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女性情誼的歷史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女性情誼的歷史》,副標題:閨蜜,瑪麗蓮·亞隆(Marilyn Yalom) 特雷莎·多諾萬·布朗 (Theresa Donovan Brown) 著,張宇 鄔明晶 譯,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成立於1985年,是直屬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人文社會科學專業[1]學術出版機構。社科文獻秉持「創社科經典,出傳世文獻」的出版理念,立足於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界,是一家面向海外學者與高端學術研究機構,致力於全球學術資源整合、學術產品研發和學術成果傳播的出版社[2]

目錄

內容簡介

這是第一本完整討論女性友誼歷史的專著。從古希臘羅馬談起,透過無數例證,發掘女性友誼的真貌,你將發現,今日「友誼」正進入前所未見的全盛時期!

本書重建女性情誼的歷史。從17世紀起,許多中上社會階層的女性在沙龍等場所中獲得與其他人公開交友的自由。到了19世紀,女性友誼甚至翻轉為社會主流,「友誼」一詞開始與情感親密的女性特徵畫上等號,不再是被歌頌的兄弟情誼。女性友誼的崛起,讓我們見證友誼的諸多實例:法國大革命中犧牲的羅蘭夫人選擇好友蘇菲作為她上斷頭台的見證人。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的妻子埃莉諾·羅斯福是二十世紀初美國女性的典範。從她的日記與資料,我們發現許多的女性友人成為她的顧問與後盾。

在現代社會,女性友誼極具價值。曾經,亞里士多德認為理想社會是以男性友誼為基礎,如今正演化為兩性共同支撐的社群關係。歷史告訴我們,曾經被視為低層次、限於小群體間、無助於社會進步的女性友誼,其實起自於社群中的互助,此一特質能讓我們更容易交朋友,彼此間提供更多幫助。而這正是社會生活發展的基礎,能促使社會往關心每個人的福祉邁進。在人與人日漸疏離的社會裡,這個越來越普遍的女性友誼模式正是我們所需要的。

作者介紹

瑪麗蓮·亞隆(Marilyn Yalom),女性主義史學家。斯坦福大學性別研究中心研究員。1991年獲得法國學術教育榮譽「學術界棕櫚葉勳章」。其大量學術著作已被翻譯成二十種語言出版。

特雷莎·多諾萬·布朗 (Theresa Donovan Brown),小說與非小說類的獲獎作者,在斯坦福大學研究創意寫作 。

譯者簡介

張宇

蘇州大學文學博士,嘉興學院文法學院副教授。學人、譯者和編劇。先後翻譯出版《最後的禮物:與危重病人想出的創造性模式》《象語者》《隔壁的知更鳥:與哈珀·李一起生活》等多部作品。

鄔明晶

英語語言文學碩士,黑龍江工程學院英語教師,副教授,講授大學英語以及希臘羅馬神話課程,業餘時間從事翻譯工作。

參考文獻

  1. 第十講科學學派_圖文,豆丁網,2016-10-18
  2. 本社介紹,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