成绩劣于受训斥组。受表扬组的成绩优于其他组,而且一直不断地上升。这表明,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有促进作用;适当的表扬的效果优于批评,所以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表扬而非批评。

二、有效地进行表扬和奖励

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促进作用,但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有许多研究表明,如果滥用外部奖励,不仅不能促进学习,而且可能破坏学生的内在动机。但班都拉(1982)认为,如果任务能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或自我价值感,则外在奖励不会影响内部动机。外部强化物究竟是提高还是降低内部动机,这取决于个体的感受与看法。摩根(Morgan?1984)认为个体如何看待奖励非常重要,当个体把奖励视为目标,而任务仅是达到目标的手段时,内部动机就会受损;而当奖励被看作是提供有关成功或自我效能的信息时,内部动机则会提高。 布洛菲(Brophy,1983,1986)总结了有关表扬的文献,提出了怎样使表扬具有最佳效果的建议。他认为有效的表扬应具备下列关键特征:①表扬应针对学生的良性行为;②教师应明确学生的何种行为值得表扬,应强调导致表扬的那种行为;③表扬应真诚,体现教师对学生成就的关心;④表扬应具有这样的意义,即如果学生投入适当的努力,则将来还有可能成功;⑤表扬应传递这样的信息,即学生努力并受到表扬,是因为他们喜欢这项任务,并想形成有关的能力。 但事实上,有效地进行表扬也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课堂中有大量的表扬没有针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而经常给予了那些不值得表扬的行为,或者当学生有进步、值得表扬时,却未能得到表扬。有时,在竞争情境中,某些学生似乎永远得不到表扬,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另外,表扬是否具有内在价值,即是否为学生所期望、所看重,这都影响着表扬的效用。因此,如何适时地、恰当地给予表扬应引起高度重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奖励,把奖励看成某种隐含着成功的信息,其本身并无价值,只是用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对信息任务本身产生兴趣。同时,对于那些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个体而言,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与鼓励,设置情境使其有成功的体验,以免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处理竞争合作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中进行的,课堂中的合作与竞争环境无疑是影响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我们在成就目标理论中谈到,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受到掌握目标、表现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支配。至于个体具体选择哪一种成就目标,一方面取决于他所持有的内隐能力观念,另一方面就取决于外在的课堂环境。

一、课堂目标结构

有关课堂环境对学习动机影响的系统研究始自多伊奇(M.Deutsch,1949)提出的目标结构理论,它是在勒温(Lewin,1942)群体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多伊奇认为,由于团体中对个人达到目标的奖励方式不同,导致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也不同。研究表明,个体相互作用的方式主要有相互对抗、相互促进和互相独立三种形式,与此相对应,也存在着三种现实的课堂目标结构:竞争型、合作型和个体化型。在竞争型目标结构(competitive goal structure)中,团体成员之间的目标具有对抗性,只有其他人达不到目标时,某一个体才有可能达到目标,取得成功;如果其他人成功了,则降低了某一个体成功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境中,个体重视取胜、成功有时更甚于公平、诚实,因此同伴之间的关系是对抗、消极的。在合作型目标结构(cooperative goal structure)中,团体成员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只有所有成员都达到目标时,某一个体才有可能达到目标,取得成功;如果团体中某一人达不到目标,则其他人也达不到目标。在这种情境中,个体会以一种既有利于自己成功也有利于同伴成功的方式活动,因此同伴之间的关系是促进、积极的。在个体化目标结构(individualistic goal structure)中,个体是否成功与团体中的其他成员是否达到目标无关,个体注重的是自己对学习的完成情况和自身的进步幅度。在这种情境中,个体寻求对自己有益的结果,而并不在意其他个体是否取得成功,因此同伴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独立、互不干涉的。大量研究表明,三种课堂结构激发的是学生三种不同的动机系统。

二、竞争型课堂结构激发以表现目标为中心的动机系统

竞争使学生的注意力指向他们自己能够完成学习的能力,而不是指向“怎样”完成当前的学习。所获得的成绩本身并无意义,只有同别人进行相互比较后才变得可以解释,从中鉴别出自己能力的高低(Nicholls,1979)。竞争情境的最大特点是能力归因,学生认为获胜的机会与个人的能力直接相关。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有竞争能力时,就会积极活动,争取成功。当认为自己无竞争能力时,自尊就会受到威胁,因而会逃避竞争情境。 竞争激发了学生用社会标准进行比较,而社会标准充分地提供了关于一个人的能力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唯独最有能力、最自信的学生的学生动机得到了激发,而能力较低的学生明显感到,将会在竞争中失败,他们通常回避这种情境。一般来说,他们所采取的回避竞争和社会比较的方式是,选择极为简单或极为困难的学习任务,而回避中等难度的学习任务。然而,在实际教学情境中,中等难度的学习(即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是最恰当的学习任务,可以使学生在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上提高更快。 埃姆斯(Ames,1983)研究了竞争对自我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竞争突出了个体对能力的感知。竞争获胜者夸大他们的能力,认为自己比竞争对手更聪明,更优越;而竞争失败者则认为自己天生无能。也就是说,能力的自我感知很容易随着成功的出现而被夸大,随着失败的出现而被贬低。

三、合作型课堂结构激发以社会目标为中心的动机系统

合作情境涉及到为共同目标而工作,因此,在合作情境中常常出现帮助行为。帮助既是援助他人,也是承担合作学习中的工作,帮助和合作是不可分的。研究发现,取得成功的合作小组成员,都认为同伴的帮助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合作情境的另一明显特点是共同努力。学生之间存在着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他们共同努力,共享成功的奖励。在合作情境中,每个成员都尽全力为集体的成功而工作,积极承担集体义务。 当要求儿童在合作性集体中学习时,即使儿童之间的成绩具有显著差异,儿童也认为他们的水平、能力是相近的。也就是说,这种关系会引起一种平等的自我评价,强调了“我们共同”的感受。尤其在能力的自我感知上,合作情境下学生注意力的中心放在个体特征之外的集体成就上。

在进行自我评价时,集体目标或集体成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不仅仅是自我的因素。在成功与失败的集体结果下,即使是成就相近的个体,他们的自我评价也具有差异性。也就是说,个体在成功的集体与在失败的集体中,对自己的成就会有不同的评价。

四、个体化课堂结构激发以掌握目标为中心的动机系统

个体化结构很少注重外部标准,强调自我发展和自身进步。由于个体化结构强调的是完成学习活动本身,即个体对学习本身的兴趣,而不注重他人是否完成任务,因此它强调只要自己努力就会完成任务,获得自我的进步和水平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产生很强的自豪感;失败则会产生内疚感,但也不会认为自己无能,而是通过增加努力或寻找更好的学习方法来争取下次的成功。

由于个体化情境强调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注重自己与自己比较,不在意别人的学习如何。因此学生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成功。他们对自己表现出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会不断提高。这种学生即使在遇到失败时,也不会否定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会降低自我评价,而是认为自己努力不够或方法不对,坚持认为自己有能力获得成功。

总之,三种课堂结构都能在不同的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Slavin,1995),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改善同伴关系。不过,他认为,要使得合作学习有效,必须将小组奖励与个人责任相结合。也就是说,当合作小组达到规定的目标时,必须给予小组奖励。这样,才能使小组成员感到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从而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绩。同时,小组的所有成员必须都对小组的成功作出贡献。当每一名小组成员对小组的成绩都负有责任时,所有成员才会积极地参与到小组的活动中去,使所有成员都有取得进步的机会。否则,极有可能产生责任扩散和“搭便车”现象。

五、正确认识并妥善组织竞赛

虽然大量研究表明,竞争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但完全取消竞争也是不现实的,关键是如何正确使用竞争手段。学习竞赛以竞赛中的名次或胜负为诱因,可以满足学生的附属和自我提高的需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影响其学习效果。当然,学习竞赛对于不同水平的学习者的影响不同。对于成绩中上的学生影响最大,因为这种人通过努力可以不断提高名次。而对成绩极优或极差者,学习竞赛的影响甚微。因为优等生每次都取得好名次,从而认为自己无须努力也能成功,故激励作用不大;而差等生从来没取得过好名次,认为自己根本没有成功的希望,故竞赛对他们也没有什么作用。并且,学习竞赛往往是对不合作的一种无形的鼓励,不利于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的建立。 总之,学习竞赛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我们既不能简单的全盘肯定,也不能简单的全盘否定。如果在竞赛中不注意思想教育,把竞赛仅作为激励学生个人自尊心与荣誉感的措施,势必会产生消极影响;相反,如果能在竞赛中结合思想教育,使竞赛成为激励学生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的手段,则是可取的。当然,要想发挥其积极作用,在竞赛标准上应体现出鼓励进步和团结互助,尽量多用集体或小组竞赛,而少用个人竞赛,并鼓励学生开展“自我竞赛”。这样,有利于使先进更先进,后进变先进,团结友爱向前进;有利于防止自卑心理、骄傲情绪和个人主义等不良倾向。

促使学生努力

在这维纳的成就归因理论模型式的指导下,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不仅解释了以往学习结果产生的原因,而且更重要的是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

一、归因方式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研究表明,不同的归因方式将导致个体不同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反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⑴对成功与失败的情感反应。当学生成功时会感到高兴,但只有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时,个体才会感到自豪与满意。如果认为成功是源于他人或外部力量,则学生的情感反应是感激而不是自豪。相反,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如不努力或无能,则会感到自责、内疚或羞愧。如果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感到生气或愤怒。

⑵对成功与失败的期望。学生将成败归因于稳定因素时,对未来的结果的期待是与当前的结果一致的,也就是说,成功者预期着以后的成功,失败者预期着以后的失败。例如,把失败的原因看作是自己能力差,那么个体就会担心下一次还会失败,因为能力是比较稳定的,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变。相反,若将成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则对以后成败的预期影响较小。

⑶所投入的努力。若学生认为失败是由于不努力造成的,即如果自己努力学习,确实有能力取得成功,则他们在以后有可能更加努力,遇到困难也能坚持。若将失败归因于缺少能力,也就是说,即使努力也不能成功,则他们很容易放弃,尽管有些任务是他们以前成功地完成过的。研究表明,后一类学生很容易产生习得无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

⑷自我概念。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越来越坚信能力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心理特性。如果不断地成功,则他们的自我概念中就会包含着较高的自我效能,否则自我效能感就会较低。

二、积极归因训练

既然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到主体今后的行为,也就可以通过改变主体的归因方式来改变主体今后的行为。这对于学校教育工作是有实际意义的。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即进行正确归因;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积极归因,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

积极归因训练对于差生转变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差生往往把失败归因为能力不足,导致产生习得无助感,造成学习积极性降低。因此,有必要通过一定的归因训练,使他们学会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努力,从失望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在对差生进行归因训练时,往往是使学生多次体验学习的成败,同时引导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与否。如维纳归因模式所述,努力这一内部因素是可以控制的,是可以有意增加或减少的。因此,只要相信努力会带来成功,那么人们就会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坚持不懈地努力,并极有可能导致最终的成功。

德韦克(1973)曾对一些数学成绩差又缺乏自信的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在训练中,让他们解答一些数学题。当他们取得成功时,告诉他们这是努力的结果;而当他们失败时,告诉他们这是因为努力还不够。经过一段训练后,学生不仅形成了努力归因,而且增强了学习的信心,提高了学习成绩。再如,香克(D.Schunk,1984)的研究表明,在归因训练过程中,一方面使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努力不够,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努力因素;另一方面也应对学生努力的结果给予反馈,告诉他们努力获得了相应的结果,使他们不断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这样,他们才能真正从无助感中解脱出来,从而坚持努力去取得成就。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只要教师们有效地利用上述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就有可能学得积极主动,并学有成效。

构成因素

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不是单一的结构,而是由各种动力因素组成的复合体。其中包括:学习需要,学习兴趣、爱好,对学习必要性的认识,学习的情绪、意志因素等。

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引起学习的原因,后者是学习要达到的结果。但是,学习目的又常常是引起学习动机的诱因,对学习动机的激发、维持起支配和调节作用。

学习动机的分类苏联心理学家А .Н.列昂节夫、Л.И.包若维奇等把学习动机分为两大类,即“直接激发活动的”动机(如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内容的兴趣、克服学习困难的欢快等)与“确定活动意义的”动机(如为了获得父母或教师的表扬、博得同学的尊重、取得高分数准备升学、了解到学习的社会意义等)。这两类动机不仅具有不同的功能、起源与相互制约性,而且都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他们认为,前一类动机对年幼学生往往具有支配作用,后一类动机,特别是与未来需要结合的社会性动机对年长学生越来越显得重要,但要想使学生能正常地进行学习活动和形成良好的个性,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加以培养。

国外专家

美国一些心理学家则把学习动机同需要联系起来进行探讨,如H.A.默里认为,学习动机主要是个人想得到别人或团体的承认或肯定的 “交往需要” (need for affiliation)与个人想取得优胜、自我改进的“成就需要"(need for achievement)。美国J.M.索里和C.W.特尔福德把人的学习动机分为交往性动机和威信性动机(或称追求声誉的动机)。D.P.奥萨贝尔则把学习动机称为求成动机,认为是由认知需要、从属需要和自我提高需要构成的。 [3]

国内研究

中国教育心理学家一般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或分析其结构:①从起源上看,有直接的学习动机与间接的学习动机。前者指由学习活动本身或学科内容的吸引性而直接引起的内部动力状态,如对学习活动的好感、好奇心、兴趣、求知欲及克服困难的欢快体验等;后者则指由于了解学习的社会意义而间接引起的对待学习的态度,如想满足成人的期望,博得集体舆论的好评、争取做优秀生、志愿升学或就业,为建设事业或实现人类理想作贡献等。直接的学习动机比较具体,带有更多的近景性,且有实效;间接的学习动机具有更多的社会性与理智色彩,既富有远景性,又有概括而持久的定向作用。两者虽有质的差别,但是它们是相互制约的。教育者若能促进学生这两类动机的发展与有机结合,就会使它们成为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巨大动力。②从内容的性质上看,学习动机有水平高低与正误之分。儿童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其学习动机总是跟一定的思想观念及其倾向一同发展的。当儿童的学习动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情境性的外力影响时,这种他律的动机还是低水平的;而各种学习动机一旦以自己的意识倾向为核心并处处受其支配时,这种自律的学习动机就达到了高级水平。即使是高水平的学习动机也有好坏之别,主要是看它服从于什么样的意识倾向与行动,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前进与发展。如果学生以利他思想或以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原则为核心,其学习动机就是正确的、高尚的;反之,如果他们处处只关心自己,以争名夺利作为学习的动力,这种学习动机就是平庸的、错误的。虽然利己的学习动机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它经不起生活的考验。所谓动机教育主要就是培养学生具有高水平的、正确的学习动机,它是人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从实际效能上看,有主导性学习动机与辅助性学习动机。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往往拥有许多、甚至性质不同的学习动机,但在一段时期内或对待某件事情上,总有一些或一种动机处于实际的支配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而其他动机则退到从属地位,只起辅助作用或不再起作用。例如,一个学生渴望成为受人尊重的优秀生,但他对数学有兴趣而不爱好语文;如果他在语文课上不认真听讲,却悄悄地做数学题,这说明直接的学习动机在他身上仍占有主导地位;假若他对两门课都同样地努力学习,这就表明间接的学习动机对他说来已成为主导动机。有时候,一些学生只关心自己的成绩而不愿帮助后进同学学习;而另一些学生不仅自己努力学习,也经常挤出时间给同学补课,这就表明利己的学习动机与利人的学习动机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占有不同的优势。教育者如果希望学生具有强大的学习动力,不仅应当设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还应当使它统帅各种辅助性的动机,综合地发挥作用。

学习动机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通过教育教学过程加以培养,比如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帮助学生通过直观或实践活动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对于缺乏学习动力的学生,还可以利用其爱好游戏或体育等原有动机,通过必须掌握知识才能完成的游戏或体育活动造成动机的转移,以形成学习的需要。当学生已经有了种种学习需要之后,为了使他们得到维持、加强或进一步发展,还必须做好动机的激发工作,如采取新颖而生动的教法、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适当开展学习竞赛等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