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談讀書治學
季羨林談讀書治學 |
出版時間:2006-6-1
字數:130000
紙張:膠版紙
作者:季羨林
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
品牌:當代中國出版社
書名:季羨林談讀書治學
印次:1
ISBN:7801704762
版次:1
頁數:159頁
開本:16開
目錄
基本內容
季羨林先生是學術大家。他讀了套子書,研究了一輩子學問,在許多學術領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他是怎樣讀書的?又是怎樣治學的?他的讀書和治學經驗是什麼?他眼中學術界前輩們的治學經驗是什麼?
本書匯集了季羨林先生專門談讀書、治學和他介紹學術界前輩治學經驗的文章。這些文章對廣大學生和學者,都會有所啟迪。
本書也是季羨林研究所成立以後組織編寫的系列書之一。第一本是《季羨林談人生》。季羨林研究所和當代中國出版社還要陸續合作,推出新書。
推薦
《季羨林談讀書治學》也是季羨林研究所成立以後組織編寫的系列書之一。第一本是《季羨林談人生》。季羨林研究所和當代中國出版社還要陸續合作,推出新書。
媒體推薦
翻開書印入眼帘的就是這麼一句:「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於是愛書喜歡讀書的我毫不猶豫地買下了這本書《談讀書治學》。開篇季羨林是用張元濟先生這句「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說明「人必須讀書,才能繼承和發揚前人的智慧。人類之所以能進步,靠的就是能讀書又寫書的本領。」
這是一本關於如何讀書學術界前輩如何治學的書籍,雖然我不是搞學術論文的,但我卻在其中得到啟發和共鳴。
我很羨慕他那幾間收藏了幾萬本書的書齋,喜歡他對書的稱呼,他說書是他的朋友,而且是密友,這也是長久以來我對我的書的感覺。「……我兀坐在書城中,忘記了塵世的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廣,宇宙之大,此時卻仿佛只有我和我得書友存在。窗外粼粼碧水,絲絲垂柳,陽光照在玉蘭花的肥大的綠葉子上,這都是我平常最喜愛的東西,現在也都視而不見了。連平常我喜歡聽的鳥鳴聲『光棍兒好過』,也聽而不聞了。……」雖然我的藏書沒有季老先生的百分之一,但我發現普天下愛書的人的想法都是一樣的,對書的感覺也都是一樣的,這讓我讀着季老先生的文章感到深深的暖意。
而喜歡書的人收集資料也居然有類似的行為,利用電腦也就是為了收集資料,而最常見的辦法也是使用卡片,見到什麼記下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呵呵,看到季老先生的這些行為,我真的從心底有非常熟悉的感覺,因為我也是這樣收集資料的,家裡曾經也有不少的小字條,上面都是我從報紙或者從雜誌或者從書中摘錄的,同季老先生不同的是,他是個學術大家,他收集的資料都是為了研究學術的,而我收集的是我喜歡的或者是我寫小說要用到的。
季老先生說了他最喜愛的十本書,司馬遷的《史記》、《世說新語》、陶淵明的詩、李白的詩、杜甫的詩、南唐後主李煜的詞、蘇軾的詩文詞、納蘭性德的詞、吳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紅樓夢》,我又是一陣竊喜,雖然季老先生不喜歡看小說,我是個很喜歡看小說的人,可是他喜愛的這十本書我也都喜歡!他還推薦了十本書,裡面其中六本是他喜愛的書,另外三本是陳寅恪的《寒柳堂集》和《金明館叢稿》及德國呂德斯德《印度語文學》。 季老先生真不愧是個學術大家,在書中他談到了讀書,也談到了很多治學的經驗,因為有的方面我沒有涉及不懂,我只說我比較熟悉的也是當前國人個個都在推崇的學外語,我對他書中如何學習外語的方法是非常推崇的,他書中舉例說的是學德語,「……你只需找一位通德語的人,用上二三個小時,把字母讀音學好,從此你就可以丟掉老師這個拐棍,自己行走了。你找一本有可靠的漢文譯文的德文科技圖書,伴之以一本淺易的德文語法。先把語法了解個大概的情況,不必太深入,就立即讀德文原文,字典反正不能離手,語法也放在手邊。一開始必然如墮入五里霧中。讀不懂,再讀,也許不止一遍兩遍。等到你認為對原文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為了驗證自己了解的正確程度,只是到了此時,才把那一本可靠的譯本拿過來,看看自己了解得究竟如何。就這樣一頁頁讀下去,一本原文讀完了,再加以努力,你慢慢就能夠讀沒有漢譯本得德文原文了。」這種方式是很有效的,其實學語言也是如此,不是有人說把一個字都不認識的人丟到美國去,不到幾個月,他一定會學一口流利的英語。
關於我國文藝理論在國際上「失語」問題他也談得很讓人好好思索:「……我們之所以在國際上失語,一部分原因是歐洲中心主義還在作崇,一部分是我們自己的腰板挺不直,被外國那一些五花八門的『理論』弄昏了頭腦。我個人覺得,我們有悠久雄厚的基礎,只要我們多一點自信,少一點自卑,我們是大有可為的,我們決不會再『失語』下去的。但是茲事體大,決不會是一蹴而就的事,我們必須付出艱苦的勞動,多思考,勤試驗,再不薄西方愛東方的思想指導下,才能為世界文藝理論開闢異國新天地。任何掉以輕心的做法都是絕對有害的。」 季老先生不但在書中談學術研究談翻譯談良心道德,還大膽的提出中國通史和文學史要重寫等理論;在書的後面一部分,他還
談到了他的德國教授瓦爾德施米特教授,瓦爾德施米特教授讓學生終生難忘的是「……沒有創見,不要寫文章,否則就是浪費紙張。有了創見寫論文,也不要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空洞的廢話少說,不說為宜。」 另外他還講到了陳寅恪、胡適、朱光潛和湯用彤的為人和為學。季羨林的思想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書,讀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卻像一目見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隱於無形。「這些文章對廣大學生和學者,都會有所啟迪。」季羨林老先生讀了一輩子書,研究了一輩子的學問,是可以讓人五體投地的佩服的,認真向先生學習,這本《談讀書治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旁徵博引,論證古今,娓娓道來,充分展現了季老先生不僅在學術上非常嚴謹,而且人格上非常高尚。相信大家都會喜歡這本書的。(藍劍紫)
《季羨林談讀書治學》讀後感
李文祥
應當說,談讀書論學問,是讀書人永遠感興趣的話題。怎樣讀書做學問是因人而異的,沒有一定之規與模式,但人們在實踐中總結出的科學方式與方法,尤其是大師們的成功經驗與做法,是值得學習與借鑑的。當代中國出版社新近出版了一本《季羨林談讀書治學》的小冊子,是季羨林先生專門談論自己讀書、治學體會的文章匯集,其中還介紹了諸如陳寅恪、胡適等學術界前輩的治學經驗。拜讀後感受很多,也深受啟發。
季先生是學術大師。他讀了一輩子書,研究了一輩子學問,在許多學術領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僅專著就有100多部。由他談讀書治學論學問,是當之無愧的;他在長期的讀書生涯中,摸索、積累與總結出的一些做學問的經驗與做法,是值得我們後人學習、汲取與借鑑的。季羨林早年就讀於德國一所大學,並獲得瓦爾德施米特著名教授的博士學位。德國教授在大學裡是至高無上的,不肯輕易收博士生,一旦收留,對博士生的論文要求又高又嚴。季羨林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很是下了一番功夫。待論文寫成後,他又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完成了一篇很長的緒論,自我感覺良好。當他把緒論交給教授時,不但沒有得到誇獎,反而被退了回來,徹底給否定掉了。教授對他說:「你的文章(緒論)費勁很大,引書不少。但都是別人的意見,根本沒有你自己的創見。看上去面面俱到,實際毫無價值。」在這劇烈的打擊面前,他悟出了這樣的道理:「沒有創見,不要寫文章。」從沉痛的教訓中總結出的這一真理,成為日後季先生寫文章的信條,並堅持了一輩子。收集在這本小冊子中的近40篇文章,可以說篇篇都有着新意與見解。與此同時,他的學問之道也頗見特色。
在一般人眼中,像季羨林這樣的大師級學者,做學問會有一套獨特的辦法,一定很神聖、很神秘。其實,季先生讀書治學的做法也很平常,使用的是笨辦法,是從基礎做起的。通常情況下,他「是用比較大張的紙,把材料寫上。有時候隨便看書,忽然發現有用的材料,往往順手拿一些手邊能拿到的東西,比如通知、請柬、信封、小紙片之類,把材料寫上,再分類保存。」他順便介紹道:向達先生在做學問時亦是採用這種辦法,即「把材料寫在香煙盒上。」而陳寅恪先生採用的辦法則是,把有關資料用眉批的形式寫下來:「今天寫上一點,明天寫上一點,積之既久,資料多到能夠寫成一篇了,就從眉批移到紙上,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
他們的這些做法雖各有不同,但則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既動腦又動手,扎紮實實從一點一滴做起,認真積累資料,在吃透材料的基礎上,深入研究問題,再科學運用材料。寫出的文章(出手的成果),才有見地,有說服力,更有價值。這使我聯想到,在電腦早已普及的今天,還用得着這種手工作業嗎?回答是否定的。電腦里儲存的資料固然應有儘是,但那是人家的,並未轉化成自己有用的材料。再說,電腦里的資料太多太雜,往往使人眼花繚亂,無所適從,難以辨別真偽,或淺嘗輒止。正如季先生在書中的文章中說的那樣:如果你的腦海里沒有這方面的問題,所有的資料對你都是無用的。反過來說,只要腦海里有某一個問題,一切資料,才有可能對你有用。這就告訴我們,不論通過什麼渠道,採用何種手段搜集資料、做學問,都是在深入思考問題的基礎上進行的。不論什麼時代,工具如何先進,要想在專業上有所建樹,在學術上有所成就,必須沉下心來,老老實實思考些問題,認認真真搜集屬於自己的資料,踏踏實實做點學問,來不得半點虛假,除此以外,別無捷徑可走。有一分投入,才有一分收穫。
季先生在他的大半生中,既教學又搞科研,有一陣子還擔任大學主要領導,社會活動肯定少不了,哪來得那麼多時間著書立說,寫下那麼多文章?讓人難以理解,這裡固然有其「秘訣」。他在書中寫道:「我既然沒有完整的時間(寫文章),就挖空心思利用時間的『邊角廢料』。」在會前、會後,甚至在會中,構思或動筆寫文章。有不少會,講話空話廢話居多,傳遞的信息量卻不大……在這時候,我往往只是用一個耳朵或半個耳朵去聽,就能兜住發言的全部信息量,而把剩下的一個耳朵或一個半耳朵全部關閉,把精力集中到腦海里,構思,寫文章。當然,在飛機上、火車上、汽車上,甚至自行車上,特別是在步行的時候,我腦海里更是思考不停。積之既久,養成『惡』習,只要在會場一坐,一聞會味,心花怒放,奇思妙想,聯翩飛來,『天才火花』,閃爍不停。在掌聲中,一篇短文即可寫成。」這是一種態度,是一種追求,是一種本事,更是一種精神與境界。
在我看來,不論在何種環境下,只要勇於確立這種鍥而不捨的鑽研精神,明確方向與目標,並持久以恆,堅定的走下去,勝利的「果實」就會頻頻向你招手。
在我熟悉的一些知識圈裡的人,當年的確才華出眾,亦立過大志,曾亦轟轟烈烈拼搏過一陣。然而,熱度過後,就涼在一邊了,久而久之,學業上大都平平。還有一種情況,研究學問,寫文章,像狗熊掰棒子,一個題目(問題)做完了,一篇文章寫成了,便轉移了視線,不再問津了。這樣一個研究問題、做學問的態度與方式,很難在學術領域,在專業上,有所見樹,有所作為,即便有,也是蜻蜓點水。大師則不然,他是始終持這樣一種態度與做法:抓住一個題目,得出了結論,寫成了文章後,並不把它置諸腦後,而是念念不忘,甚至終生不放。1947年他發表過一篇論文《浮屠與佛》,限於當時的條件,文中有幾個問題勉強得到解決,後心裡總是不踏實,時常掛在心上。直到1989年,季先生獲得了新的材料,便又寫了一篇論文,解決了那些懸而未決的問題。季羨林先生對此反覆強調:「學術問題,有時候一時難以下結論,必須鍥而不捨,終生以之,才可能得到越來越精確可靠的結論。」時代在發展,情況在變化,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還會出現,學無止境,真理的探尋沒有終結。在學術上,只有孜孜以求,永不滿足,才能不斷有新的收穫,有所發現,有所前進。
季羨林談讀書治學
初中和高中的時候做閱讀理解,記得做過幾篇季羨林先生寫的文章,可是當時對於季羨林先生的學術成就以及為人毫不了解。五年前在網絡上認識了一個台灣教中文的老師,從她那裡了解到了更多關於季羨林先生的事情,尤其是學術成就方面以及勤勉嚴謹的治學為學作風。當時給我印象最深刻的,而且確確實實影響了我,並且一直影響到現在就是那個中文老師給我講的季先生的作息時間。不多當時我想我可能一輩子也不會去讀季先生關於吐火羅文的文章。其實我想季先生在社會上應該一直是寂寂無名的,但在專門的學術領域一定是如雷貫耳。不過隨着去年年度十大文化人物的評選,季先生進入人們的視野,並且越來越熱。於我,則是在今天讀到了季先生的一本非學術性著作,一本季先生談讀書與治學的好書。
季先生對於讀書的重要性的文章,無須多說了,我的志趣也與此相和,不過還是給了我一些新的提示,有時間的話,應該看一看《世說新語》和《儒林外史》,這兩本書以前是從未列在我的計劃讀書目中的,今天要列近來了,呵呵。對了,還有李義山的詩,華麗的詞藻,聲韻鏗鏘,尤其是純詩的特點,與我對於文學性的東西看法也是有共通處的。
說到藏書,就算我以每周一兩本的速度買進,閱讀,消化,這一輩子我也看不了多少書,所以還是專精一門比較好,前輩的高山仰止是我永遠無法企及的。更何況現在錢少書貴,只能充分利用借書來看,所以更談不上會有什麼藏書了。現在回想大學五年,很後悔當初沒有充分利用學校的圖書館,沒有如饑似渴的學習知識,五年的時間,永遠不能回來,只能時刻提醒自己從今以後的日子不要再有這種遺憾與後悔了。
在治學方面,季先生說了很多原則,簡而言之:
第一:抓住一個問題終生不放,即使寫成文章,也要時刻負責,念念不忘(於我,既是城市規劃,將多學科引入到城市規劃中來,建立起一種大規劃,可以真正造福百姓的規劃)。
第二:搜集資料必須有涸澤而漁的氣魄(這方面我想更多的是針對人文科學而言,如果是做自然科學的話,可以相當專精,雖然儘可能多的知識可以互相啟發,借鑑,但是如果精力不允許的話,專注於一點也許是更好的方法。可是我做的這個學科剛好是橫跨自然與人文科學,註定我將相當辛苦,沒辦法的事情,這是你的使命和責任,呵呵)
第三: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這是個字於做學問的重要性,我認為是不證自明的。無須論述。
第四:沒有新意,不要寫文章。這一點應該定義為知識分子的基本操守,不過在沒有新意不要寫文章這裡,還有一種是非主動造成的,比如不知道國外的最新成果,結果人家研究的很透徹了,自己這邊還費很大的力氣另起爐灶,最後貽笑大方,而且這種情況也是張梅玲告誡過我的,我必須時刻注意。現在英語不好,還沒有能力關注國際上最新的雜誌,但是,至少國內的《規劃師》和《城市規劃》會看必須每期必看。雖然國內的城市規劃大部分是胡說八道,但即使這樣,也必須關注才行。 第五:學術良心或學術道德:印尼政局或曲解證據,皆認為不德,凡採用舊說,必明引之,剿說認為大不德。孤證不為定說。其五反證者孤存之。得有續證,則漸信之。遇有力之反證則棄之——梁啓超《清代學術概論》。這裡雖然只是提綱挈領簡單說了幾點,但卻也是至關重要的幾點。以後做學問,必當時刻以此幾點自律。
第六:滿招損,謙受益:真的謙,而不是假謙真滿
第七:對待不同的意見:從學術的角度,而不要有任何不理性的成分。
第八:由博反約,這其實說的就是知識面要廣,而研究又要專注於一點。真正做到有所成就。研究的成果要有深度,有價值,有意義。
從事科研工作需要具備的方面:理論,知識面,外語,漢文
理論,在這裡也就是方法論的意思,比如我正計劃要看的《科學與懷疑論》這類凌駕於所有學科之上的哲學。不過一直沒有看過《資本論》,所以對馬克思主義保留意見。一切還是不能人云亦云,尤其是這種方法論的東西,更不能誤入歧途 知識面:季先生這麼大歲數了都能說到學科界限越來越模糊,邊緣學科和交叉學科越來越多,我這種年輕的小輩更不能偷懶了。
外語:痛心疾首……我真的要認認真真地學一下英語了,英語精通之後還應該學一學德語法語之類的語言……列入計劃 漢語:我想這方面對我是沒有問題的,而且也許是我做研究唯一不成為障礙的方面了。
關於做學問的三個境界:真的沒想到,我在去年寫的blog中,關於這三重境界的見解居然與季羨林先生的說法一致。呵呵。 勤奮,天才,機遇:不想說了,努力去做吧。十年之後不是成妖就是成人妖。
模糊,分析,綜合:在這裡的觀點,我不知道季先生是否了解複雜性科學,但這裡所闡述的,已經隱隱有複雜性科學,系統論,協同論等這些前沿學科的觀點。而這方面我是稍微了解一點的,所以就不詳細做筆記了。
季羨林先生的義理:東西方思維模式不同,東綜合和西分析。現代科學的發展,似乎已經開始由分析的方法逐漸轉向綜合的方法。通向真理的道路,也許並非只有一條。(這裡同樣有複雜性科學的意味)
季先生的一些具體的想法:
1:漢語語法需要研究。(最好的就是能成為一種世界語,呵呵)
2:中國通史必須重寫。其實,季先生的意思就是「請以客觀的,歷史的角度來記錄歷史本身,而不要摻雜着一時的意識形態與政治」(其實,對於稍微有點分辨力的人,在看那些摻雜着意識形態的書的時候,自然能把它們剔除出去,但就怕那個寫書的人稍微高明一點,隱匿甚至歪曲證據,這時候,最好的就是完全拋棄,不要看二手資料,直接看《二十四史》算了) 3:中國文學史必須重寫。季羨林的看法:衡量一部文學作品的標準,藝術性絕對不應忽視,甚至無視,因為藝術性是文學作品的靈魂。如果缺乏藝術性,思想性即使再高,也毫無用處,這樣的作品絕不會為讀者接受。(其實這一點的原因和上一條一樣,就不說了,GCD)
4:美學研究的根本轉型。中國的美學是一種綜合性的大美,同中國的文化底蘊一脈相承。
5:文藝理論在國際上「失語」的問題。原因還在於上面美學研究提到的那個。但這也許恰恰是祖先給我們的恩賜。(因為這個原因,有機會要看一看《文心雕龍》和《詩品》)
從《瓦爾德施米特教授治學經驗之談》這篇文章中,看到了一個嚴謹治學的教授的作風,遺憾的是我大學已經畢業,卻從未遇到過一個這樣的老師,不知以後讀碩士博士的時候,能否遇到,就算遇到,也許也是國外大學的教授了。不過等我可以育人的那一天,必會是一個極好的教授,呵呵。
中國文化的內涵:中國文化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認識、理解、欣賞等,這屬於知的範疇;一部分是綱紀倫常、社會道德等,這屬於行的範疇。這兩部分合起來,形成了中國文化。在這兩部分後面,存在着一個最為本質,最具有特徵的、深意的中華文化。
在行的方面產生影響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面起決定作用的則是佛道兩家。潛存於這二者後面那一個最具中國特色的深意文化是三綱六紀等倫理道德方面的東西。(這裡的說法與黃仁宇在「統一與分裂」那一節中所說觀點是一致的,不詳述) 中國文化的特性最明顯的就是深義文化,就是他的倫理色彩,所張揚的三綱六紀,以及解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精神(這與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甚至印度來的佛教,都必要在這些方面做出順從的改變,才能立足)
還要詳細說一點:中國的文化對於佛教中的知行兩部分也是採取的不同態度。對於知的部分,即認識宇宙,人生和社會的理論部分,我們儘量吸收,稍加改易,促成了新儒學的產生。中國道家也從佛教理論中吸收了不少東西。但是在行的方面,則儘量改易。
文化與氣節:氣節屬於倫理道德範疇。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一樣強調氣節,而且中國歷來評判人物,總是道德文章並提。道德中就包含着氣節,也許是其中最重要的成分。如果一個人縱使學術成就很高,但在氣節方面有虧,在學問與藝術也都不值錢了。(這點,中國與其他國家非常之不同。但黃仁宇站在大歷史的角度評說春秋戰國至明的3000年歷史,已經是儘量不過分顧及這方面了)
愛國主義:愛國主義在中國有極悠久的歷史傳統。中國的知識分子,一向有極強的參政意識。「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就是這種意識的具體表現。仔細分析,愛國主義有狹義與廣義的。對敵國的愛國主義是狹義的,在國內的愛國主義則是廣義的。關於在國內的愛國主義:因為在中國古代,忠君就是愛國,所以是不嚴格區分的。正如陳寅恪先生所說:「若以君臣之綱言之,君為李熠亦期之以劉秀」。
胡適先生的學術成就和治學方法:不說胡適先生對文言等事物的激進態度,只認識一下實驗主義的蘇格拉底法則,雖然初中的歷史書上就學到了胡適領導五四新文化運動,白話文運動,提出「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但是直到今天,才了解到他所以有這種提法的思想淵源。(有點類同前幾天讀到漢武帝劉徹那裡的情形)
朱光潛先生的為人與為學:只能說很羨慕季先生親自聆聽了朱光潛先生的美學課程。不過還好,這周去圖書大廈買兩本朱光潛先生的美學著作,聊勝於無,或者說穿越時空聆聽朱先生的教誨。
(關於陳寅恪與胡適兩人的文章,還有更前面一篇關於文化到大眾中去的文章,我不知道有些內容是否出自季羨林先生的本心。如果是,我無話可說;如果不是,我只能說在字裡行間體現着您的反抗,但遠遠不夠硬朗。當然了,如果足夠硬朗的話,我也就看不到此書了,呵呵。
其他總結性的話不想說了,一本書看過兩遍了,有些東西應該時刻銘記在心的。
季羨林,一個真正的學者。
目錄
「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
對我影響最大的幾本書
我最喜愛的書
推薦十種書
我的書齋
我和書
我和北大圖書館
抓住一個問題終生不放
搜集資料必須有竭澤而漁的氣魄
如何搜集資料
如何利用時間
才、學、識
研究學問的三個境界
勤奮、天才(才能)與機遇
把學術還給人民大眾
關於考證
我的考證
再談考證
關於義理、文章與考證
必須中西兼通,中外結合,地上文獻與地下考古資料相結合
「模糊」、「分析」與「綜合」
談翻譯
研究、創作與翻譯並舉
漢語與外語
沒有新意,不要寫文章
學術良心或學術道德
滿招損,謙受益
對待不同意見的態度
我學術研究的特點和範圍
學術研究發展的軌跡--由考證到兼顧義理
我的義理
一些具體的想法
瓦爾德施米特教授治學經驗之談
陳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胡適先生的學術成就和治學方法
朱光潛先生的為人與為學
湯用彤先生的為人與為學
後記
作者簡介
季羨林生於1911年8月6日,山東臨清市人。1930年入於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專修德言語,1935年入德國哥廷根大學主修印度學,先後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羅文等古代語言和德文、法文、英文、俄文、拉丁文、阿拉伯文等現代語文。在哥廷根科學院院報上發表論文多篇。1946年回國,受胡適、傅斯年、湯用彤三位先生之聘,為北大教授,並創辦東語系,進行東方學研究。195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78年後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等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