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草的功效与作用
如意草的功效与作用如意草是中药材,别名白三百棒、红三百棒、弧茎堇菜。为堇菜科堇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达35cm。[1]
性味辛麻、微酸、性寒,有清热解毒、散阏止血的功能,主疮疡肿毒、乳痈、跌打损伤、开放性骨折、外伤出血、蛇伤等,汤服或捣敷。
如意草,属多年生宿根草花。头状花序,花呈半球形,深红色。花期在3至6月。叶纤细如鼠须菖蒲。丛生,四季常青,适合栽植于微型盆钵中。
如意草的繁殖以分株为主。在春秋季节将植株从盆中倒出,轻抖根部泥土,露出根茎时,即可用手轻轻掰开,以四五支蘖苗为一束,带着根须,另植它盆,半月后可正常养护。
目录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35cm。根茎横走,粗约2mm,褐色,密生多数纤维状根,向上发出多条地上茎或匍匐枝,地上茎通常数条丛生。淡绿色,节间较长;匍匐枝蔓生,节上生不定根。基生叶三角状心形或卵状心形,先端急尖,稀渐尖,基部通常心形,边缘有疏锯齿,长1.5-3cm,宽2-5.5cm,具长柄;茎生叶与基生叶片相似,叶柄较短;托叶披针形,长5-10cm,全缘或具极稀疏的细齿和缘毛。花淡紫色或白色,单生于叶腋,具长梗,花梗中部以上有2枚线形小苞片;花萼卵状披针形,基部附属物极短呈半圆形;花瓣较短,有明显的暗紫色条纹,基部具长约2mm的短距。子房无毛,花柱呈棍棒状,柱头2裂,两侧裂片肥厚,向上直立,中央部分隆起呈鸡冠关。蒴果长圆形,长6-8mm,粗约3mm,无毛,先端尖。花、果期较长。
生态环境
生于溪谷潮湿地、沼泽地、灌丛林缘。
资源分布
分布于台湾、广东、云南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 多皱缩成团。根茎上有细根,基生叶多,具长柄,茎生叶有托叶,托叶小披针形。叶片湿润展平后,宽心形或近新月形,边缘有波状花基生或茎生叶腋生,淡棕紫色。蒴果较小椭贺形,长8mm。气微,味微苦。
功效与作用
【性味】甘、苦,寒。
①《云南中草药》:“辛、麻,温。”
②《广西本草选编》:“味辛、酸,性寒。”
【归经】入肝、肾二经。
【功能主治】清热,消炎,清肝明目。主治肝炎,痢疾,肠炎,风湿骨痛,肺热咳嗽,牙痛,急性结膜炎。
①《云南中草药》:“温经通络,止血接骨。主治开放性骨折,外伤出血。”
②《广西本草选编》:“清热,拔毒,散瘢。主治疖肿癌疡,急性乳腺炎,跌打肿痛,急性结膜炎,乳汁不通。”
③《广西民族药简编》:“水煎服、渣捣烂敷患处,治蛇伤。”
如意草附方
目生云翳:金钩如意草2钱,谷精草1钱,木贼草、青葙子各5分,水煎服。
治痰火核方:如意草根1两、五爪龙根1来那个、风栗壳1两、白花灯笼根5钱、清水四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如意草根降火除痰。独用治痰火核已有效,亦可与五爪龙、风栗壳、白花灯笼根配伍,因该三药亦为治痰火核常用之药,合而用之,疗效更佳。
(方歌)降火除痰如意根,五龙风栗白花灯,痰火核成红肿痛,痰除火降患不生。
附录:
(叶)祛风止痒、消肿止痛。主治:
①眼热:生用2两,清水煎服。
②皮肤湿毒:生用适量,煎水外洗。
③跌打:生用适量,擂烂加酒煮热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