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孙子明

孙子明,男,江苏省高邮市平胜乡子明村人,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1年7月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2年10月14日,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为坚守537.7高地,我军两个连对抗着敌人20个营的兵力,敌人第四次冲上来时,阵地上仅剩几名战士,孙子明身上已四处负伤,但他越战越勇,连续击毙敌军86名,面对20多个美军的包围,他紧握3颗手榴弹,毅然拉出导火索,与敌人同归于尽。志愿军15军党委追认孙子明为特等功臣,并授予其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目录

基本内容

中文名:孙子明

民族:汉族

国籍:中国

出生地:高邮市平胜乡子明村人

个人履历

孙子明,1928年生于高邮市平胜乡袁家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死了父亲,7岁时随母亲替人家做短工维持生计。尽管母亲每天起早摸黑,忙得喘不过气来,母子二人还是吃不饱肚子,1949年5月,母亲送儿子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5年12月19日新四军挺进高邮,孙子明的家乡解放了。经过减租减息、土地改革等运动,他家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孙子明曾对母亲说:“妈妈呀,我们的生活比过去好得多了,可不能忘记了共产党和毛主席啊!”这表达了他对党和毛主席的深厚感情。孙子明的母亲在村里各项运动中都很积极,每年都带头缴公粮、缴好粮。1949年5月,孙子明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孙子明对部队领导说:“我是一个苦水里泡大的穷孩子,是毛主席、共产党把我解放出来。美国鬼子要我们再吃二遍苦,我们坚决不答应!我要求报名到朝鲜去,坚决打败美国强盗,保卫我们社会主义祖国!”这一年,22岁的孙子明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1年7月,孙子明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任15军45师135团1连战斗小组长。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著名的上甘岭战役持续了整整43个昼夜,这其中,就有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孙子明。那是一个充满硝烟的战场,敌人的炮弹像狂风暴雨一样倾泻而来,孙子明所在连坚守的537.7高地,敌人每秒钟打来炮弹6发,1米多深的掩体顿时夷为平地。孙子明前后5次负伤不下火线,最后一次阻击敌人反攻时,他用尽最后力气拉响手榴弹,与冲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

人物生平

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扩大侵朝战争,同时侵占我国领土台湾。10月18日,党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毛主席发出了《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命令》,要求中国人民志愿军迅速开赴朝鲜境内,协同朝鲜人民军反击侵略者。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

孙子明积极报名要求赴朝作战。他明确表示:“我是一个在苦水里泡大的穷孩子,是毛主席、共产党把我解放出来的。美国鬼子想要我们吃二遍苦,我们坚决不答应!我要求报名到朝鲜去,坚决打击美国强盗,保卫我们社会主义祖国!”

1951年7月,孙子明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者,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了鸭绿江。不久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英雄事迹

在上甘岭战役中,拉响手榴弹、手雷、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舍身炸地堡、堵枪眼的烈士,留下姓名的有38位!孙子明是他们中的第一个。而在这38位有名字的英雄背后,还有许多没有留下名字的英雄。那个阵地活下来的只有南树德一个人,如果没有他的见证,孙子明也将是众多无名英雄中的一个。第15军在《抗美援朝战争战史》中记载:“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就在第一天,在上甘岭上打出7位战斗英雄,以后的每一天都有新的英雄涌现。在整个上甘岭战役中,4.5万人的第15军打出各级战斗英雄12383人,占全军总人数的27.5%。

1952年10月14日凌晨,美韩军队的大口径炮弹以每秒钟6发的速度突然落在上甘岭的志愿军阵地上,凶猛的炮击炸断了上甘岭通往后方的所有电话线,24 岁的营部电话班副班长牛保才拎起线拐冲了出去。新拉的电话线连续4次被炸断,他迅速接上又前进,快到537.7高地北山上的1连时,炮弹的弹片打断了他的右腿。 担架员看见他拖着断腿消失在漫天的炮火中。电话通了!只通了3分钟!

指挥所抓住这宝贵的3分钟,一口气下达了紧急作战命令。下午13时,另一名电话兵在弹坑里发现了牺牲的牛保才,他右手捏着剥去胶皮的铜线,另一个线头咬在嘴里。他让电流通过自己的躯体,用生命接通了3分钟的电话。志愿军总部为牛保才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二级英雄”称号。

在537.7高地北山阵地上,伤员南树德目睹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冲上阵地的韩军架起机枪向他们扫射,猛烈的射击声震醒了一个5处负伤昏迷的战士,他浑身是血地站起来,一声大吼扑向机枪,另外10多个敌人却从另一侧扑过来。那位战士从地上抓起3颗手榴弹,拉开了弦……

这个战士名叫孙子明。志愿军总部给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二级英雄”称号。他是上甘岭战役中以身殉国,与敌同归于尽的第一人。

与敌同归于尽的第一人

1952年10月14日3时,美军向我坚守的上甘岭阵地发动了疯狂的进攻,出动了6万多兵力和大批飞机、坦克、大炮,向我方537.7高地和597.9高地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狂轰滥炸。5时,美7师、伪2师以7个营的兵力在300多门大炮、40余架飞机和30多辆坦克的支援下,对我方仅3.7平方公里的两个山头发起了连续不断的猛烈攻击。而我方防守两个高地的135团9连和1连(孙子明所在连队)在仅有15门山野榴弹炮和12门迫击炮支援作战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步兵火器和坑道及野战工事顽强战斗,迎接敌人的冲击。

敌人的炮弹和炸弹像狂风暴雨一样倾泻下来,537.7高地每秒钟落炮弹6发,硝烟滚滚,碎石横飞,一人多深的交通沟被炸得无影无踪,巨大的岩石变成了黑色粉末,脚下是齐膝深的虚土。敌人的指挥部在望远镜里看到了如此情景,自负地说:“共军阵地上根本不可能再有生物存在,给我上吧!”

敌人连续使用整营兵力,用多路的班排进攻,顺着数条打坏了的交通沟往上冲,只半个钟头时间,就进攻了三次。孙子明腰里吊满了手榴弹,手中又提着手榴弹,在三、四十米的堑壕里跑着打,一连投掷了三十多颗手榴弹。当敌人又打过一阵排炮时,一块弹片把孙子明的腿炸伤了,排长劝他进坑道休息,他说:“阵地比我的生命更重要!”硬是不下火线,敌人又一批上来了,像鬼一样嚎叫,到处是手榴弹的爆炸声,到处是拼刺刀的喊杀声。孙子明的头部又负伤了,昏倒在地上,当他发现卫生员在给他缠绷带时,立即抓掉缠住眼睛的绷带,又继续投入战斗。他就这样前后5次负伤都没有下火线,与战友们一起打退了敌人五次冲击。在他们战斗的堑壕前面,躺下了86具敌人的尸体。

我军陆续也有伤亡。当孙子明最后一次负伤清醒过来时,发现自己已被敌人包围。他沉着冷静解下腰间的三颗手榴弹,他实在是精疲力竭了,挣扎着打开保险盖,用舌头舔出了拉火索。他不容那些侵略者靠近自己,毫不迟疑地拉响手榴弹,炸死了包围过来的20个敌人,自己也壮烈牺牲。

感人追悼会

8日,在烈士纪念牌前,孙子明74岁的堂弟孙子茂、76岁的堂妹夫徐有太,回忆着当年追悼会的盛况:市里许多大领导来到公社给孙子明开追悼会,全村人都到了,因孙子明外公家在兴化,兴化也组织群众到场,加上周边村上的老师、学生、工人,现场超过1000人,场面甚是壮观,直到村上也没有任何活动能超过当年这场追悼会的盛况。据马其老师回忆,在追悼会上颁发了由毛泽东、彭德怀签字的烈士证明书和中央军委颁发的奖状,烈士的母亲领到了慰问品——100斤大米。他的精神一直感染着村上人。

现年已80岁的马其老师依然还能回忆起当年和孙子明同一战壕的受伤战友在追悼会上描述的烈士的英勇事迹,饱含同志感情的叙述催人泪下,远比网上的祭奠文字更鲜活、更震撼。

“孙子明和黄继光烈士一样,牺牲得壮烈。”马其老师说,“他的精神一直感染着我,每年清明前后,我都会到碑前纪念他。”

当年在平胜乡工作的马其老师,接到上级命令后,根据自己对孙子明的记忆,为烈士画了两张遗像:一张免冠的,现存高邮革命烈士陵园;另一张戴着画有五角星的军帽,是在当时追悼会上使用的,后来非常遗憾地丢失了。

纪念馆舍

为了纪念孙子明,烈士原来的家乡袁家村已改名为“子明村”,孙子明烈士纪念碑也从别处搬迁到了子明村,立在村头马路旁,供过往行人观瞻。 志愿军党委决定追记孙子明烈士为特等功臣,并授予“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1954年春,平胜乡袁家村召开了纪念上甘岭战斗英雄孙子明大会。会上,孙子明生前所在部队代表介绍了他的英雄事迹。今天在朝鲜江源道金化郡城以西约两公里的山坡上,有一片志愿军烈士墓地,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共安葬烈士15488名,孙子明烈士也安息于此。为了纪念孙子明烈士,平胜乡于1977年7月建立了烈士纪念塔。

高邮烈士陵园纪念馆里的孙子明的遗物却非常稀少,[1]仅有一张画像、一张证书、一张奖状。画像是当时与孙子明同村、年龄相仿的老师马其所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