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如此你就聽到

《如此你就聽到》是智利當代著名詩人巴勃羅·聶魯達(1904年7月12日-1973年9月23日)的詩作,他在拉美文學史上是繼現代主義之後崛起的偉大詩人。[1]

目錄

作品原文

如此你就聽到

  我說的話

  時而微弱

  象沙灘上海鷗的足跡。

  項鍊,沉醉的鐘聲

  從遠處眺望我說的話。

  更象是你的,而不是我的。

  象常青藤爬上我舊日的苦難。

  依舊爬上潮濕的牆壁。

  你該挨罵,為你這種殘忍的遊戲。

  他們逃出我黑暗的巢穴。

  你充滿一切,充滿一切。

  從前,他們占據你占有的岑寂,

  他們比你更熟悉我的悲戚。

  現在,我要他們告訴你

  要你聽,要你聽我細訴。

  痛苦的風拖着他們,一如往日。

  有時依然被夢寐的颶風打翻。

  在我痛苦的聲音中,你聽到別的聲音。

  老邁的嘴在哀嘆,陳舊的乞求在流血。

  愛我,伴侶。別背棄我,跟着我。

  跟着我,伴侶,在痛苦的波濤上。

  可是我的話沾染着你的愛。

  你占有一切,占有一切。

  我把他們編成一條無盡的項鍊

  為了你白皙的手,柔膩如葡萄。 [2]

作者簡介

巴勃羅·聶魯達(1904年7月12日-1973年9月23日),智利當代著名詩人。

13歲開始發表詩作,1923年發表第一部詩集《黃昏》,1924年發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絕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詩壇。他的詩歌既繼承西班牙民族詩歌的傳統,又接受了波德萊爾等法國現代派詩歌的影響;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詩歌特點,又從沃爾特·惠特曼的創作中找到了自己最傾心的形式。聶魯達的一生有兩個主題,一個是政治,另一個是愛情。他早期的愛情詩集《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被認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聶魯達對中國和中國文化很有興趣,一生中曾經三次到過中國。1928年他作為外交官赴緬甸上任時,出發來中國,給宋慶齡頒發列寧國際和平獎,此行中,他還見到了茅盾、丁玲、艾青等文學界名流,進行了友好的交流。在訪問中國時他得知,自己的中文譯名中的「聶」字是由三隻耳朵(繁體「聶」)組成,於是說:「我有三隻耳朵,第三隻耳朵專門用來傾聽大海的聲音。」[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