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的根莖
姜的根莖,中藥名。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鮮根莖,
別名有姜根、百辣雲、勾裝指、因地辛、炎涼小子、鮮生薑。生薑
姜的根莖(乾薑)、栓皮(姜皮)、葉(姜葉)均可入藥。
生薑味辛,性微溫。歸肺、脾、胃經。
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的功效,
常用於風寒感冒,脾胃寒症,胃寒嘔吐,肺寒咳嗽,解魚蟹毒。
別 名,姜根、百辣雲、勾裝指、因地辛、炎涼小子,乾薑、姜皮,鮮生薑、蜜炙姜。姜的根莖,栓皮,川姜,母姜,
用藥部位
採收加工
秋冬二季採挖,除去鬚根及泥沙,切片,生用。
炮製方法
1、生薑:取鮮姜,除去雜質。洗淨,用時切片。
2、煨姜:取生薑塊,置無煙爐火上,烤至半熟,或用草紙包裹生薑數層,
浸濕後置爐台上或熱火灰中,煨至紙變焦黃、姜半熟時取出,
除去紙,切薄片。煨後解表作用減弱,主要用於溫中止嘔及治療腹痛泄瀉。
性味
味辛,性微溫。[1]
歸經
歸肺、脾、胃經。
功效
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
主治
風寒感冒,脾胃寒症,胃寒嘔吐,肺寒咳嗽,解魚蟹毒。
發表,散寒,止嘔,開痰。治感冒風寒,嘔吐,痰飲,喘咳,脹滿,泄瀉;解半夏、天南星及魚蟹、鳥獸肉毒。
①《本經》:"去臭氣,通神明。"
②《別錄》:"主傷寒頭痛鼻塞,咳逆上氣。"
③陶弘景:"歸五臟,去痰下氣,止嘔吐,除風濕寒熱。"
④《藥性論》:"主痰水氣滿,下氣;生與干並治嗽,療時疾,止嘔吐不下食。
生和半夏主心下急痛;若中熱不能食,搗汁和蜜服之。
又汁和杏仁作煎,下一切結氣實,心胸擁隔,冷熱氣。"
⑤《千金·食治》:"通汗,去膈上臭氣。"
⑥《食療本草》:"除壯熱,治轉筋、心滿。""止逆,散煩悶,開胃氣。"[2]
⑦《本草拾遺》:"汁解毒藥,破血調中,去冷除痰,開胃。"
⑧《珍珠囊》:"益脾胃,散風寒。"
⑨《醫學啟源》:"溫中去濕。制厚朴、半夏毒。"
⑩《日用本草》:"治傷寒、傷風、頭痛、九竅不利。入肺開胃,去腹中寒氣,解臭穢。"解菌蕈諸物毒。"
⑾《綱目》:"生用發散,熟用和中,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浸汁點赤眼;搗汁和黃明膠熬,貼風濕痛。"
⑿《本草從新》:"薑汁,開痰,治噎膈反胃,救暴卒,療狐臭,搽凍耳。煨姜,和中止嘔。"
⒀《會約醫鏡》:"煨姜,治胃寒,泄瀉,吞酸。"
⒁《現代實用中藥》:"治腸疝痛有效。"
用法用量
煎服,3~10g,或搗汁服。
使用注意
生薑助火傷陰,故熱盛及陰虛內熱者忌服。
炮製方法
選肥大無嫩芽的新鮮姜切片,用沸水燙5~6分鐘,使姜內的澱粉潤潔。
然後每100千克鮮姜用硫磺1.5千克進行5分鐘左右的熏硫溜,爾後用冷水洗淨,
再送入烘乾室內烘乾,溫度以65℃~70℃為宜。
烘時溫度應逐漸上升,免得澱粉糖化、變質發黏。經過烘乾,即得薑片干成品。
生理特性
多年生宿根草本。姜原產東南亞的熱帶地區,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
耐寒和抗旱能力較弱,植株只能無霜期生長,生長最適宜溫度是 25-28℃,
溫度低於20℃則發芽緩慢,遇霜植株會凋謝,受霜凍根莖就完全失去發芽能力。
廣西主產區大部分縣的年平均溫度為18-19℃,7月平均氣溫為25.3℃,極端高溫為39℃;
一月份平均氣溫為10.2℃,極端低溫為-4℃;全年無霜期330天以上。
年降雨量900-1300毫米,空氣相對濕度為80%左右。
產地
我國中部、東南部至西南部,來鳳、通山、陽新、鄂城、咸寧、大冶各省區廣為栽培。山東萊蕪、安丘亦有出產。
相關論述
《金匱要略》:半夏、生薑汁均善止嘔,合用益佳;並有開胃和中之功。用於胃氣不和,嘔噦不安。
繁殖方法
姜不用種子繁殖,而用姜塊進行無性繁殖,所以沒有主根,屬淺根性作物。姜塊種植後,
從幼芽的莖部發生數條不定根,其上發生若干條小側根。
進入旺盛生長期後還可從薑母和子姜上發生若干條肉質根,
這些肉質根也具有一定吸收能力。生薑的莖分地上莖及地下莖兩種。
⒈地上莖。生薑的地上莖直立,高60厘米-100厘米。地上莖中有的品種分枝數少,
莖稈粗壯,稱疏苗類型,有的品種分枝數多,莖稈較細稱密苗類型。
⒉地下莖。生薑的地下莖稱為根莖,既是產品器官,又是繁殖器官。
根莖的形成過程是:當種姜發芽出苗後,逐漸長成主莖。隨着主莖的生長,
主莖基部逐漸膨大,形成一個小根莖,通常稱為「薑母」。
薑母兩側的腋芽可繼續萌發出2-4根姜苗,即一次分枝,其基部逐漸膨大,形成一次姜塊,稱為子姜。
子姜上的側芽繼續萌發,抽生新苗,為第二分枝,其基部膨大形成二次姜塊,稱為孫姜。
如此繼續發生第三、第四、第五次姜塊,直到收穫為止,便形成了一個由薑母和多次子姜組成完整的根莖。
在一般情況下,生薑的地上部分分枝越多,地下部分姜塊也越多,越大,產量也越高。
生薑的葉披針形,互生,葉片下有革質的葉鞘包着莖部,葉片與葉鞘相連處有一孔,新生葉從此孔抽出。
目錄
參考來源
- ↑ 生薑-功效與作用-中藥藥用價值網,價值網
- ↑ S食療本草全文/原文,-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