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熙國
孫熙國,山東安丘人,哲學博士。北京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常務副院長[1]、教授、博士生導師 [2],國際易學聯合會會長 ,北京大學中國文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教授。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中國哲學史」課題組首席專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入選者[3]。
孫熙國 | |
---|---|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 | |
出生 |
1965年 山東安丘 |
國籍 | 中國 |
母校 | 北京大學、山東大學 |
職業 | 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
先後主持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學科對象與理論體系」、「周易古經與諸子之學」、「中國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等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多次獲省部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目錄
人物經歷
個人經歷
1986年,本科畢業於蘭州大學哲學系。
1989年,獲武漢大學哲學碩士學位。
1989年,任教於山東大學馬列主義教學部。
1994年,破格晉升山東大學副教授,1999年破格晉升教授;曾任山東大學馬列部副主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2003年,獲山東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2004年,進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後流動站進行博士後研究。
2006年,被聘為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2009年6月–2014年6月,任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
2009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
2009年12月,任北京大學中國文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2011年6月起,任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
2012年,入選為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 「中國哲學史」 課題組首席專家。
2014年6月起,任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執行院長。
2015年1月,入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成員。
2021年1月30日,國際易學聯合會舉行第五屆理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產生了第五屆理事會負責人和常務理事,孫熙國當選會長。
現任任職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執行院長、教授、博導。北京大學中國文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教授。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中國哲學史」課題組首席專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入選者。山東大學、蘭州大學、重慶大學、山東師範大學等校兼職教授。台灣大學客座教授。兼任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副理事長、國際易經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易學與科學委員會副理事長、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人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現代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會副會長。
先後主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學科對象與理論體系」、「周易古經與諸子之學」「中國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等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多次獲省部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出版《先秦哲學的意蘊——中國哲學早期重要概念研究》《撥開智慧的迷霧——黃宗羲啟蒙哲學面面觀》《中西哲學的當代研究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合著)《中國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合著)、《全球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轉換》(合著)等。主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教科書《思想政治.生活與哲學》(必修),該書被教育部指定為全國統用標準實驗教科書。
研究方向
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2.中國古代哲學
3.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文化發展
4.中國傳統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所授課程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本科)、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本科)、周易精讀(本科)、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碩士)、馬克思主義 經典著作選讀(碩士)、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題(碩士)、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博士)、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博士)、馬克思主義世界觀與方法論研究 (博士)、馬克思主義理論前沿問題講座(博士)等。
代表作品
著作
1.《中國哲學史》(上、下冊)(首席專家之一),人民出版社。
2.《先秦哲學的意蘊——中國哲學早期重要概念研究》,華夏出版社。
3.《中西哲學的當代研究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合作),人民出版社。
4.《大道之源——〈易經〉》(第一作者),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5.《全球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轉換》(第一作者), 山東大學出版社。
6.《中國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第一作者),蘭州大學出版社。
孫熙國 | |
---|---|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 孫熙國 |
7.《撥開智慧的迷霧——黃宗羲啟蒙哲學面面觀》,明天出版社。
8.《思想政治·生活與哲學》(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
論文
1.道的哲學抽象歷程 《文史哲》1992年第6期。
2.論古代哲學發展過程中物質與精神的互滲現象 《文史哲》1994年第5期。
3.周易古經與諸子之學(合作) 《哲學研究》1998年第2期。
4.王充唯物主義與無神論思想質疑 《哲學研究》1998年第10期。
5.論孔子思想的實踐指歸 《哲學研究》2000年第12期。
6.老子對「道」的三重規定及其哲學啟示 《哲學研究》2001年第10期。
7.唯物史觀的創立與人的本質的發現 《哲學研究》2005年第11期。
8.論《尚書》「德」範疇的形上義蘊(合作) 《哲學研究》2006年底12期。
9.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傳統哲學的對話 《北京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
10.知「道」、成「道」與行「道」 (合作)《哲學研究》2007年第12期。
11.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兩個基本前提和兩條實現路徑(合作) 《馬克思主義研究》2009年第2期。
12.中國文化發展的基本路徑 《北京大學學報》2011年第6期。
13.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學科對象與整體建構 《馬克思主義研究》2012年第2期。
14.構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科的整體框架 《人民日報》2012年04月06日
15.是地道的唯心主義哲學還是唯物史觀的秘密誕生地 《學術月刊》2013年第5期。
16.論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與資本批判理論的統一——《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與《資本論》比較研究(合作) 《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4年第4期。
17.科學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光明日報》2015年01月08日。
18.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二重超越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4年第3期。
獲獎情況
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4次,獲山東省高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次[4]。
學術專長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中國古代哲學;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文化發展;
中國傳統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兼職
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副理事長、國際易學聯合會副理事長、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易學與科學委員會副理事長、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人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現代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高教學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會副會長。
教學名言
研究馬克思主義,首先要擁護共產黨,反對共產黨就是反對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就是一門為人類求解放的科學,這裡的「人類」,就是人民,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支持者和擁護者。
沒有人性的人不可謂之「人」,沒有黨性的黨員不可謂之「黨員」。
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要講規律、有實效,不能做無效傳播。
要樹立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價值觀目標,從思維能力、思維層次、思維水平上強化自我積澱。
人最大的痛苦就是說一些自己都不相信的話。
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性就是強調「知行合一」,但是不能拋棄了前期的學習和研究,學習研究之後才能做到真正地相信。內聖方可外王,真正實踐馬克思主義的前提是充分理解馬克思主義。
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天地之間無一物相肖者,以是知萬物雖多,其實一物」,就是共性與個性的關係,特殊與一般的道理。
視頻
齊魯大講壇——孫熙國2018年1月15日發布
參考來源
- ↑ 孫熙國北京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清華大學
- ↑ 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孫熙國教授詳解「增強看家本領 做合格共產黨員」 ,山西大學, 2016-07-05
- ↑ 孫熙國 ,中國智庫網27
- ↑ 孫熙國 ,北豐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