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節周皇后
孝節烈皇后
孝節烈皇后(1611年—1644年),明思宗崇禎皇帝的皇后。本名周玉鳳,別稱周皇后,字號孝節烈皇后。諡號孝節貞肅淵恭莊毅奉天靖聖烈皇后。甲申國變,於坤寧宮自盡殉國,與崇禎帝合葬于思陵。
孫承恩《思陵典禮記》記載:「後生辛亥(即1611年)三月二十八日子時。」「初為信王妃,曉書畫,亦諳藥性,在潛邸,與上甚和莊,既冊立,協謀去魏逆,稱賢功。」
孝節烈皇后 | |
---|---|
| |
出生 |
1611年 蘇州 |
逝世 | 1644年 |
民族 | 漢 |
目錄
人物生平
周皇后是位美麗端莊的女子,皮膚潔白如玉,國色。《崇禎宮詞》記載她:「皇后顏如玉,不事塗澤」。《舊京遺事》記載:「烈皇后聖質端凝」,「皇后玉體,從容而定。初無金張四性之心,及進謁至尊之前,神人佑助,國色朝酣,見者識其有鳳翥之貴矣」。陳文莊仁錫,嘗舍於周皇親家,後少時出見仁錫,奇其容貌,謂後父曰「君女,天下貴人!」 周皇后年少時,「嘗歲時出拜親故,當之者輙暝眩不自持,貴後始知其異」。周皇后也是位仁心賢德的女子,掌管後宮之後,特別節約,削減了不必要的花費,也不為自己的親屬在皇上那裡乞討恩澤。即使逢年過節,大臣命婦們入朝參賀,她所給的賞賜完全按照禮節規定,從不濫加施予。
選妃軼事
周氏並不是一開始就貴為皇后的,因為崇禎當時還不是皇上,只是一個小王」信王「。信王年紀到了,朝廷開始籌措給信王選取王妃。在候選的一乾女子中,周氏便在其中。周氏當時年紀最小,而且身體也弱小,所以並不怎麼出色。她最後能在一乾女子中,殺出頭來,還是宣懿太妃劉氏慧眼識珠。明熹宗的張皇后對於這個弱小的姑娘並不看好,但偏偏劉氏作為祖母一輩的人,掌管着皇太后印璽,對選立后妃有極大的發言權。她對張皇后說:」周氏現在雖弱小,以後必然要長大的!「
事實證明了劉氏的正確性,雖然周氏身體羸弱,但冊為信王妃,很好的履行了自己的職責。後來隨着崇禎帝登基,周氏被冊為皇后,以瘦弱單薄的身軀擔任起治理後宮的重任。將後宮治理的井井有條,讓崇禎帝能一心撲在朝上尖銳的形勢上。
帝後情深
皇帝與皇后之間情深誼篤,「上重周后賢,伉儷恩甚備」,看來是真實的寫照。《崇禎宮詞》有一首這樣寫道:湘管揮來口授余,儼然村校接天居。何當一頓童蒙膝,遂揭雞竿下赦書。說的是這麼一件事:有一個年僅十一歲的小太監秦某,在坤寧宮侍候皇后。有一天,皇后問他是否識字,秦某回答不識字。皇后就教他識字,少頃考問,秦某全部忘記,被罰跪階下。皇帝見了笑着說:我請求先生寬恕他,如何?皇后佯裝嗔怒說:壞了學規。秦某謝恩而起。透過這種日常生活細節,人們似乎可以看到皇帝、皇后之間那種尋常夫妻談笑諧謔之情。
節儉美德
崇禎帝登基的時候,明朝已經走向末路,各種階級矛盾嚴重。內亂外患接連不斷,形勢嚴峻。偏偏當時崇禎帝手裡無錢,國庫空虛,軍費緊張。周氏自幼在貧苦的家裡長大,因此養成了她生活簡樸的性格。在為信王妃的時候,就很節儉。等入宮之後,她立馬着手裁減宮中用度,撤消不必要的費用。為了國家社稷,常常拿出自己的私蓄和宮中節省下來的費用充作軍費,崇禎對周皇后的深明大義十分感激。 《崇禎宮詞》稱讚她」有恭儉之德「,親自操持家務,身穿舊衣服,把後宮治理得井井有條。員分百二領璇宮,撙節咸資內教功。三灑親蠶重浣服,擬將恭儉贊王風。實際上崇禎帝剛登基的時候,奸人魏忠賢當道,兩人的處境很艱難。在入宮之前,懿安皇后就悄悄吩咐他們自己帶口糧,注意宮中飲食。這一段艱苦的日子,是周氏親自操勞飯食,陪崇禎度過的。
國破家亡[1]
崇禎十七年3月18日清晨,李自成率軍攻陷京城,3月19日,紫禁城被攻陷,李自成的軍隊湧入紫禁城中,消息傳來後,身處後宮的明思宗對周皇后說道:「大勢已去。」
周皇后難過的說道:「臣妾服侍陛下已經十八年了,至些年來臣妾曾勸戒過陛下,但陛下不聽,才會有今日啊!」說完便抱着皇太子朱慈烺和皇次子朱慈炯痛哭。
之後明思宗將連同皇太子在內的三個兒子分別託付給三名太監,命送到勛戚周奎(周皇后之父)、田弘遇(田貴妃之父)家中,然後命周皇后、袁貴妃自盡(寵妃田貴妃已在前一年病逝)。周皇后領命後,便回到自己的寢宮坤寧宮自縊殉國,年約35歲,同日自縊殉國的還有前朝皇后—懿安皇后。
幾天以後,3月21日叛軍發現了在景山上吊自盡的明思宗遺體,於是連同周皇后的遺體一同移出紫禁城,停在東華門外。4月4日,命昌平州吏趙一桂等人將明思宗與周皇后的遺體葬入田貴妃的園寢之中。入關後的清朝以「帝體改葬,令臣民為服喪三日,諡曰端皇帝,陵曰思陵。」,而周皇后也被追諡為孝敬貞烈慈惠莊敏承天配聖端皇后。
順治十六年十一月,以「興朝諡前代之君,禮不稱,數不稱宗」為由,去懷宗廟號,改諡莊烈愍皇帝,改諡周皇后莊烈愍皇后,而南明則追諡為孝節貞肅淵恭莊毅奉天靖聖烈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