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娘惹(华人与马来人的女性后裔)

娘惹(华人与马来人的女性后裔)

来自网络的图片

峇峇娘惹,或土生华人,是十五世纪初期定居在马来亚(当今马来西亚)的满剌伽(马六甲)、满者伯夷国(印度尼西亚)和室利佛逝国(新加坡)一带的华人后裔,是古代中国移民和东南亚土著马来人所生的后代,大部分原籍是福建或广东潮汕地区,称为baba nyonya,峇峇娘惹是音译,即土生华人,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槟城和新加坡都比较多。男性称为Baba“峇峇”,女性称为Nyonya“娘惹”。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峇峇娘惹

来   源;明朝人后裔

读   音;baba nyonya

语   种;峇峇话

信   仰;大圣佛祖

定义

峇峇娘惹读音:峇是个多音字,baba nyonya。 郑和率船队下西洋,在经过马六甲时,有一部分随行人员留在了当地,这些人定居后和当地马来族或其他民族的妇女通婚。马来语中把他们生下的男性后代称为“峇峇”,女性后代则称“娘惹”。有人称他们为“土生华人”或“海峡华人”。峇峇娘惹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槟城以及新加坡,他们虽然远离中国本土,但是继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注重孝道、讲究长幼有序,在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方面十分“中国化”。他们把马来人的语言、服饰和饮食习惯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几百年过去,这些在当地出生的混血儿大部分已不会说汉语,他们讲的是一种综合中国福建方言与马来语的混合式语言。

祖先

峇峇娘惹(或称土生华人/侨生)是指十五世纪初期定居在满剌伽(马六甲)、满者伯夷国和室利佛逝国(印尼)和淡马锡(新加坡)一带的华人后裔。六十年代以前峇峇娘惹在马来西亚是土著身份(Bumiputra),但由于“某些”政党政治因素而被马来西亚政府归类为华人(也就是马来西亚华人),从此失去了土著身份。峇峇娘惹今天在马来西亚宪法上的身份和十九世纪后期来的“新客”无分别。

这些峇峇娘惹人,主要是在中国明朝或以前移民到东南亚,大部分的原籍是中国福建或广东潮汕地区,小部分是广东其他地方和客家籍,很多都与马来人混血。某些峇峇文化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例如他们的中国传统婚礼。

历史背景

峇峇娘惹(或称土生华人/侨生)是指十五世纪初期定居在满剌伽(马六甲)、满者伯夷国和室利佛逝国(印尼和新加坡)一带的华人后裔。这些华人后裔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地马来人或其他非华人族群的影响。男性称为峇峇,女性称为娘惹。六十年代以前峇峇娘惹在马来西亚是土著身份(Bumiputra),但由于某些政治因素而被马来西亚政府归类为华人(也就是马来西亚华人),从此失去了土著身份。

有些受华文教育的华人也称那些从小受英式教育的华人为“峇峇”,这个用法有藐视的意思,表示此华人已经数典忘祖或者不太像华人了。此外,当地的闽南人亦有句成语叫作“三代成峇”,根据这句话的定义,所有在马来西亚出生的第三代华人也都成了峇峇,但这句话没有藐视的成份,只是意味到了第三代华人,由于适应当地的社会环境的原故,其文化难免带有当地色彩。

此外,峇峇亦特指一个自称并被称为“峇峇”的华人族群,也就是今日在马六甲以及马来西亚独立前在槟城和新加坡的峇峇。峇峇华人讲马来语,他们也自称为“Peranakan”——马来语中“土生的人”,故“Cina Peranakan”即土生华人,这一词本用来识别“峇峇人”与“新客”——也就是从中国来的移民。在19世纪的马来半岛,这样的分别很明显也很重要,“峇峇”是土生的,而“新客”是移民,两者的生活习惯和政治意识不太一样。虽然马来西亚华人大都是本地出生的,可是“Peranakan”一词已成为“峇峇人”的专用自称。不过一位马来西亚华人娶了一位马来人为妻,他们的儿子也不是峇峇娘惹,是混血儿。峇峇娘惹可谓当世产生的特殊民族。

殖民时代

由于英国殖民统治马来亚,故当年大多数土生华人接受英语教育,懂得三种语言能够同时接触中国人,马来人和英国人,也因为他们懂得三种语言的缘故,在英政府统治期间有大部分土生华人从事国家行政和公务员职位。由于长期和英国人交往,有很多土生华人皈依基督教。渐渐地土生华人也就成为了海峡殖民地(槟城,马六甲和新加坡)有影响力的一个团体,并也被称为“King's Chinese”(国王的华人)同时也效忠英女王。由于土生华人“土生土长”的身份又受到英政府的重用,生活基本上已经属于富裕,故把后期到来的华人和华工区分为新客。

语言

峇峇人讲的语言称为峇峇话,并非单纯的福建话,在使用汉语语法的同时,依地区不同,参杂使用马来语与泰语词汇的比例也随之不同。

文化认同

一般具有较强烈中华意识的人士经常批评峇峇娘惹“数典忘祖”,然而马来西亚华人公会(政党)的创始人陈祯禄本身是诞生于马六甲的土生峇峇华人,但他也曾经有如下想法: “华人若不爱护华人的文化,英人不会承认他是英人,巫人也不会承认他是巫人,结果,他将成为无祖籍的人,世界上只有猪牛鸡鸭这些畜生禽兽是无所谓祖籍的,所以,华人不爱护华人文化,便是畜生禽兽。” “失掉自己文化熏陶的华人,绝对不会变得更文明。一个人的母语,就像一个人的影子,不能够和他本身分离。”

陈祯禄逝世后,他的墓碑上刻着“1960/庚子年十月二十五日仙逝”。当时距离英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迁台已经十年之久,加上马来西亚已于1957年独立,马来西亚华人普遍上为了避免其他种族质疑效忠程度已采用公元纪年。陈氏家族采用民国纪年为正朔,也证实峇峇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具有中华意识。 马六甲三保山墓地达二十五公顷,有一万两千个坟墓,许多墓碑就是明、清、民国三代遗存的。其中一块墓碑以明朝为正朔刻了“皇明显考维弘黄公妣寿姐谢氏墓。壬戌年仲冬谷旦、孝男黄子、辰同立”,这一墓碑受不少学者在马六甲研究上引用。对于中国籍先祖留下来的礼仪, 马六甲峇峇娘惹社群虽不懂涵义却保留下来,让三保山成为中华风格浓厚的地方。

文化

有些受华文教育的华人也称那些从小受英式教育的华人为“峇峇”,这个用法有藐视的意思,表示此华人已经数典忘祖或者不太像华人了。此外,当地的闽南人亦有句成语叫作“三代成峇”。 “娘惹”原本是指华人与马来人婚配的后代子裔,尤其是指女性,尔后演变成泛指华人与马来人相融的文化,峇峇娘惹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地马来人或其他非华人族群的影响。这也包含饮食在内,因此在马来西亚也能吃到很多的娘惹菜,如甜酱猪蹄、煎猪肉片、竹笋炖猪肉等。喜食甜品的人也可以在娘惹菜中找到知音,由椰浆、香兰叶、糯米和糖精制而成的娘惹糕甜度适中,嚼头儿足着呢。

峇峇娘惹古迹博物馆

峇峇娘惹古迹博物馆The Baba and Nyonya Heritage Museum海峡华人或峇峇娘惹是吸取了马来文化的华裔贵族后裔。在郭陈祯禄路上,有着一整排19世纪海峡华人的店屋及古老屋子,这里俨然是小型的峇峇娘惹博物馆。这些巴罗克风格的建筑物是典型富裕华人的住家。长型的屋子,屋内又非常宽敞,里边有一个天井,可以容许阳光及雨水进入屋内。那些厚重的木制家私,皆是以中国的红木制成的,其设计则融合了中国、英国维多利亚及荷兰风格。有些家私拥有丰富的珍珠母镶嵌了盛开的樱桃花及各种鸟类。屋里的陶瓷则是这些海峡华人特地向江西省及广东省,要求定制而进口的。

剧情简介

对“峇峇娘惹”家族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新加坡电视剧了解他们的风俗文化。《小娘惹》由新传媒电视公司出品,是新加坡电视台45周年台庆大戏。《小娘惹》以绚丽多彩的娘惹文化为背景与娘惹美食的完美烘托,讲述一名心地善良的小娘惹—“月娘”的奋斗史。

故事从30年代展开,横跨70年至现今。黄菊香生于“峇峇娘惹”(海峡华人)的大家庭,是出生卑微的小姨太之女。菊香长得漂亮,而且生性温柔。自幼学得一手好厨艺和女红,9岁一场大病,她不幸聋哑了。菊香从小就备受歧视,被安排嫁予一新加坡富有的峇峇家庭当妾。菊香站起来反抗逃婚,遇到一位日本青年摄影师,经历几番波折两人在新加坡结合,诞下一女叫山本月娘。八年后,日军进攻新加坡,对新加坡华裔展开大规模的屠杀行动(新加坡大屠杀),菊香与洋介也被汉奸查理张抹黑,最终死在日寇手上。他们留下年纪仅仅8岁的月娘,辗转回到逐渐走向没落的外祖父家,在外婆的督导下,月娘学习传统娘惹的厨艺、女红,长大后就像她母亲一般漂亮。

二战结束后,逃难到英国的外祖父携家眷回到马来亚,月娘就像当年的母亲一样,被歧视、毒打、折磨,她为了保护外婆,忍辱负重,承受一切的痛苦。月娘的美貌遭到表姐的妒嫉,也吸引有钱的峇峇头家、出洋归国的富少、甚至是英俊潇洒的英国律师的垂青。但她独爱一位“身无分文”的小司机,陈锡。 实际上,陈锡出生名门望族,他隐瞒着身份和月娘交往,渐渐被月娘的纯真、善良和坚强的个性给感动,深深的爱上她。然而二人的恋情遇到重重的阻难。在各方的压力下,陈锡被逼娶了月娘的表姐,月娘则被卖给杀猪贩刘一刀当妻子。 月娘不甘心自己一生交由其他人摆弄,宁可结束自己的生命。她刚烈的个性,让刘一刀敬佩,与她结拜为兄妹。月娘决定寻找自己的出路,她开始学习做生意,过程中,她被劣人陷害、被驱逐、被打击,但她都一一挺过来,最后重振已衰败的家族生意。然而,她的感情生活却留下一辈子的遗憾,基于某些原因,她深爱的人不能和她白头偕老。[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