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登
奧登 (英國詩人奧登) 威斯坦·休·奧登(Wystan Hugh Auden,1907——1973),20世紀上半葉最有影響的英美詩人之一。
威斯坦·休·奧登 | |
---|---|
原文名 | Wystan Hugh Auden |
出生 |
1907年2月21日 英國東北部的約克郡 |
逝世 | 1973年9月23日 |
國籍 | 美國 |
別名 | W.H.奧登 |
民族 | 英國 |
教育程度 | 牛津大學 |
職業 | 詩人,編劇,文學評論家 |
知名作品 |
《雄辯家》 《西班牙》 《給拜倫的信》 《迷人的洪水》 《染匠的手》 |
信仰 | 基督教 |
目錄
人物經歷
W.H.奧登1907年生於約克郡。1922年開始寫詩。1925年入牛津大學攻讀文學。30年代他以第一部《詩集》成為英國新詩的代表;包括戴·劉易斯、斯彭德、麥克尼斯等人,30年代成為英國"新詩"的代表,被稱為"奧登派"或"奧登一代"(The W.H.Auden Society)的詩人,又是英國左翼青年作家的領袖。
1936年出版代表作詩集《看吧,陌生人》。1937年赴馬德里支援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鬥爭,發表長詩《西班牙》。次年訪問中國。1939年與衣修午德合著《戰地行紀》。1946年加入美國籍。後期作品帶有濃重的宗教色彩,主要詩作有《阿基琉斯的盾牌》》(The Shield of Achilles,1955)、《向克萊奧女神致敬》、《在屋內》、《無牆的城市》。五十年代主持"耶魯青年詩人叢書",極力提攜艾德里安娜·里奇、W.S.默溫、丹尼爾·霍夫曼、約翰·阿什貝里、詹姆斯·萊特、約翰·霍蘭德等後輩詩人。1972年他重返牛津,奧登被認為是繼威廉·巴特勒·葉芝和托馬斯·艾略特之後英國的重要詩人。晚年常在紐約和奧地利鄉居。1953年獲博林根詩歌獎,1967年獲全國文學勳章。 1973年9月29日病逝於維也納。
奧登是一個多才多藝的詩人。他不但能寫嚴肅詩,而且能寫輕鬆詩或打油詩,詩體更是多種多樣。他被認為是繼葉芝和艾略特之後英國最重要的詩人,1953年獲得博林根詩歌獎,1956年獲得全國圖書獎,1967年獲得全國文學勳章。
奧登也是出色的文學評論家。主要評論集有《染匠的手》(1963)與《次要的世界》(1968)。此外,他還和麥克尼斯合寫過《冰島書簡》(1937),和美國詩人切斯特·考爾曼合寫過幾齣歌劇的歌詞。
奧登晚年整理並修訂了自己的詩作,按時間次序編排,分兩冊出版《短詩結集1927~1957》(1966)與《長詩結集》(1968)。
奧登在《19世紀英國次要詩人選集》一書的序中說:一位詩人要成為大詩人,要必備下列五個條件之三四。一是必須多產;二是他的詩在題材和處理手法必須寬泛;三是他在觀察人生角度和風格提煉上,必須顯示出獨特無二的創造性;四是在詩的技巧上必須是一個行家;五是儘管其詩作早已經是成熟作品,但其成熟過程要一直持續到老。而一般的次要詩人,儘管詩作都很優秀,但你卻無法從作品本身判斷其創作或形成的年代。也就是說,一成不變的,靜止的。簡捷的說就是多產、廣度、深度、技巧、蛻變。他還說:寫一首好詩不難,難的是在不同的階段包括創作的最後階段,總能寫出不同於以往的好詩。 [1]
四個時期
1907年2月21日,奧登出生在英格蘭中北部臨海的約克郡,在面積僅有13萬平方公里的英格蘭(共有44個郡),它也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可是,出生在這個郡的文化名人卻不少,包括寫出了《簡·愛》和《呼嘯山莊》的小說家勃朗特姐妹,大雕塑家亨利·摩爾,大批評家威廉·燕卜遜。此外,還有著名的探險家庫克船長,他是所有航海家中最有學問的,曾當選英國皇家學會會員。笛福小說中的主人公魯濱遜也出身於約克郡的一個中產階級,而繼奧登之後執英國詩壇牛耳的特德·休斯則來自約克郡一個山谷小村。
青年才子:1927-1932
奧登來自冰島的一個醫生世家,這恐怕是他終生對疾病和治療感興趣的主要原因。大學畢業後,奧登主要靠在中學教書維持生計,同時為電影公司工作,這使他有機會寫作歌詞和解說詞。1930年,奧登在艾略特(此前他在替一家出版社審稿時拒絕了奧登的詩集)編輯的詩刊《標準》上開始發表詩作,他也成為英國"三十年代詩人"中的領軍人物,這個時期的作品質量不均,有不少晦澀難懂之處,成名的作品有《雙方付錢》和《詩集》(1930年)、《雄辯家》(1932年)等,內容廣泛,材料選自冰島和英國古詩,英國公學故事,卡爾·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選集及其他心理學家,以及學生幽默,可以說成五光十色的大雜燴。同時出道的還有路易斯·麥克尼斯、劉易斯、斯彭德等牛津才子。三十年代也是奧登的戲劇年代,這方面他力圖向艾略特看齊,和他的詩歌一樣,奧登的戲劇也表現出對當代社會和政治現實的濃厚興趣。
他的第一部《詩集》(1930)給英國詩帶來了新內容、新方向、新技巧。在馬克思主義影響下,這些新詩在政治上是左傾的,反映了英國經濟大蕭條時期嚴重的政治和社會問題。同時,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的影響下,他又分析了腐朽的資本主義制度下人們的心理和道德問題。他用現代工業社會、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提供的形象,以堂皇的和不雅的字眼並列,用現代口語的節奏,創造了新風格和新意境。《雄辯家》(1932)是一部交替用詩與散文寫的政治諷刺作品,也是他在詩的形式和技巧方面進行長期實驗的開始。
左翼詩人:1933-1938
奧登這個時期他的詩歌具有鮮明的左翼政治觀點, 寫了很多諷刺中產階級價值觀和批評納粹和法西斯主義的傑出詩作。主要作品有《看吧,陌生人》(1936,1937年在美國出版時改名為《在這座島上》),《死之舞》(音樂宣傳劇)以及衣修伍德合作的三部詩劇《皮下之狗》,《攀登F6》,《在邊界上》。不過,他關注的重點依然是個人--特別是藝術家。早期作品,如《紀念葉芝》(In Memory of W. B. Yeats)和《搖籃曲》(Lullaby),文筆簡潔、令人感動。 1935年為了幫助德國作家托馬斯·曼的女兒獲得英國護照,他和她登記結婚,逃離納粹德國,據說兩人的第一次見面是在"成婚之日"。他們隨後離婚。
1936年,奧登與同為牛津才子的路易斯·麥克尼斯結伴去冰島尋根旅行,他們合作寫下了《冰島書簡》,這是一本令人愉快的遊記。可就在奧登在冰島逗留期間,西班牙內戰爆發,他從那裡直接去了伊比利亞,當起了的救護車司機。雖然奧登並未親自參戰,但卻寫下了最優秀的戰爭詩《西班牙》(1937),聲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鬥爭。詩中把軍事衝突描繪成為在歷史的倒退和正義的尋求之間的重大選擇。
說到奧登的戰爭詩,我們還必須提到他的十四行組詩《戰地行紀》(Journey to a War)。從西班牙回來的第二年,即1938年,奧登便與倫敦預科學校時代的摯友兼伴侶-英國作家衣修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一同前往中國。兩人之前已經共同創作了三部詩劇,如今則為了他們的第四本書輾轉於中國,足跡遍布香港、廣東、漢口、上海、黃河流域戰區等,先後訪問過周恩來、蔣介石、宋美齡、李宗仁、馮玉祥等重要歷史人物,留下眾多珍貴的一手資料。這本書就是後來於一九三九年出版的《戰地行紀》,一部集詩歌、散文、照片於一體的戰地札記。此書出版時間正逢歐戰爆發前夕,以其翔實的資料、幽默動人的文筆和堅定的反法西斯立場廣受歡迎,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其中奧登創作的二十七首十四行詩更被譽為"奧登三十年代詩歌中最深刻、最有創新的篇章,也可以說是這十年間最偉大的英語詩之一"。
皈依宗教:1939-1946
1939年是奧登寫作生涯的轉折點,那一年他和衣修伍德攜手去了美國,這一行動受到包括他的仰慕者在內的許多同胞的指責,因為他是以戰爭詩歌、譴責法西斯主義聞名的,卻在英國反法西斯戰爭前夕離去。奧登本人早已厭倦並急於甩掉"左翼詩人"這頂帽子,但他內心未必能夠心安理得,這或許是他不久便皈依宗教的一個動因。在生活上,奧登也發生了變故,先是遇到了年輕的美國詩人切斯特·卡爾曼,接着母親去世。卡爾曼比奧登小14歲,他倆在紐約共同生活了20多年,並一起為伊戈爾·菲德洛維奇·斯特拉文斯基的多部歌劇撰寫腳本(衣修伍德則在加州與年輕的美國畫家大衛·霍克內共譜戀曲)。
在皈依基督教的同時,奧登也成為克爾愷郭爾式的存在主義信徒。結果是寫出了一系列長詩,其中《雙重人》是一首散漫的哲理詩,探究了人類的境況,並給予基督教的回答。《暫時》(1945)是一首聖誕頌歌,表現了教徒和人文主義者的心理及所處的窘況。《海之鏡》(1944)是對莎士比亞戲劇《暴風雨》的評論,其技巧之嫻熟、理性的光芒無處不在,展示了奧登式的機智和才華。奧登的長詩《焦慮的時代》(The Age of Anxiety,1947)1948年獲得普利策獎,講述的是四個人在酒吧中探討人生、孤獨和希望,並且還被改編成戲劇,搬上舞台。詩的標題成為戰後的流行語。
最後輝煌 :1948-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奧登的詩歌創作進入了最後一個高峰,這個時期的主要詩作有《阿基琉斯的盾牌》(1955)、《向克萊奧女神致敬》(1960)、《在屋內》(1965)與《無牆的城市》(1969)。其中《阿基里斯之盾》(1955)被認為是奧登戰後最為感人的詩集,獲國家圖書獎。1967年,獲國家文學獎。除了抒情詩和敘事詩,奧登還寫過詩歌戲劇、短文和歌劇劇本,編輯過大量的詩集。可惜這些作品大多沒被翻譯成漢語。1956-61年,任牛津大學教授,負責教授詩歌。
生前作品
奧登生前共出版詩集35部,代表作有:
- 詩--《詩》(Poems,1930)
- 《雄辯家》(The Orators,1932)
- 《陌生人請看》(Look,Stranger!,1936,美國版《在這片土地上》(On This Island))
- 《暫時》(For the Time Being,1944)
- 《向克里奧致敬》(Homage to Clio,1960)
- 《無牆的城市》(City Without Walls,1970)
- 《給教子的信》(Epistle to a Godson,1972)
- 《謝謝你,霧:最後的詩作》(Thank You,Fog: Last Poems,1975)
- 戲劇--《死亡之舞》(The Dance of Death,1933)
- 與依修伍德合作的《皮下的狗》(The Dog Beneath the Skin,1935)
- 《F6的高升》(The Ascent of F6,1936)及《邊境》(On the Frontier,1938)
- 散文--《迷人的洪水:浪漫海像》(The Enchafèd Flood:the Romantic Iconography of the Sea,1950)、
- 《染匠的手》(The Dyer's Hand,1962)
- 《前言與後記》(Forewords and Afterwords,1973)
- 歌劇劇本--《保羅·班揚》(Paul Bunyan,1941)
- 《墮落之路》(The Rake's Progress,1951)--與切斯特·卡爾曼(Chester Kallman)合作。
- 其他--《奧登詩歌、散文和戲劇作品集:1927–1939年》(The English Auden: Poems, Essays and Dramatic Writings 1927–1939,1978)
競爭大獎
1965年,奧登和 保羅·薩特、米哈依爾·肖洛霍夫一起進入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最後一輪。與兩位競爭者相比, 奧登是那個世紀文學形式的創造者, 他的散文寫作也證實了自己非凡的敏銳和創新精神。奧登的不利因素是他在戰後加入了美國籍, 而加利福尼亞出生的小說家斯坦倍克兩年前剛剛獲獎。果然最後一刻, 奧登因為"創作高峰期早已經過去"被排斥掉了。瑞典文學院也因此遭遇到尷尬,兩個主要競爭對手的另一個--薩特獲獎後拒絕了,肖洛霍夫次年也登上了飛往斯德哥爾摩的航班, 奧登卻從此失之交臂。
1973年秋天,奧登在維也納的一次詩歌朗誦之後,因心臟病發作突然去世。所幸的是,奧登詩歌中的文雅、高貴、理性之光和愛的勇氣使他立於不敗之地。
對比評價
奧登和艾略特是二十世紀英語詩歌的兩位巨人,可以說是大西洋兩岸最負盛名的英語詩人。兩人都是大學裡的才子,除了寫詩還都是文章高手,都出自故國的最高學府,艾略特就讀於哈佛大學,奧登則畢業於牛津大學。有意思的是,奧登最初主修的是生物學,而艾略特一直主攻哲學。同樣有趣的是,艾略特出生在美國,26歲移居倫敦,並加入了英國籍;奧登出生在英國,32歲移居紐約,並加入了美國籍。還有一個對詩人來說並不常見的事實是,艾略特在英國皈依了天主教,而奧登則在美國皈依了新教。[4]